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Book

楼主: stupidduck ((0‵◇′0) Ψ)   2007-05-18 19:03:36
■关于《人间》的问答
1. 你曾说《太平风物》是将“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拼贴在一起,请问
《人间》是可以看作为“神话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拼贴在一起?在《太平风物》
中,你提到要从文明历史的最深处找到文学的源头活水,请问在《人间》写作中是
否有这样的考虑?与苏童和叶兆言相比,你对“重述”和“神话”的理解有何不同

答:首先我必须声明,《人间》是我和我妻子蒋韵共同创作的,所以对这部作
品的所有理解、表达都是我们两个人的。这部长篇的删节稿在今年春夏季《收获》
长篇专号上发表时的署名是李锐、蒋韵。在此之前,我们曾在多家海内外媒体的访
问,和各种公开场合中声明《人间》是我们夫妻两人的第一次合作。之所以出书时
只签署李锐一个人的名字,是因为当初签订合同时是由李锐一个人签的,那时候我
们还没有想到要一起合作。又因为重述神话是一个国际出版项目,对版权合同要求
很严格。所以,这是一个技术性的错误导致的结果。我们只好在序言里讲清楚这是
我们两个人的合作。我们希望以后有机会纠正这个错误。
前面说了,重述神话是一个国际写作计划,出版社邀请作家参与写作的前提条
件之一就是:绝对尊重作家自己的创作自由和独立性。所以,每一位作家对于自己
的“重述”都肯定是不一样的,都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至于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大
家看看作品就会明白。所以,关于我们和苏童、叶兆言之间对重述神话的理解有何
不同,这是一个应当向读者提出的问题。
但有一条我们之间是相同的,就是大家都在重述中国的神话,都在一个共同的
国际背景下重述自己理解的神话。这个计划的初衷恐怕也正是希望把世界上不同文
化传统的文学作品放在一起,也更是把对传统不同的“重述”放在一起。所以说“
要从文明历史的最深处找到文学的源头活水”,是我们答应参与重述神话写作的基
本前提和原因。《人间》和《太平风物》在在文体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人间》
没有对“现实困境”的直接描述。小说里惟一可以称作“现实”场景的就是“落梅
花”那一节,也是作为“前世今生”故事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现实困境”来处
理的。
2. 以前你是描写中国乡村现实的作家,被称为最有思想深度的中国作家,这
部作品比较通俗好看,充满戏剧性,这是你创作的一个转型还是为了商业写作要求
而做出的妥协?与你自己过去的作品相比,你自己是怎么评价《人间》这本小说的

答:《人间》无论对我还是蒋韵以前的写作都有很大的不同。我想“思想深度
”和“充满戏剧性”之间没有必然的矛盾。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留下太多既有思想深
度又充满戏剧性的经典文学作品。而《人间》是重述《白蛇传》,是把一个流传千
百年的古老神话故事作为前提来重述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重述之前,有一个人
人皆知的白蛇传。正如我们的题目《人间》所表明的,这是一个关于人间的神话重
述。其实,世界上任何神话的对应物都是人自己,都是人对宇宙秩序、人间社会、
自我创造的激情想像。相比较我们两人此前的创作,对《白蛇传》的重述给了我们
一个可以完全脱离“现实描述”的机会,应当说,我们反而因此可以直接进入一些
更为形而上的对于人性、对于善恶、对于人类终极归宿的探讨和表达。这些表达可
以说和商业写作没有任何关系。至于说书出版了,出版社为了销售的商业操作那是
另外一码事。
《人间》的写作给了我们一次向中国的神话传统致敬的机会,也让我们得到很
意外的收获,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文学近乎于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对自己的尝试还
是很满意的。
3. “法海手札”似乎是小说中最精彩的亮点,青蛇、白蛇之死似乎是群众所
逼而非法海之愿,请问这种既似野史又似虚构的写法,是否有为法海翻案、颠覆正
统历史的考虑?
答:《白蛇传》本来就是神话,就不是史实。我们在《人间》的尾声部分,专
门对《白蛇传》的发生、流变和不同版本做了一个概述。看了那个你就会明白,白
蛇的故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被重述、不断被改写的过程,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现
在既然是由我们来重述,当然就要有我们的颠覆和重新思考。小说的一个最主要的
功能就是赢得读者的兴趣和“信任”,就是要造成一个比真实更真实的叙述现场。
把言之凿凿和虚幻神奇揉和在一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张力。所以,手札的出
现成为故事的“真实性”的依据,也成为叙述的推动力。法海从原来的所谓冷酷无
情的镇压者,变成一个“以正义之名杀人”的悲剧人物,是我们重述的核心内容之
一。法海从除妖人的痴迷到最终“无我”的彻悟,是一场人心和人性的彻悟。那个
“人归于人,水归于水”的彻悟甚至让他脱离佛门归于众生,所谓“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法海在经历了生死大限,经历了除妖还是救人的善恶抉择之后的无
我之境,不是一场被动的自我取消,而是一次大智大勇的精进。
4. 《人间》中有“这人世间真是托付不得真心”的感叹,救人的英雄被当作
妖而杀戮,自私愚昧的村民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是否是你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
,对中国文化和人性的一种反思?是否如你所言,这人间能相信的只有生生不息的
传说?
