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18师大华语文教师暑假培训班上课经验

楼主: otak (otak)   2018-07-24 12:21:23
文章本来发在fb上面,但是觉得好像没有什么人看到,所以转贴来这里,希望给以后想要参
加这个课程的同学一个参考。
【手机排版,文长慎入。首次发文,若有违反版规请告知,谢谢】
*以下言论及谈话部份无录音/影为证,仅凭个人记忆叙述个人的理解与解释
*以下发生情况为个人经验,无法概括培训班全数课程
·
我七月初参加了由师大国语教学中心所举办的华语文教师暑假培训班。总共为十六天的课程
,我上到第三天便决定不再继续上下去,理由是因为我认为老师们授课期间所发表的部份言
论以及使用教材和我认知中的种族、文化、性别平等有所违背。提供几则分享:
·
·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与政治】
教师A: 语言教学就专注在语言的学习上就好了,文化的部份就不需要去做强调。
教师A: 我在编华语教材时,OO力量立委请我把“丝绸之路”拿掉,他说这是在为一带一路
做宣传。政治为什么要介入教学?!我认为政治严重影响到我的教学专业。
教师 A: 我在教材中所编写的万里长城也被要求拿掉。他们要我写吴哥窟。但问题是长城我
可以教长城的“城”字,吴哥窟的“窟”字有很常用到吗?
教师A: 学华语就学华语,你不要政治立场那么浓厚嘛。
·
根据第一则言论我想引用Fanon对文化与语言的说法来回应:
To speak [a language] means being able to use a certain syntax and possessing th
e morphology of such and such a language, but it means above all assuming a cult
ure and bearing the weight of a civilization. (Fanon, 1952)
由此可知,一个语言的习得,除了了解该语言的使用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者承受了该语言
背后的文化重量。因此语言与文化是无法做分割或择一强调的。
·
从第二、三、四则言论中,不难看出所谓教师专业下所隐含的意识形态。这让人不禁怀疑,
教师认为被侵犯到的,到底是教学的专业还是专业中所带有的意识形态?
·
此外,对于教育跟政治的关系,我想引用 Vygotsky对于教育及政治关系的说法来回应:
Pure objectivity in the educator is utter nonsense and good education cannot be
politically indifferent. Good education “is never and was never politically ind
ifferent, since, willingly or unwillingly it has always adopted a particular pol
itical line.” (Vygotsky, p. 348)
在此政治为较广泛的定义,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整个社会结构的构成。在教育的同时,
教育者本身已经采取一种政治态度。举例来说,若教育者认为政治过为敏感复杂,而选择忽
视,也是一种政治态度。
·
·
【语言教学中的性别、文化平等】
教师 B 请同学朗读的教材内容之一包含“女大当婚”的概念,对于三十岁未婚女性做出批
判,涉及性别偏见与歧视。
教师B: 以前台湾人请菲佣,因为觉得菲佣会教小孩子英文。后来小孩子还是送到美语补习
班去学,为什么呢?因为菲律宾英文格调不够,不够优雅嘛。所以当一个华语老师,要讲一
口标准的国语。
教师 B: 现在不是倡导本土化吗?那你问我,我们发音要本土化,为什么还要用这种大陆腔
说话呢?很简单,你不想用大陆腔说话,那就不要来嘛!
·
第一则情况,很多人认为,这一个教学活动所着重的点是纠正学生的发音。虽然选材确实该
更谨慎小心,但不会影响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此我想说的是,上课所使用的教材,教师在准
备课程时不可能没有事先阅读。会把教材放到课堂上,代表教师对这个教材有一定程度的认
同。今天如果容许这种加深性别偏见歧视的教材出现在课堂上,就是在加强这个不平等的社
会结构,变相的支持这种行为的发生。我无法想像,在这种不平等的情况下,要如何达到教
学目的。
·
对于第一、二则言论,我认为任何文化语言并无优劣之分,当然也没有所谓“标准”之说。
现今社会上的标准,无一不是在权力的操作之下“被制造”出来的。如Foucault所言,生命
政治不再是严刑重罚,而是透过论述,去制定一套标准化规范。这种标准化的过程也抹灭了
异质性的存在。再者,语言是流动的社会现象,即使被是被视为“标准”的语言,也是有地
方的差异性存在。因此,所谓“标准”的语言或“标准”的腔调都是不存在的。以这套“标
准”去评断他人的文化,更是不公义的行为。
·
举例而言,现今台湾所通行的国语,为国民党政府迁台初期,为了巩固政权、弱化台湾知识
份子而统一的语言,以北京官话为标准。当时的中小学,为了因应这项政策,实施国语运动
,限制台语、客语、日语及其它地方方言的使用。在当时,使用地方方言容易受到讥笑甚至
责罚。虽然已经减少很多,但上述情形也不难在当今台湾社会上看到,国语文竞赛也仍旧在
现今中小学举行。在依循标准规范走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这套规范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以
及被排除在标准规范外的群体。
·
最后,我想针对第二则言论做一个回复:
·
·
“好的,偶鼻要去惹。”
作者: cocoacA (吸吸嘻嘻)   2018-08-17 21:08:00
去年上过,B师的部分言论确实的确容易让人感到不舒服
作者: sinthome (mr. sinthome)   2018-07-24 14:17:00
作者: Grammy (自我主张Monster)   2018-07-24 14:56:00
这老师水准 噗
作者: NaoSensei (ナオ先生)   2018-07-24 16:55:00
师大教的中文不中国又不台湾,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作者: QueenofSM (来干我阿)   2018-07-24 17:09:00
哪个老师阿...师大菸酒森表示悲哀
作者: amoroe13 ( OE )   2018-07-24 17:44:00
最近也在别板看到类似B师的言论
作者: evemindow (Eve)   2018-07-25 03:51:00
第一个一定姓陈。
作者: Schang1979 (Bye Bye Dog)   2018-07-25 10:52:00
个人觉得原po放弃太快了华语教学现场有很多文化冲突的现象台湾有认同价值错乱 是很好的练习场所 可以练耐心
作者: sinthome (mr. sinthome)   2018-07-25 12:20:00
按照这个逻辑 集中营种族优越认同错乱 所以该去待一下练耐心吗?
