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葛蕾斯 (Alias Grace)

楼主: stupidduck ((0‵◇′0) Ψ)   2007-08-19 12:27:32
◎柯裕棻  (20070809)
玛格利特‧爱特伍 (Margaret Atwood) 是加拿大作家,据说也是极有可能为
加拿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一。
爱特伍受过相当正统的文学研究训练,作品结构复杂,用典精辟,历史考据的
功夫更是扎实。她的作品多以加拿大的历史为题材,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叶到廿世纪
中叶这段动乱期间。她擅长以女性的视角诉说复杂诡谲的世事,她著名的几本小说
《使女的故事》、《双面葛蕾斯》、《盲眼刺客》都是描写在社会建制的缝隙下求
生存的女性的故事。其中,《使女的故事》以虚构的时空为背景,有类似欧威尔的
《一九八四》政治寓言的色彩﹔《双面葛蕾斯》以十九世纪中叶一桩轰动加拿大的
谋杀案为题材,考据详实,其人其事均如实安置,故事里虚构和纪实的交替出现营
造出既悬疑又如梦似幻的氛围﹔《盲眼刺客》是她获得布克奖的代表作,时空背景
设于廿世纪初至二大战前后,全书有两个乍看毫不相干的故事轴线,一为现实人生
,一为虚构的科幻小说,随着叙事的推进,两条轴线终于重叠,并且揭露了惊人的
故事结局。(这一本也非常好看。大推荐。)
就形式而言,爱特伍的小说常见各种文体的交织,由独白、信件、报纸报导、
民谣、圣歌、日记、或第三人描述等等活泼的方式带动故事的发展。就内容而言,
她经常借由书写女主角的内心世界而展现细腻的人世观察,文字精准句法漂亮,并
能在字里行间不动声色地透露人性时而偏狭胆怯,时而愚蠢真诚的多面向。
文字意象上,爱特伍的英文句子像诗一样美,常引用与故事时代背景相关的诗
句,或是穿插清教徒式的圣经典故。主题布局上,她的故事不仅仅是爱情,而是讲
述巨大且难以抗逆的时代趋力,其中有政治斗争、宗教倾轧、和阶级差异。故事人
物在历史的滔滔洪流中被社会位置制约,然而尽管无知于这种结构性力量,书中的
女性总能够在战争里──人生的战争和社会的战争──找到存活或窜逃的方法,她
们依赖的是一种霎时却又恒久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不是社会的给予,而是她们经
由受苦难的过程而获取的。爱特伍的故事结局有某种暧昧,结局经常可预料,却又
在这预料之中产生更大的完成,所以她的小说总是让人想要一口气读完,无法中途
歇手。
《双面葛蕾斯》写得非常动人。既然是一个真人真事的历史事件,读者在一开
始就已经被告知了故事的结局,然而,全书宛若梦境的绝美文字让故事的发展和叙
述令人着迷,史实考据都因这如诗如梦的文字而显得别有魔力与意涵。爱特伍的女
性角色塑造不单一刻板,她喜欢让她们充满矛盾,而且她不会单单塑造一个主要的
完美女性。《双面葛蕾斯》的女主角正是这样一个复杂角色的典型,主角是一个被
指控犯了谋杀的女仆,与此相对照的配角有各种不同的上层阶级的夫人和小姐,也
有不甘于低下地位的其他女仆角色。这个故事主写仆役的下层劳动世界,对照上层
社会矫揉虚假的礼节,穿插了处于不同社会位阶的人之间的欲望、盘算、心计、失
落与挣扎。
爱特伍对于上层社会描写的笔法和描写下层社会有极大的不同,她写上层社会
的关系和对话时不带情绪,冷静地让读者自己看出他们的荒谬和无知﹔对于下层社
会,爱特伍则用了非常多的情感和文字营造出无力翻身却深深洞察社会现状的仆役
的世界。故事既呈现讽刺的对比,又安插了令人动容的感情细节,让我们看见了阶
级差异的维系是如何的荒诞、薄弱。上流社会非常压抑并且相互讥讽,言谈中总是
话里有话令人不快,而仆人的世界则充满了光线、色彩、声音、气息、汗水、泪水
、情感,他们的人生并不逊色,他们隐身在晶灯华幔之后的生命并不比富人更贫乏
。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也许看似辉煌,但是撑起这明亮表面的下层世界,极其曲折
复杂,更耐人寻味。
引用:http://blog.chinatimes.com/yufen/archive/2007/08/09/187592.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