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TDEE、热量支出少于进入、营养素平衡、上健身房、...这些通通做了,也未必不会突然中风或心脏病发...干扰因素太多了;当然我们人只能尽力让自己的知情意行最佳化,至于“结果”如何?(可能对某些人来说,你的正直反而让他们受不了),神的评价、恶人的评价、善人的评价、OOXX的评价、自己的评价,可能都不太相同;我们只能继续在有限性中挣扎下去、追寻及活出神的道。每个人对于知情意行的最佳化都是不同的,正如健身会要求先订定目标,目标不同,达成的方法与过程就是不同。而上帝给每个人的窄门/十字架/羊群/在世呼召都是不同的。所以要彼得去完成保罗的任务,不完成就说他没进窄门,这样当然不合理。故neo要我给出什么普遍的操作型定义,或是知情意行的懒人包,说真的本就是每个人要量身定做。每个基督门徒都是“客制化”的,不是工厂的一致化成品。(长期热量短缺,也可能伤害BMR,所以又要循环,又要有各种考量...)(每个人的身体活动度、生活及饮食习惯等等都不同,太多干扰因素需要做整体的判断与不断调整...)(教练就有点像圣灵的角色XD)我的真理观不是相对主义,而是社群论,接近多元主义。但整体来说,也可以说各宗派互为肢体,会有合一性:多中有一,一中有多。(当然我老师说社群论就是相对主义XD 不过绝对/相对/多元这些区分本就有问题...)(就是“参照点”的问题,保罗的窄门跟彼得的窄门不同,但是整体又是为了神国的目标;故不同的参照点,绝对/相对/多元都可以说...故这个区分也是意义有限)若保罗或彼得不进他的窄门,就会不得救吗?所以问题是他们各自领受的在世呼召是什么?他们又如何面对,我们亦都是如此。而基督徒要一直担心自己进不了窄门吗?一直在挣扎中前进的人必定会领受平安与喜乐,即便仍有磨难。神的爱是基督徒能够用“信心”之眼体会的。在神的爱中就没有惧怕,也就表示一直走在窄门的道路上。故“爱”一定是“持守信”的关键要素:体会神的爱、活出神的爱。就是之前没谈完的
#1O-hXrEQ 系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