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一个影响我至深的人

楼主: mikehsyu (Mike Hsyu)   2016-12-11 00:24:15
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也许还不能理解她的老师述说信仰,但一个十岁
的小女孩仍会知道爱。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还不知道信仰,不知道什么是
基督徒,却因为一个基督徒对她付出的爱开始改变……
作者∕eis
───────────────────────────────
小时候,我是一个不说话的孩子。难得哭,也几乎不笑。
  我常常一个人缩进衣橱里,从里面把橱门拉上。黑漆漆的狭小空间
里只有门缝泄漏外头的一丝光线,人声、脚步声都十分遥远,但浓重的
木头香气和樟脑丸的味道是清楚的。我依靠触觉分辨绒布衣裳、西装外
套、毛呢大衣....有时母亲开了橱门又关上,还是没发现钻在衣堆里的
我。
  我是一个孤僻奇怪的小孩,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相信等我成年
的那一天就会有飞碟来接我回我真正的家乡,某一个在遥远外太空的星
球。总觉得我生活在地球上是一件不小心发生的错误,我像是不属于这
个世界,这世界也不属于我。
  十岁那一年,我遇到一个年轻的音乐老师。刚从学校毕业的她看起
来不像老师,倒像学生。我站在柱子后面听她教一个小女孩弹琴,她招
手唤我过去,没有大人哄小孩子的微笑表情,却是一脸认真正经:“你
想不想学?”
 每天早晨六点钟我走出家门,十分钟的路程就来到她租赁的公寓楼
下。我依照约定的暗号,摁下一长两短的铃声,公寓大门哒的一声弹开
。地方很小,唯一有墙隔间的浴室把方整的空间隔出里外,唯一的家具
是一张床、一套音响、两架琴。
我总是准时报到,在她正困眠的时候去吵醒她,乱敲一阵然后回家
。弹错的时候,老师就从床上跳起来纠正我再缩回去继续睡,即使半睡
半醒间,她对不和谐的乐音仍是极敏感的。刚开始,我还是不大说话,
总是她教我什么,我便静听,然后照著作。她教我音乐和其他许多,不
收学费。
  不收学费,因为知道我们家负担不起。让我每天去扰她清眠,因为
我们家没有琴。常常坐火车上台北,她带我去国父纪念馆看芭雷舞剧、
国剧、音乐会....弹琴给她的老师听,帮我计算筹划未来的道路。她靠
教钢琴赚自己进修的学费,自己也没有什么钱,床上甚至没有垫被。却
给我钥匙自由进出她的住处,在任何时刻可以练琴,可以用她的音响听
任何她的收藏。
但她所赠我,我最珍视的礼物并非这些。
  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也许还不能理解她的老师述说信仰,但一个十岁
的小女孩仍会知道爱。也许只记得她曾怎样认真讲述犹太民族的苦难与
民族情感,而并不理解。也许喜欢她教的“爱的真谛”并永远记住这歌
,虽然那时还不会明白何谓“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一
个十岁的小女孩还不知道信仰,不知道什么是基督徒,却因为一个基督
徒对她付出的爱开始改变。
  开始说话、表达、开始会笑,开始跟人建立关系,走在路上开始看
得见认识的人,开始知道要打招呼。许多影响是从生活中的细微末节开
始的,偏差的心态她是一定会纠正责备的,特别是对任何人都当有的尊
重态度。她教导我什么东西具有真正价值、什么是虚浮,许多的话语连
同场景我都还可以回忆起。
  国一那年我放弃音乐,知道自己可以经过联考制度受教育,这过程
将最经济,也可以有一定的未来保障。这是我自己的决定,老师没有说
什么。我把所有的琴谱整理收拾起来,从此不再碰触。生活里还是有其
他很美好丰富的事物可以学习、可以经验。老师离开了小镇去到台北,
继而又离开台湾而失去连络。
  几年后,我再次去到台北,就学。站在天桥上,觉得台北仍像小时
候老师第一次带我来时一样,人们总是拥挤、匆忙,脸上满是不耐,心
中不知是否和我一样空茫?我在这里走入了和老师一样的这份信仰,在
家乡小镇我曾见她被人讽刺讥笑的信仰。许多我深深记得却不很明白的
话语和教导,在这时清楚浮现了意义。
  回忆里有如此多重要的事件与人物,我想要取出这一段来分享。过
去的某些经历就像一本好书一般,在自己不同成长阶段取出来咀嚼回味
时,又生发了更崭新的、深远的意义。在一个基督徒身上分享的爱,使
我在日后可以体会、领受神的爱。
她带领我接触音乐,这对我产生相当的影响,然而这一些的意义远
远不及她以生活行动向我表显“爱”来得影响深远而根深蒂固。许多事
物都是片面的、个别的、阶段性的有意义。爱却不同。音乐不再在我生
命中占绝对性的重要地位,爱却永远会。
  我相信若我能遇见老师,她也许怪我把音乐丢得一干二净,但对于
她对一个沈闷、不讨人喜欢的孩子传达的爱的发芽、生根,对于我接收
了她的爱与信念因之也愿意信仰、愿意去爱,我相信她会感觉喜慰,我
很相信的。
───────────────────────────────
本文录自信望爱全球资讯网
http://www.fhl.net/main/christmas/1999/text08.htm
mike's sharing:
昨天是一个哀伤的日子,如同灰濛濛天空与飘着细雨的冷冽空气..
昨天下午我去参加好友 eis的追思礼拜,教堂里坐满了人却一片寂
静,大家一起来送别这位特别又令人怀念的好友。
我认识这篇文章的作者 eis已有21年,第一次认识她是从 BBS站的
文章开始,她的文字总是充满感情、对信仰的真诚热切;她总可以用简
单文字,就能精确适切地传达给读者,“爱、信仰与感动。”
其中让影响我最深刻的,就是这篇“回忆一个影响我至深的人”,
eis 提到:“在一个基督徒身上分享的爱,使我在日后可以体会、领受
神的爱。她带领我接触音乐,这对我产生相当的影响,然而这一些的意
义远远不及她以生活行动向我表显‘爱’来得影响深远而根深蒂固。许
多事物都是片面的、个别的、阶段性的有意义。爱却不同。音乐不再在
我生命中占绝对性的重要地位,爱却永远会。”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没有机会跟她提到,这段文字对日后的我带来
深远的影响;我常提醒自己,在这一生中有许多人或许只有短短几分钟
相处机会,我若能在适切的时候向人“表显基督的爱”,或许在他∕她
未来生命中的某一天,他∕她就会开启双眼与残缺的生命,接受耶稣完
全的爱与救赎。
我最后一次见到 eis是在2002年,那年她因故未能来参加我的婚礼
,后来她单独约我们夫妇餐叙;14个年头过去了,再次见到她,竟然已
是在她的追思礼拜上,我从没想过这么年轻的她就回到天家,令人不胜
唏嘘。
eis 已回到阿爸天父家里,享受天国永远的福份;求神保守她地上
的家人,包括她的先生与她未成年的两个孩子;如同耶稣基督所说:“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
来。”但愿 eis所传达表显的爱,能继续影响不同世代的人们,经历与
感受耶稣赐下的恩典与爱。
作者: Sadan (Danny)   2016-12-11 06:31:00
很有意义的见证。
作者: iiloser (你别来 我无恙)   2016-12-11 11:23:00
很温馨的老师
作者: Ruth (Ruth)   2016-12-16 19:38:00
每次看到这主文章,都有种文句错置的感觉“绒布衣裳、西装外套、毛呢大衣”完全不是普通人家能拥有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