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经典的目的不是提供标准答案

楼主: YangWenli (半退隐中)   2021-07-10 23:08:44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
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庄子‧齐物论
》)
台湾的中小学教育是以知识为主,即使是注重情意教学的国文科
,考试的时候也经常要背诵一些琐碎的资讯,比如作者姓名、字号、
修辞格、国学常识等。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当然就更完
全是知识性的内容了。知识的特质就是有明确的是非对错,考试时有
“标准答案”,选A就不可能是非A。这样子训练久了以后,头脑容易
僵化,造成理解中国思想或经典的障碍。
中国思想无论儒家、道家、佛家,其实都充满了“辩证思维”,
也就是打破二分法的限制,不从客观、外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事物
的是非对错,而是回归到心灵直觉的敏锐感应。即使有一些客观标准
,也只是参考用,可以随时视情况斟酌调整,并不是所谓的“标准答
案”。如果用知识的观点来看中国经典,便会觉得莫名其妙,比如孔
子说:“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君子之于天下也,无
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到底是可还是不可
?该做(适)还是不该做(莫)?答案模糊就没办法用来出选择题、
是非题。又比如前文引用的“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或者《金刚经
》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到底该选择佛法或非佛法,似乎
也无定论,连带也会让人觉得这些话无意义。
其实并不是经典本身有问题,而是读者看待经典的心态出了问题
,经典并不是要立一个绝对正确、不容质疑的思想观念或行为标准,
用来判断人事物的是非对错;反而是要通过研读经典,让人逐渐放下
对外在标准的依赖执著,以良知、真心、生命的真实体验为依据。用
“标准答案”的思维来看经典,是很不相应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