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汉语 与中古汉语(特别是<切韵>) 于 闽语的演化

楼主: tgbrfv (乱乱逛)   2013-06-15 14:58:52
※ [本文转录自 TW-language 看板 #1Hk_U_Yh ]
※ 引述《chiu721115 (我竟然和瓦哥同一天生日)》之铭言:
: 讲到"媒人婆"
: 这是我听过最多种讲法的词汇
: 我听过 moe5 lang5 po5
: mui5 lang5 po5
: 还有 moai5 lang5 po5
: 但是我妈却说 m5 lang5 po5
: 这是闽南哪里的口音??
: 在台湾哪里还能听到这种讲法??
这个"泉腔词"“hm5-lang5-po5”不是单一特例
整个大方向的演变状态可以抓着:
壹、
┌──────────────────────────┐
│<切韵>中鼻腔声母 {N} 原本子音为{V} │
│ │
│可能演变为:{N}{V} > {N}{V} N > h{V}N > h{V} │
└──────────────────────────┘
※{N}使用鼻腔的声母 n-,nz-,m-,ng-
※{V}任意子音
※-N 台湾-闽南语、葡萄牙语等 半鼻音
※h- 喉擦音
贰、
┌────────────────┐
│泉腔-m 只是漳腔 -uiN 之对应腔口 │
└────────────────┘
先举一个简单例子:
“耳” 之<切韵>可能音为: *nzi, *ni
[高本汉拟音] [周法高拟音]
※以下如果讨论高本汉拟音,一些符号PTT为 unicode 无法打出
※ 就直接省略 不作注释
根据张光宇 <闽方言古次浊声母的白读h-和s->
会经过 4 阶段之演变:
第1阶段 第2阶段 第3阶段 第4阶段
{N}{V} > {N}{V} N > h{V}N > h{V}
其中,{N}表示使用鼻腔之声母,例如 n-,nz-,m-,ng-
那么,演变如下:
耳 *nzi > *nziN > hiN7 > hi7
就符合暨存的规律。
我们白话可听如以下词汇:[本版5523]
耳仔垂(hi7-a2-sui5) “hi7”为第4阶段之演化
耳垂(hiN7-tui7)
耳珠(hiN-tsu) “hiN7”为第3阶段之演化
一共可以看到如此多的例字:
※[K]为[高本汉拟音] [Ch]为[周法高拟音]
※[KAr]为高本汉上古汉语拟音
※[ChAr]为周法高上古汉语拟音
※以下骨干为张光宇提出,但没有完全引用。[‧]表示在张光宇文献中为空缺
※张光宇讨论时以厦门音为准。如果台湾与厦门相同,本文另外标[台湾]
第1阶段 第2阶段 第3阶段 第4阶段
{N}{V} > {N}{V} N > h{V}N > h{V}
茅 *mau [K] *mauiN[‧] > hm5 [台湾]
*mau [Ch]
媒 *muai[K] > *muiN[‧] > hm5 [台湾]
moai[台湾]
*muai[Ch]
年 *nien [K] > niN5[台湾]> hiN5 [潮阳]
*nien [Ch]
燃 *nzian[K] > *niaN [‧]> hiaN5[台湾]
*nien [Ch]
箬 *nziak [K] > *niaNk[‧]> *hiaNh[‧] > hioh8[台湾]
*niak [Ch]
耳 *nzi [K] > niN2[文读]> hiN7 [台湾]> hi7 [台湾]
*ni [Ch]
瓦 *ngwa [K] > *giaN [‧]> *hiaN [‧] > hia7[台湾]
*ngua [Ch]
艾 *ngiai[Ch] > ngaiN[文读]
└─── > ngiaN > hiaN[台湾] > hia7[台湾]
蚁 *ngia[K,Ar]> *ngiaN[‧]> *hiaN [‧] > hia7[台湾]
*ngia[Ch,Ar]
鱼 *ngiwok [K]> *ngiN [‧]> hiN [‧] > hi5 [台湾]
└─── > *ngwoN[‧]> hwoN [‧] > hγ5 [台湾]
└───── hu5 [台湾]
*ngio [Ch]
渔 同上
砚 *ngien [Ch]> ngiN[潮阳]> hiN [台湾]
岸 *ngan [K] > *ngoaN[‧]> hoaN[台湾]
*ngan [Ch]
额 *ngrak[Ch,Ar]>*giaNh[‧]> *hiaNh[‧] > hiah8[台湾]
*ngak [Ch] > giah[台湾]
语词案例如下:
茅草(hm5-tshau2)
媒人婆(hm5-lang5-po5)
去年(khu3-niN5)
燃火(hiaN5-hoe2)
树箬(tshiu7-hioh8) , a leaf
耳仔(hiN7-a2)
耳仔(hi7-a2)
瓦片(hia7-phiN7)
艾草(hiaN7-tshau2)
艾草(hia7-tshau2)
蚼蚁(kau2-hia7) , an ant
缉鱼(liah8-hi5/hu5), fish catching
砚台(hiN7-tai5)
海岸(hai2-hoaN7)
浩额人(ho2-giah8-lang5) , the riches
头额(thau5-hiah8)
虽然<切韵>即可完成论述
但某小细节已经超越了<切韵>...
可见其中的 蚁(hia7) 必须由上古汉语(约略为 先秦、秦、汉)
才能往 hia7的方向演化 这是第一个细节
第二个细节,和 媒人婆(hm5-lang5-po5)直接相关的是:
重复部分上表
第1阶段 第2阶段 第3阶段 第4阶段
{N}{V} > {N}{V} N > h{V}N > h{V}
茅 *mau [K] *mauiN[‧] > hm5 [台湾]
*mau [Ch]
媒 *muai[K] > *muiN[‧] > hm5 [台湾]
moai[台湾]
*muai[Ch]
第3阶段 依照漳州腔为 - uiN
但是所有漳州腔为 - uiN ,泉腔为 -m, -ng
所以 hm5 是整个大系统 ({N}{V}>>> h{V})
的一个漳泉变体
是容易忽略的细节。
作者: hsinwei1204 (欣慰)   2013-07-01 23:03:00
好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