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咖啡中的苦、杂、涩味

楼主: DoAsInfinity (D A I)   2020-09-03 21:33:14
这些味道很常被归咎于“过萃”,
这个过萃概念令许多人在调整咖啡时,
朝相反的方向调整。
首先,
我们需要了解苦、杂、涩这些味道,
很常不是一种味道。
举几个我教学时遇到的例子。
/////
一支带柠檬皮、茶感、蜜感的水洗耶加,
在萃取时前段浓、后段淡,
现场六个人试喝,其中有两个人觉得苦,
另外几个觉得酸有点尖。
这是来自于那个酸感的后韵强,
而缺乏后段味去平衡它,
碰巧有两个人把那个味道辨识成苦。
而后将萃取调整让后段变浓,
觉得苦的两个人便不觉得苦了。
/////
某混合豆,
有前段花香、柑橘,后段发散感核果。
萃取时用较低温,中间偏后段平衡,
令核果感较为明显,
忘记现场有几个人,
总之有一个人觉得有杂感,
其他有人觉得有甜感。
调高水温并将平衡往前提一点时,
原本觉得有杂感的人说不杂了,
其他人觉得变薄了。
//////
有人在调整义式豆时,觉得豆子涩,
然后请他加粉量,提高浓度,
就解决了。
////////
我们在咖啡所喝到的味道,
一来,不是单一味道,是复合味道,
二来,辨识味道每个人有辨识习惯差异,
再者,
味道的浓度不等于味道的强度。
最后
把过萃概念完全舍弃会比较实际。
///
直接整理容易被说苦的味道
1. 那个人不喜欢的味道
2. 较为强烈的味道
杂味
1. 那个人不习惯有味道的地方有味道
2. 不容易辨识的味道
3. 要强不强或要弱不弱的味道
涩味
1. 真的有涩味
2. 受潮的味道
3. 某种烘焙的特性
4. 太淡
5. 太浓
////
可以从认知方面去研究一下味道~
楼主: DoAsInfinity (D A I)   2020-09-03 21:34:00
啊 是主要写给前几篇讨论的板友参考的~
作者: qoopichu (非洲边缘鲁蛇)   2020-09-03 21:39:00
应该要加注是萃取,不然烘坏的不管怎么萃都还是杂味涩味
楼主: DoAsInfinity (D A I)   2020-09-03 21:43:00
欸~苦的要烘到真的焦耶,涩跟杂是比较容易在烘焙出现是真的…
作者: qoopichu (非洲边缘鲁蛇)   2020-09-03 21:45:00
不会啊,你火大一点还没烘深头尾比较脆弱的地方就会黑了
作者: newererw (认识是感情的开始)   2020-09-03 21:54:00
请问如何调整后段变浓?
楼主: DoAsInfinity (D A I)   2020-09-03 21:57:00
手冲的话 冲煮后半段或后三分之一的滤杯上水位让它变低 (用很粗略的讲法是这样)
作者: qoopichu (非洲边缘鲁蛇)   2020-09-03 22:10:00
简单来说就是流速变慢
作者: Maoxiaopai (猫小派)   2020-09-04 00:37:00
涩是触觉 应该是涩感而非涩味
楼主: DoAsInfinity (D A I)   2020-09-04 00:59:00
楼上说的是涩感(触感),我说的是人们认知中的涩味(复数种类感受),是不同的。毕竟感受类似时会被用同一种方式叙述,无论正确与否,就是被这样用
作者: qoopichu (非洲边缘鲁蛇)   2020-09-04 03:16:00
辣味也不是味觉啊,习惯用习惯的就好
作者: jaysuzuki (我要成为核心王)   2020-09-05 11:09:00
感谢分享,希望可以有多一些冲煮的讨论跟分享
作者: CJhang (Civil Jobs)   2020-09-05 11:45:00
我是觉得要看他喜欢什么焙度 才好知道他要的味道 我现在无法理解好喝的深焙是什么东西…
楼主: DoAsInfinity (D A I)   2020-09-05 11:47:00
说实在的,冲煮的东西很难网络上分享,因为它跟味觉无法分开。只能说要真的学冲煮,要先了解味觉,了解味觉不是杯测。
作者: sltovrey (嘎嘎嘎嘎逼)   2020-09-05 16:16:00
好文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