作者: Schang1979 (Bye Bye Dog)   2018-07-25 15:50:00
抱歉,“错乱”一词有误导之嫌,我是说“多元”
作者: superbWEI (wei)   2018-07-29 11:48:00
在台湾生活的人确实有认同错乱之问题啊
作者: nanpyn (Apple)   2018-07-31 21:51:00
没有大陆腔这种东西,而台湾腔其实分族群和世代。说标准口音并不等于说大陆腔,我想那位老师误解了什么。说和听的需求和进度不同,转换口音和拓宽听解皆须渐进。无论教授标准语、方言、外语都需先教标准规范再教其他的。讥笑者心态可议,而禁说方言是过当政策,但先学标准腔无罪否则学习者一开始难以适应多元的地方口音台湾不是只有一种口音啊!先教会一种标准,再介绍其他常见的非规范念法以便学习者与当地人沟通即可这在板上之前有类似讨论啦我觉得大家常常会陷入一种迷思:标准=大陆不是,好吗?国语本身是人造的折衷共同语,用的是新国音。不完全是北京官话。我自己去学台湾闽南语发音当然也是先力求标准啊各位可知台湾虽然漳泉滥,但至少也有两大优势腔啊!“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就好啦!为了某些不够中立的言论而放弃整门课,值得吗?若没有标准规范可依循,那么语言变化就会太剧烈,标准规范可维持这个人造的共同语能够保持大同小异地稳定语言文化确实无优劣之分,但若要教学就是需有标准规范。正因为语言会变化所以教学才需要标准规范标准规范是可以更新修订的,但必须存在。就跟人类制定法律以便运作社会一样啊只是教完标准规范后需教地区差异即可
作者: kohaigi (绕*圈圈)   2018-08-01 01:37:00
N大,原po说的我可以作证人唷,那14天课明著是标准音,实际大部份老师都强调北京腔(还有过去在北京学习的经验,要求像中国一样的发音),例如考试会考但实际台人不用的儿化音,台人的卷舌音已经弱化(这是台华语缺点)但是我有上完……某些课排除部分偏颇,还是有值得上的价值(还有报名费22k…)
作者: nanpyn (Apple)   2018-08-01 13:54:00
普通话的标准口音与北京话的北京口音还是有差异的啊那位讲师是否误解了什么?我去北京参访时就感觉得到汉语教师说的普通话与北京人说的北京话是有差异的身为教师ㄦ化仍该学的,只是教课用不用则看教材课文。课文是台湾情境就不必那么多ㄦ了,但若是大陆情境可用的。人家英语能力测验(TOEFL或TOEIC)的语音都有各地口音学习者不见得会讲多种口音,但教师要有能力讲,或是播放音档,让学生能听到不同的。若只限台湾腔,那我觉得心态跟只限北京腔都是半斤八两。分享个趣闻:去北京参访他们师训时,有位学员东北腔太重,教师点评时就会提醒他说普通话若听得广而熟悉南腔北调,就会知道普通话已经没那么京啦。再举个例子,演员胡歌是上海人,他在正式受访时会说得比较北方一点,但轻松受访时则会说得放松一些,就听得出来是南方人了。他来台湾就会说台湾腔,南方人说台湾腔特像。不过我们班先前来台湾交换的陆生,她是河南人(北方),她说台湾腔也很像。她在北京念书时说普通话,在台湾交换时跟台湾同学说台湾腔,跟家人说家乡话(河南安阳)。总之,从事口语工作(教师、播音、演员)就应懂得切换啊!讲师只强调北京腔或是台湾人认为只接受台湾腔皆不可取。厉害的配音员既能字正腔圆也能带着口音配音,这才是专业。感谢kohaigi补充,我也补充一下:我没怀疑otak所见事实,我只是认为讲师若失言是其失误,干嘛跟自己的钱过不去?再者,整个课程又不是只有那位讲师,还有其他可学习的啊。自己过滤就好。
作者: toru718 (牛奶加珍珠)   2018-08-06 13:36:00
推推逻辑清晰,不助长歪风的勇气
作者: j24225 (7j)   2018-08-08 17:08:00
作者: cordeliatai (我不是天才小厨师磨人了)   2017-07-06 09:17:00
我推你,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学普通话,老师还不会这样讲呢!台湾是教华语又不是普通话。到底谁才政治立场浓厚呢?哈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