楼主:
vikk33 (陈V)
2018-03-15 19:08:33关于跪拜
一:网络上常看到‘明清前无跪礼’的说法,其实可以说正确也可以说不正确,说它正
确,汉唐人因为是跪坐,因此以坐姿行礼时,先挺直身体抬高屁股,然后如同站姿那样鞠
躬拱手,就会变成类似拜伏的动作,这跟现代意义的跪是完全不同概念的,应该视为坐姿
状态的作揖礼,而说不正确呢,是这种跪礼是有分等级的,最高级的礼必须双手往前作揖
身体下伏直到头点地为止,称作稽首,这是对身分高贵者使用,平辈者行礼时是空首,大
致类似,但是先把双手放到头触地的位置,也就是头会点到手上而非地上,所以相对于空
首,表现尊卑用的跪拜可以说它其实还是存在的
二:跪拜最早是用于祭祀,后来才慢慢用于贵族间的社交,贵族间社交用的礼仪是每个动
作都有严格规范,不能随意乱改的,因为在古代,礼仪是外交的一种延伸,在贵族之间由
于地方语言文字各有不同,交涉时必须有一种不需要语言也能判断对方态度的游戏规则,
避免因为误会擦枪走火,这时候就需要严格的礼仪,即使语言不通,观察对方的礼仪表现
也能大致掌握对方态度,因此古代礼仪是贵族专用的,‘礼不下庶民’的意思其实不是瞧
不起人民,而是说,不需要制定一个繁复的礼仪给人民遵守,因为人民之间的交流不牵涉
复杂的利益关系,让人民用最自然的交流方式解决就好,但是贵族因为一个错误的表态就
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遵守严格的礼仪规范,由于跪礼属于一种礼仪,因此先秦时
代它是双向的,受礼者必须还礼,如果对方用空首跟你行礼你也必须以空首还礼,否则可
能被视为一种恶意的鄙视,上级接受了贵族的稽首行礼,如果在坐姿就必须空首还礼,站
姿也必须按照对方的身分以相应方式行拱手礼还礼,因为不同身分还礼方式不同,所以先
秦国君开趴时其实很累的
三:汉代以后建立帝国,君王的权威提高了,跪礼从一种带有外交社交性质的礼仪再演变
成一种确认统治权的礼仪,礼仪方式大致相同,但是君王不须还礼了,变成用以展现上下
尊卑的仪式,但是汉唐的君臣之间虽然建立了尊卑,大致上地位还是接近的,如果相谈甚
欢或者为了表示尊重,君臣并坐还是很常见的,而且君王对老师或年老大臣行最高的稽首
之礼也还很普遍的
四:宋代因为椅子已经普遍了,君臣之间不再行跪礼,刚开始的时候朝廷开会是君臣都坐
著的,后来皇室为了展现权威变成君王坐而朝臣站,对君王行礼采行站立礼
五:从元朝开始,中国对君王才用匍匐式的跪礼,而且随着明清演变,对跪礼的要求也越
加繁复
===========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整个跪礼的演变,就是从先秦上下间带有合作性的关系,一路把臣下
奴仆化的过程,每隔一代臣子的地位都变得更低,最明显就是表现在臣下的行礼方式上面
,从先秦的君臣对等行礼,到汉唐的毋须还礼,到宋代臣子失去坐的资格,再到元明清的
匍匐于地以额撞地
它就是一个透过折辱人来强化控制的过程
匍匐式的跪礼还具有一种象征意义,这种胸口贴膝额头扣地双手拜伏的动作,它是一种求
饶的动作,而且是最高等级的求饶姿态,比较文雅说这个姿势就是引颈待戮,在这个姿势
下你表现出来就是彻底放弃任何抵抗,因为这个姿势下面你是不可能做出任何攻击动作的
,而对方只要一刀就能砍断你的脖子,由于你露出脖子而且双眼贴地,遭受屠杀时你连闪
躲都不可能,主动表现像这样的姿态,在动物界的意思就是表达彻底地顺从
中国的君王非常享受这样的顺从姿态
===========
所以说跪礼,就是‘中国文化的孝道,就是控制跟恐惧’最好的诠释
每天进行这种匍匐式的跪礼,向父母表达任由父母生杀夺与毫不反抗的顺从,透过每天这
种仪式的反复加强,强调控制跟恐惧
每次看所谓二十四孝三十六孝,这类故事,只会让人觉得寒毛发冷,因为这些故事,比如
卧冰求鲤拉,卖身葬父拉,恣蚊饱血拉,这些故事毫无合理性跟必要性,根本是脑残才会
做的事情,却成为被用认真态度传颂的故事
因为中国对‘孝’的标准,不是你行为的合理性或结果的有效性,也跟你行为的出发点完
全无关,其衡量标准是你可以为了父母自我伤害到什么程度?你能为了父母自我伤害程度
越高,你就越孝顺,至于趴在冰上面溶化冰的行为到底多脑残,不是衡量标准,看到恐怖
之处在哪里了吗?
中国文化的孝道,它居然是零和的!
它居然他妈是零和的!
你必须自我伤害来证明你孝顺,否则那就是不孝顺!
你必须生杀夺与无条件顺从,否则那就是不孝顺!
能把亲子之间的情感诠释成零和的关系,根本恐怖到令人发指!
我讲过很多次,中国式的孝道,它就是一个统治工具,一个用控制跟恐惧来统治的统治工
具
跪礼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
https://www.facebook.com/simonbuya/posts/157090958291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