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说神易》书稿‧〈天地神易章之五〉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5-10-27 22:00:46
 《系说神易》书稿‧〈天地神易章之五〉  东岐明
  ════════════════════════════════════
  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
  ────────────────  
  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
  
  易学原理基础乃是依循对应于觉知观察的时空境界,故曰‘易与天地准’。易学原
理既是基于时空境界,所以能普遍完备地设计规划在于时空境界的道理,故曰‘是故能
弥纶天地之道’。
  ──────────────────────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
  此谓易学观察时空境界天地明暗之至大变化,以而成就历法。古人观察所见人间时
空境界,有着天地上下之分。上观日月星辰之互动于天,故曰‘仰以观于天文’。下察
山河经纬之形位于地,故曰‘俯以察于地理’。古人观察所见时空境界的至大变化,乃
是基于天文地理关系法则,而有岁历记录的昼夜消长,故曰‘是故知幽明之故’。
  ───────────────────────────────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
  此谓易学定境修行感应之超常觉知时空经验。易学修行之感应超常时间境界,定力
高深而追溯生命经验,乃由今世诞生本原,回返前世死亡命终,因而知有轮回转世之死
生相续,故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易学修行之感应超常空间境界;认知到所
觉事物乃是相关于自心精神投射的状态变化现象,故曰‘精气为物’;体会到变化发生
乃是牵涉及自心魂神投射的游离互动现象,故曰‘游魂为变’;体知到外在事物不是独
立存在,宇宙体性并非唯物成就,因而超越肉体感官限制以观察到超常空间鬼神世界的
情况状态,故曰‘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关于人间之外的鬼神世界,请阅〈时空宇宙〉
论。
  ─────────────────────────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
  此谓易学道理之致德品质表现。易学原理乃是相似于时空境界之规范法则,所以德
性不会有所违逆时空万物的变化规则,故曰‘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易学至道乃是完
遍体知所觉时空境界万物,而普济度化所缘天下人间社会,所以德业不会有所过逾时空
万物的变化规则,故曰‘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
  此谓易学修为之盛德品格表现。易学修为之盛德人格;中正守道而权谋应变,旁引
行计而不从物欲逐流,故曰‘旁行而不流’;善心自发充满喜乐,了知命运迁变自然,
故曰‘乐天知命’;行于尘世而不染欲执,所以不会罣碍迷失而忧怖恐惧,故曰‘故不
忧’。易学修为之盛德人品;仁德诚恳而无所贪求,安居素位而无所怨尤,所以能够具
备博爱情操,故曰‘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
  此谓易学原理之心物面向。易学范畴围摄时空境界万象变化,而无所逾越时空场域
,故曰‘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易学体系以形式表述成就万物象征,而无所遗漏时空
境界种种事物,故曰‘曲成万物而不遗’。易学知识的表述基础,在于阴阳刚柔的相对
变化之道,而古人所见时空境界至大相对变化即在昼夜迁变,故曰‘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易学原理既是完全涵摄时空境界的一切事物现象,其作用基础乃在“神易”之心神
觉知以感应变化;心神觉知不落形式,故曰‘神无方’;感应变化非有实体,故曰‘易
无体’;易学观察一切时空万物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心物相对的觉知感应而变化显现,
乃曰‘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心神觉知以感应变化,即是“神易”。神之无方,即是自心觉知之性并非所知现象
,唯在能以觉知之主观自心,《庄子‧天道》既言‘形德仁义,神之末也’,又论至道
超越时空境界而曰‘极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有所困也’。
易之无体,即是感应变化之道并非存在本体,乃在本于相对动静以显现体式,是以《系
辞下传》后曰‘刚柔者,立本者也’,又述易道而曰‘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
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继续阅读
《系说神易》书稿‧〈卦象吉凶章之四〉amidha《系说神易》书稿‧〈道德性命章之三〉amidha《系说神易》书稿‧〈乾坤易简章之二〉amidha《系说神易》书稿‧〈天地乾坤章之一〉amidha《系说神易》书稿‧〈稿序〉〈系辞上下纪〉amidhaRe: [情报] [email protecte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