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会的现代性议题

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3-09 23:46:19
教会不是离开人间,而是在人间,
甚至在其中参与、影响、被影响着。
所以当社会现代化,或者说现代性转化社会后,
教会自然产生了现代化及现代性议题。
欧美教会在这个议题上当然已经走了很久,
而台湾随着社会不断转型,
这个议题也逐渐变得不能不面对。
事实上,这个现代性转化的社会,简单来说(或说其基础),
就是“公民社会”。
就是以公民个体的启蒙或理性自主自由为基础所组成的社会。
而西方教会对于此议题的讨论或面对,就叫做“现代神学”或“当代神学”。
现代神学与传统神学或经院神学的差异就在于前者对于“公共性”的意识。
(中世纪的神学不能说不具公共性或不影响社会,反之,是彻底地主宰社会)
系统神学在新教中的发展,就是不断开启了公共性的讨论或自我转化,
其间是与“理性”/“政府”的关系的不断辩证
(德国观念论及其影响的自由神学以降)
[理性事实上是政府的表征或其内在,也就是在西方,理性或哲学的独立于神学,
确立了政治与社会运作独立于教会神学指导的合法性]。
故“现代性”在政治社会层面的表现,可以简化来说就是“公共性”。
那么神学或教会思想论述的现代化,就是让神学产生公共性。
神学不是只考虑社群内的言论的一致性与合法性(合乎圣经、传统等),
而要考虑对于社会的影响力。
每个发言都不只是说给基督徒听,也是给其他信仰文化传统的人听。
不是说因此要讲违心之论,而是说其一致性与合法性的标准(canons),
必须要扩大(加入一般知识、理性、常识、共同情感等等)。
例如说,“断开魂结”这类原本是过去教会内部的东西,
因为行动+宽带时代(camera everywhere)的来临,都会被放大乃至扭曲来解释
Good TV、佳音电台、各类教内的报纸网站都透明公开在世人眼前
(部份基督教媒体当然也是原本就有着公共使命而发展的)
(btw,网上影音的资源也让如启发课程、各种讲道资源可以更容易取得)
所谓的“第三波”或“第四波”、各种的“教会增长运动”,
其实都是教会追求“现代化”的努力与尝试
但是不是只找到表面的“技术”(影音声光等等),
而没有在理解“现代性”内涵的状况来彻底转化教会呢?
所幸,在跌跌撞撞之下,我想还是有部份好的发展
例如说,教会增长运动已经慢慢从过去追求的“信徒人数”的增长,
转变为“基督门徒”的增长(参直奔标竿、双翼、启发课程等等的一系列发展趋势)。
而最简单的定义,基督门徒=“听道+行道”。
(以马太福音5-7章登山宝训中的“福音”概念为基础)
故台湾教会的现代性议题就到达了“听道”与“行道”的现代性转化议题,
或者说,“公共性”上面来了。
故我的命题或观点就是,
台湾教会的现代性议题应聚焦于“听道的公共性”与“行道的公共性”这两个层面。
1.“听道的公共性”:我是以“牧养非基督徒”这一个宣教或牧养概念的重新诠释出发。
(参卢龙光编著,《爱你的邻舍》,页101-120,关瑞文的文章)
就是神学论述或教会公共论述的公共性要求。
或者说就是信仰之“信念”之表述与建构必须考虑公共性。
简而言之就是Habermas的理性概念。
2.“行道的公共性”:因为行道是从听道来的,
所以仍以“牧养非基督徒”为主要概念。
另外我想还是回到康德的自由概念,以及后面的相关神哲学、社会学等等的发展,
而承继这些发展的当代神学家,
如潘霍华的实效伦理、莫特曼的盼望概念都是重要的参考点。
而行道的标竿或典范性人物,就会从祭司、法利赛人转变为好撒马利亚人。
好撒马利亚人就是一种信仰表述未必正统,
但其行为符合耶稣说“遵行我父旨意”的人。
更简化的说,就是教会的信念及其实践必须考虑到,也需要产生公共影响力。
而此影响力当然可以是批判现状的,但无论如何必须要能够争取社会“团结”,
或者说能够产生“认同”。
当然,团结或和好才是教会在任何公共行动中的核心目标与理念。
扩大支持度、影响力是任何公共论述的基本条件。
把守住该守的、达成希望达成的(实效),但又能增加他人的认同,是课题。
政治上的选票其实跟基督徒的数量来说,其增长逻辑有重叠处。
因为随着公民社会的逐渐成型或成熟,
争取选票=争取公民的支持(而渐渐脱离桩脚或人情政治),越来越划上等号。
故基督徒在台湾面对的5%天险,在下一个阶段中,必须要考虑到整体社会的转变,
若基督教的公共论述不能争取到公民的支持,
那么教会在这个公民社会中的存在会产生很大的危机。
作者: teamax (大肥精英)   2016-03-10 01:19:00
要不要把美江影片再看一次阿钻石说不知道算不算被扭曲呢 (笑整个科系都是同性恋呢黑到发光至此,何必再用被放大扭曲替他抱屈
作者: Pietro (☞金肃πετροσ)   2016-03-10 01:39:00
这篇有提到美江吗?
作者: teamax (大肥精英)   2016-03-10 01:59:00
看到美江系列关键字,不小心脑力全失了
作者: eno4022 (eno)   2016-03-10 06:20:00
不亏是软Q的大师,果然对"影响"二字有深入研究但大师您忘了我们是不属这世界的吗?一直讲影响力影响力但说到底我们为何需要对这世界有影响力呢?你这样靠着求同存异来争取您所谓的影响力,最中只会有二个结局,过于求同而被同化,差异的对撞造成决裂,不知道崇尚对社会影响力的大师您喜欢哪一种?教会从来不该是靠着政治能力来影响世界的,希望已经走入歧途,不断思考如何改造神学来迎合世界的大师能早日醒悟好的,以后不会再使用了但显然你陷入太深了,很遗憾以后我不会再规劝了,交给上帝吧
作者: ieoboy (眼底有着一抹蓝要守我的 )   2016-03-11 17:10:00
“把守住该守的、达成希望达成的,并增加认同”这把尺的拿捏很重要,也很难,往往为了争取认同,结果将圣经的真理模糊了,结果变成迎合世界却不自知。争取认同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持守真理,没有退让,为主受逼迫是有福的!“你们的光”“你们的好行为”“让神的旨意行在地上”的原则就是持守真理,活出基督的生命。
作者: eno4022 (eno)   2016-03-11 20:24:00
ieoboy,多为他祷告吧,只有上帝能开人的心跟眼睛手扶著梨向后看的人,不配进神的国这么喜欢跟世人打好关系,那上帝应该会很乐意成全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