答:《人间》不仅仅“对中国文化和人性的一种反思”。“人间”是一个更为
广阔的反思和隐喻。人类历史上被政治、宗教操纵的大众和今天完全被商业化操纵
的大众,是一样的,正是被神化的大众造成了无数历史悲剧,想想文革,想想世界
大战中的狂热的“爱国”大众,想想几百年殖民历史当中那些无数自以为“进步、
文明”的“上帝的选民”们,浩劫之所以能够成为浩劫,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成为浩
劫的参与者、支持者。而且,古今中外反复上演乐此不疲。不然,哪来的浩劫?因
此,我们无法对“人性”保有一种天真完美的信任。对此,与其说我们是悲观主义
者,不如说我们宁愿是悲观主义者。
5. 小说绝大多数都是一个人的风格的体现,你和妻子蒋韵的风格完全不同,
此次却合作写小说,为什么?故事前半部分节奏较慢,后半部分尤为精彩——尤其
是香柳娘之死、人蛇大战、白蛇救人、青蛇之死等段落,是分别由你或蒋韵完成,
还是共同完成的?
答:当然是共同完成的。我们都写了大半生,各自的风格早已经形成,这次之
所以能合作的原因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因为《白蛇传》是一个我们共同从小就听着
它长大的故事。故事前半部分节奏慢吗?如果一上来就疾风暴雨,悬念迭生岂不是
成了“商业写作”的套路?这部小说在完成草稿之后,我们曾多次修改。修改增删
之多在我们各自的经历中都是罕见的。反复的修改过程,也是我们两人在语言上、
风格上不断磨合的一个过程。
6. 《白蛇传》多次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众多剧本都对《白蛇传》的故事进
行了重述,你的重述有何不同?赵雅芝、王祖贤、刘涛等众多演员都扮演过“白娘
子”,你认为谁最接近你心中的“白娘子”形象?
答:对不起,你说的这些影视作品我们都没有看过。
7. 小说分为三条线索,分别讲述白蛇——即异类在人间的生存故事,颇有前
世今生的佛教的轮回色彩,异类在人间如同身处无间地狱,请谈谈你眼中的因缘和
因果报应有何不同,它是如何成为你叙述的动力,又是如何成为你写作中指点迷航
的灯盏?
答:萨特有一句名言“他人即地狱”,更不要提异类来到他人的“人间”。在
我们的重述中如果只重新讲述原来的白蛇故事也不是不可以,那也是重述的一种方
式。可是那样一个有始有终停留在平面的故事显然缺乏张力,尤其缺乏“重述”的
意义。一个老故事何必要你再来重述。就比如我们现在的故事,如果只有“前生”
没有“今世”,这个故事显然就会丧失它的丰富性。在原来的白蛇传故事里,因果
报应、因缘际会,既是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也是那个老故事惩恶扬善、劝人自
戒的依据,那是一个封闭的自圆其说的因果报应的故事。在我们的故事里虽然采用
了前世今生的因缘,却并没有把它纳入到最终的“报应”,而是以今生的种种偶合
、悲剧、无解之谜,来反观前世的悲剧。一个首先默认了结局的因果报应是没有深
度可言的自洽的平面叙述。我们不是。我们选取了前世今生的因缘,却打破了“前
定”的结果。让今生和前世成为一种对照,成为一种悲剧之中的悲剧,并因此引发
出悲剧之外的反省和联想。在这个反省当中,佛教对于人性和宿命极为深邃的思考
,成为我们表达人性、思考人生的深厚资源,成为当下叙述的源头活水。法海的灵
魂煎熬、善恶抉择,白蛇前世今生的双重悲剧,和她普救一切众生的大慈大悲,等
等。在我们的叙述中,人性不再是一个单纯外来的概念和词汇,终极关怀也不再仅
仅是一个西方概念的被动复述。所以,我们由衷地感谢《白蛇传》让我们有了一次
这样深刻的精神之旅,让我们有了一次这么丰富的叙述经历。为此,我们应当向中
国伟大的神话传统致敬。
8.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似乎是不能见见容于的“异类”的接头暗语,是
否在你看来,真心只在“异类”之间才会存在,而在人间却难以生存?人类格外排
斥“异类”,甚至是同类,是否说明人类现有的文明,是建立在人类自私的本性和
欲望的扩张之上?
答:在我们的小说中,所有的“异类”“人类”,所有的“妖怪”“高僧”统
统都是人,统统都是关于人的故事,统统都是关于人性的探讨和书写。有白蛇那样
无怨无悔的忘我之爱,那样舍生忘死、普救一切众生的大慈悲,有白蛇和小青那样
至死不渝的情义,有法海那样参透天地的彻悟,所以不能简单地说“人类现有的文
明,是建立在人类自私的本性和欲望的扩张之上”的。神秘和隐喻本来就是神话最
显著的特质之一,“不可言说”也正是神话的魅力所在,贯穿全篇的“一日不见如
隔三秋”,是一个我们自己也不能完全确定的叙述边界。不仅如此,白蛇亦真亦幻
的前世今生,许宣父子和法海命运的多重结局,包括最后那个不可思议的“蛇孩”
新闻的出现,等等,这都暗含了无法言说的神秘。
9. 小说中,人经常以正义之名驱逐或杀害异类,请问在你心中,什么是真正
的正义?人间是否存在正义?历史课本中说,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是否在你看来
,这也是一部“迫害史”、“血泪史”?
