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薛仁明:恋爱是诗情,婚姻是修行

楼主: qilai (左是一种心智缺陷)   2012-08-04 11:49:02
现代人多半不快乐;常心中空虚,无端烦闷;虽东寻西觅,却总不踏实。结婚之后,更尤
其如此。个中原因,当然甚多;但关键之一,是他们轻忽了人生有桩要紧的事儿,名曰“
修行”。
中国古代的礼乐,是万民的修行法门。不论贵贱,不论上智下愚,只要实心实意,依礼循
乐,即使不知其理、不明其意,但凡时日一久,人生依然会有其风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
,更加深了这修行的自觉。世人皆知,台湾民间人情温厚,台湾百姓乐于助人,究其实,
正因台湾的礼乐传统未曾中断,而且,民间一直保有这修行的想法。
那天,我带着妻小,陪二老到溪边踏青。走着走着,家父忽停下脚步;看他没跟上,我们
回头一望,但见他修整著可能妨碍行人的路树枝叶。家母看了一看,言道,我们先走,让
他弄弄;修整这些枝叶,免得刺伤别人,也算是个功德;人还是做做功德才好。
我父母亲是文盲,都没上过学。他们做功德的想法,是从小耳濡目染,自幼习以为常,是
民间千百年来根深柢固的生命态度,当然,非学校所学。事实上,现今两岸的学校教育,
都因过度西化,更因日益物化,故而离“功德”、“礼乐”、“修行”这些词儿,都非常
遥远。因此,两岸的教育,“努力”了半天,却常常都是反教育。也正因如此,家父家母
虽说文盲,虽说没受过学校教育,但比起许多的高级知识份子,却更懂得对人世礼敬、对
神佛礼拜、对祖先惟虔惟诚不可或忘。这些礼乐,是他们的修行。他们比多数的读书人更
明白,一生为人,自当修行一世。
他们一生最重要的修行场域,是在家庭。现代社会的崩坏,缘于家庭之瓦解;而家庭之瓦
解,又缘于修行观念之不再。换言之,受物量社会的侵逼,又因个人主义之扩张,家庭遂
腹背受敌;一方面,遭社会逐年吞噬,犹如空壳;另方面,又遭污名丑化,俨然成了牵绊
个人的桎梧之地。于是,大家都已然遗忘:原来,家庭才是文明的真正基地;原来,家庭
才是修行的根本道场。
人之修行,启始于家庭。一个人的性情涵养,相当程度,都映现了家庭的修行成果。当今
两岸,成日大谈教育,但同时,却又坐视、甚至助长了家庭的架空与萎死,这当然是颠倒
错乱。事实上,若无法恢复家庭的价值与地位,再宏伟的教育改革,再深刻的教育理论,
都无异是痴人说梦、治丝益棼。
家庭源于夫妻,始于婚姻。中国人的婚礼,之所以先拜天地、再拜高堂,接着又夫妻对拜
,正因从今往后,夫妻二人,既面对自然天地,又承继历史传统,皆堂堂正正的天地人三
才;有此修行自觉,当然庄严!于是,中庸也才会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在中
国文明里,婚姻,就是修行的开始!
四十五年前,我父母因媒妁之言成亲。他们性格差异大,连吃东西的口味都南辕北辙。记
得我小时候,看他们偶尔冲突,有时吵架;母亲受了委屈,一旁啜泣,很伤心;更严重时
,会几天都不说话;我们兄弟虽然年幼,却清楚感觉到那股低气压。但是,随着年纪更长
,我看他们彼此的扞格渐消,歧异渐隐。斗斗嘴、彼此互嘲,自然常有;但真吵架、伤和
气,却已极少再见。
家父虽说是一家之主,但正如许多的华人家庭,其实,母亲才是整个修行的最关键者。所
谓修行,无非是学会先将自己的习气与执著一一放下,然后,如实地、无隔地感知对方。
正因修行可以修到彼此无隔,于是,有人有我,人我皆好。四十几年来,我们家从不吃辣
;直至几年前,我才明白,家母其实嗜辣,只不过家父不吃罢了!后来她提起此事,完全
没委屈,也了无缺憾。那口气之淡然,让我总算明白,她与家父虽未经恋爱,但结缡以来
,彼此之相知相容,竟可以年甚一年!于是,我也明白,西洋人总说婚姻是恋爱的坟墓,
中国人却说姻缘乃百世才能修得,且不仅前世修,今生成了亲,更要继续修;于是,一个
施恩,一个报恩,一个敬,一个爱;所以,中国人说,夫妻恩爱。
此文已收入时报出版社八月十六日出版的新书《教养,不惑》
http://changjing77.pixnet.net/blog/post/36821156
作者: yule1224 (支持自经区服贸货贸)   2012-08-05 01:43:00
推 施恩报恩 敬与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