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侠大:“你可以不用去理会保险业务员的推荐,但你务必要去翻阅理财书籍跟网络资讯
”,承上,我也有些愚见稍供参考。
我更喜欢这样说,“不要让需要赚你钱的人,来给你理财教育”,你我他与金融业之间,
多的是历史悠久的利益冲突。金融业最可怕的本事是把你的资产转移到他们的名下,并不
是帮助你成功取得财务安全,或资产成长。
金融服务业非常独特。除了它之外,没有哪一种产业只为客户或整个社会创造这么稀少的
有形价值,却对员工的薪酬如此大方。
你同意吗?
你丝毫不用费心理会,证券业、银行业与保险业的三寸不烂之舌与无限愿景的行销广告,
省省对报章杂志、财经媒体上撩人报导、缤纷故事的好奇心。只需踏踏实实地,透过低成
本的学习方式——阅读,从一本本经过作者思考体系架构出来的优秀书籍,来架构你自己
的金融世界观,若您极端长寿,想来直到22世纪,您都极可能会感激著21世纪的自己。
到底,优秀的财经书籍在哪里?敝人有几个作家名子,绝对都是一时之选,您或可参考之
:刘凤和、绿角、陈志彦、李雪雯(此人的《钱难赚,退休金别乱摆》于资料汇整甚好,
但李小姐的脸书财经文及投资观,愚不敢恭维)、John C.Bogle、William Bernstein、Ja
son Zweig、Burton Malkiel、Charles Ellis、Ben Carlson...等等。
-
这个系列文,也有一些我觉得似是而非的说法,斗胆想参与讨论。
比如,“储蓄险是在资产大到一定程度以上,拨一部分作长期储蓄配置、结婚、子女教育
基金等用途”,若您不认同储蓄险是一个结构很烂的金融商品,应该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必
要;若您认同,一个结构设计不良的金融商品不会因为您的资产变大了,突然就“变得适
合您”了,金融商品没有这种魔法。
比如,“不如将要储蓄的钱分散投入高殖利率股票,光领的股息就直接打败储蓄险了。”
显然,这是一个“轻易预测金融市场”的行为,一个没有能力准确预知未来的凡人(你我
他大概都是),如何信誓旦旦,股票不能够带来负报酬?下个月或下一个年度,长达9年的
多头市场就要面临空头市场的展开?风险的不确定性,不正代表了,股票这类高风险的资
产类别,就是有可能带来比其他确定报酬率的资产类别更高,或者更低,的报酬率吗?金
融论述,实在不能凭感觉、凭短期内的市场表现去书写。
比如,“只要承受一些些风险+不用花到六年时间,你就可以获得比储蓄险利息更高的报
酬”,这段话像糖衣,我们不能因为市场平缓上扬的表现,就忽略了2008~2009、2000~20
02、1987/8~1987/10...等等年分的教训,市场的野兽本质(任何可能带来良好报酬的风险
性资产类别都一样),并不太适合用些微风险,或短期思维,来描述。
比如,“储蓄险并不是很烂的投资方法”,储蓄就是储蓄,保险就是保险,并不是把金钱
规划在这些选项之上,就叫做“投资”,那是字面上、国文考试般地胡乱诠释。
比如,“试想一下你没时间管股票也认为自己不适合股票投资?”虽然此段文字背后涵义
稍深,但愚仍想稍微提醒一下,投资世界里不是只有“主动投资”这个“派别”,另外,
在思量有无时间余裕来“管理股票”(管理?其实也就是想办法买进、持有与卖出罢了)之
前,不妨更优先思量,一般非金融专业的人有没有资格/能力在市场上主动地挑个股、挑
产业?在次级市场,你的交易对手随时可能是某公司董座,或某档基金的经理人,我是不
会随随便便就在球场上想着要和Lebron James、Stephen Curry、Kevin Durant、James H
arden单挑啦XD
比如,“其实短年期跟趸缴就可以解决储蓄险的问题”,我今天要购买有储蓄和一点点保
险功能的商品,遇到了可能亏损的风险,不淘汰、忽略它(一开始的出发点,可没想着,
要用亏损的可能,来换取报酬的可能,我没说错吧?),反而要迎合商品结构的设计,保
险公司是我们什么人,为什么值得我们对待他们这么好?还是,您的钱,赚得比大多数人
轻易百倍,不值珍惜?
-
回到原PO的问题。
1.“除了新光美富添,还有推荐的美元or外币储蓄险吗?”:没有。
愚以为,淘汰这种不当结合多重功能的金融商品,对台湾,绝对是种进步——金融巨兽,
没有必要这么吸金、这么庞大。
2.“像这样资金长期放置,有什么缺点吗?”:我不是金融专业,所以我不知道。但我“
感觉”您的保险概念还未足够周全(我也是),所以寿险才会只买了20万的额度,意外险的
额度甚至未列出(对于机车族,天知道这有多重要);我也“感觉”您自身、您的父母对金
融常识可能稍嫌不够,否则不会“凭感觉”缴完2-3张储蓄险然后放置20年再看要当作子
女教育金、退休金也好,20年之后才要动用的金钱,“通货膨胀”的杀伤力到哪里去了呢
?
-
我非金融专业人士,自自然然,脑袋肯定有诸多谬误之处,还望指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