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它] 奇妙的猿田彦咖啡师手冲方法

楼主: chang17a (U文哥)   2021-08-01 15:39:42
原文43
摇滤杯
这一阵子都用Hoffmann教的冲(有小调整)。先说结论,得到平衡的风味,且再现性高。
滤杯用陶磁V60, 磨豆机用1Zpresso Z-Pro,豆子是伯朗厂豆依索比亚。
方法简单讲是:
烧滚开水直接用(注水约93度),豆子16克,粉的粗细取一般手冲与义式的中间值。
四段注水,闷蒸35, 65, 50, 50。得到约150cc的咖啡液。
前三次注水到目标水量后,摇晃滤杯,然后静置至见到平坦粉层露出,再注水。
注水由咖啡粉外层开始(不冲到滤纸)向内圈绕,到中心结束。
最后一次注水后,以小茶匙搅拌。浮沫见底前移走滤杯。
每次注水都偏大水。
每次都会得到差不多的味道,甜感突出,豆子的风味明显,涩感消失了,余韵足。
前几天冲朋友自产的阿里山豆子,得到评价是更好的酸香味
(但在他家器材都不是我的,很不熟练)
大概因为让咖啡粉充份且均匀地浸过水再滤出风味物质,所以风味平衡且结果稳定。
有趣的是,V60原本的流速快,
但因为细粉塞住滤纸,流速慢很多,咖啡粉浸泡时间变久。
这是混和浸泡与滴滤的方法。
相较起来,之前我自己无脑用同样水量分段注水、中心向外绕圈的做法,
常得到涩感与酸感明显、甜感不足的结果。
推测是位于中心的咖啡粉过萃,周边的萃取不足。
这样的做法安全,不过如果豆子本身不Ok, 那也没辄。
倒过来说,如果手冲的手法熟练,可以针对豆子的特性做变化,
加强或避开萃取不同段的风味,调整最后的咖啡口感。
同场加映, 今天改用褶纸滤杯,比较Zpro 和 Kinu M47的风味差异。
褶纸滤杯的流速更快,但用这个做法一样变慢很多。
和Zpro相较,M47的风味更强烈。
不过结论先保留一下, 因为M47似乎磨得比较细一些。
https://i.imgur.com/zHc0yzw.jpg
作者: Garrys (盖瑞斯)   2021-08-01 15:54:00
感谢分享不同手法
作者: dlance (片羽)   2021-08-01 16:09:00
谢谢分享清楚的步骤参数
作者: xxhellosexy (你好性感)   2021-08-01 16:46:00
这种萃取法是不是已经很接近虹吸壶了
作者: diediebird (diediebird)   2021-08-01 22:19:00
感谢分享,这一个多礼拜也都一直尝试最适合自己的摇滤杯参数,真的好玩而且稳定。
作者: Garrys (盖瑞斯)   2021-08-02 01:32:00
粉水比12.5, 比原本的少好多
作者: xxhellosexy (你好性感)   2021-08-02 16:46:00
跟虹吸壶比我想是多了温度的变化,说不定虹吸壶加冷水控温可以得到很接近的结果
作者: Icta ( )   2021-08-02 17:23:00
虹吸还是比较偏向浸泡,越偏向浸泡,小分子或溶解速度快的成分比例越低
作者: helena5678 (海伦娜舞)   2021-08-04 23:18:00
谢谢分享 我冲咖啡很随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