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0.1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
,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
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
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
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
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札记20.1《论语》以身心修养、道德实践为核心,最终仍是希望建立
大同世界。故在书末回归政治,列举并总结先王的智慧,以证明孔子
的学问不外于文化道统,内圣外王通而为一。尧舜、夏商周有一脉相
传的心法:知道政权是上天所赋予,天意又从民意中看出;故将百姓
的过错、痛苦视为自己的责任,努力选拔贤才及建立制度,从而赏善
罚恶、济弱扶倾。不仅让百姓吃饱,还以丧礼、祭礼来教化百姓。“
允执其中”即在各种情境下,分寸拿捏都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上
述治国之道都是以执政者的修养为根本,亦即孔子所说的宽厚、诚信
、勤劳、无私等品德。若如此则百姓无不心服,天下就能安定。
论语20.2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
,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
“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
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
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
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札记20.2从政固然要讲求绩效,但却不免将人民当成工具,故“五美
”皆先举出功绩,再以“不”免除其弊病。广施恩惠却不耗费国库,
是因为政策符合百姓的需要。劳动百姓却不招来怨恨,是因为选在百
姓闲暇时。想做的事便是照顾百姓,故不显得贪心。对任何人、任何
事都平等敬重,故泰然自若而不显得傲慢。服装仪容庄重,有威严却
不凶猛。五美皆是领导者自我约束,从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四恶
”表面上是雷厉风行,实则是领导者筹划不当而让人民承受苦果。如
不先以礼乐教化百姓,等百姓犯法才处死。不事先提醒就突击检查。
很慢下令却要很快看出成效。该用在公事上的钱财却斤斤计较。
论语20.3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
言,无以知人也。”
札记20.3“知”是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知命”即承认客观的限制
,完全接纳人生中的吉凶祸福等各种境遇,而不动摇心志。“知礼”
是良心发用在视听言动上,分寸拿捏皆恰到好处,自我才能充分实现
。“知言”是明白一切言论皆属有限,更能从言论察知对方心念的邪
正。环境、自我与他人组成完整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