答:我们在前面的问题中已经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人类的所谓文明史是
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和“结果”,而且一直处在不停的变动当中。在我们看到
所有伟大的文明成果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人类没有哪怕停止过一天自己的战争、罪
恶、掠夺、压迫。在从自然之人向文明之人的过渡当中,不断“战胜自然”取得“
人的自由”的同时,也从来没有哪怕停止过一天对于自然的祸害。面对这样的历史
,我们还有资格说自己一直是在“进步”吗?还有资格以真理、正义、光荣的名义
为自己的历史加冕吗?这正是一切艺术存在的永恒动力,和无需说明的理由。
李锐,蒋韵 2007 年 3 月 14 日笔答。
http://lirui1950.blog.sohu.com/41944943.html
*** ***
中国时报  2007.05.06
《书人物》––董启章 香港,就是他的“质”
本报记者刘梓洁
董启章又出手了!继前年获台湾两大报年度好书奖、去年入围香港红楼梦长篇
小说奖的“自然史三部曲”首部《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之后,长达60万字的第二
部《时间繁史.哑瓷之光》(皆为麦田)将于5月下旬出版。
并不是短短时间内就能写出一个长篇的人,“自然史三部曲”的前两部都各花
了3年才完成。董启章说,自从4年多前小孩出生后,由于太太在大学专任教职,反
倒是他带孩子的时间比较多,写作时间的调配更显困难,他尽量将日常生活简化与
规律化,推掉不必要的活动,确保每天至少有5、6个小时可以专注于写作或看书,
“我的理想是建立一种半隐修的方式,但我常自觉散漫,空想的时间也许比实实在
在写作的时间还多。”
从90年代中期以探讨性别界线的《安卓珍妮》(联合文学)、《双身》(联经
)出道,风格秀异自成一家;到《衣鱼简史》(联合文学)以7篇中短篇小说辩证
虚实;《体育时期》(高谈)写青春世代对抗外在现实的故事;再到《天工开物.
栩栩如真》决定与“自然史”对话,董启章几乎每次出手都是新局面,让人好奇他
饱满的书写能量从何而来?“我以书写的形式来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究。”董启章说
,书与书之间连成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而文学必然是其中之一环,他只
是比较有意识地寻找自己在这些历史,这些环境之中可以稍稍延伸一点的位置。
董启章曾以《地图集》(联合文学)重写香港百年史,新作亦大幅使用广东方
言,问到“香港”对他写作的影响?董启章笃定地回答:“‘香港’,就是我的质
。”他说,在表面上没有乡土味的香港,说“家乡”好像有点奇怪,所以他毋宁相
信“质”的意义。他认为,把地方语言融入作品里,是呈现这个地方的质的必然作
法。这次出书前,他也曾担心广东方言是否造成台湾读者阅读障碍,再三与出版社
编辑讨论,最后仍决定保留,希望这种异地风情对读者更添吸引力。其次,“陌生
感也是文学与艺术欣赏的一大要素”,董启章说,他诚心希望读者能够尝试。
“自然史”的第三部曲,董启章由《物种源始》构思,计画已经大体定下来,
但还未正式动笔,由于计画比前两部更加庞大,字数也会更多,预计要花3到4年时
间,他希望自己再沉淀一点,潜心一点,“第三部需要更大的耐心和沉着才能完成
。我但愿可以做得到。”
http://news.chinatimes.com/
*** ***
书名/ 整型日本
作者/ 汤祯兆
出版社/ 天窗
出版日期/ 20070315
■内容简介
Kawaii、Otaku、Cosplay、Hikikomori、Parasite Single等当前日本至潮的
新生代族群,明日在香港不难发现总有一两个在你附近,悄悄登陆。
日本通汤祯兆的最新流行文化图鉴,从Kawaii流行指数到Cosplayer潮爆造型
榜,这本流行文化图鉴都一一打尽。
解构东洋街头最新潮人族群——“穿迷你裙的妈妈族”、“味之素师奶仔”、
“流浪狩猎族”等等,随时会在明白香港的油尖旺街头涌现
整形日本,侧击香港——双城文化对读记
从《电车男》到《死亡笔记》,强人愈强与弱者愈弱共存的两极社会,日本似
乎处处预兆著香港未来的面貌。《整形日本》在发掘东洋潮型人办的同时,一路上
追踪他们每日出没的至圣朝拜地,标志出另一番文化写实风景。
■本书目录
序一 吴伟明
序二 林奕华
序三 何国良
前言
日本人办
1.1 Kawaii的前世今生
1.2 Kawaii再袭击
1.3 Cosplay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