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删,我来讲一些实务面的问题,小弟现在也还在苦思解决办法,
也许大家跳开来、从旁观者可以给主管机关一些想法。
其实很基础的东西就是这样,我要去哪里、几点会有车,我要在哪里等?
(我把顺序颠倒一下)
在台湾,这个问题非常非常的讨厌,因为“我要去哪里”这个问题就很麻烦。
我们不要讲太远,台北市就好,我要去台北车站,附近的站牌有多少?
大家都是比小弟厉害的高手,一定会知道台北车站就有“开封、青岛、公园、
忠孝、承德、重庆”等等不同的站点,如果加上顺向和逆向,光是台北车站
一个选择点,就有好几个站位要选择,更不用说这6个站位有许多是单向站。
讲台北车站太复杂,那我们讲一个极端一点的好了。
如果要搭公路客运去富冈渔港,请问最近的站是谁?
答案是“富冈”站...问题是,谁知道富冈站在那里?
好,再来,什么时候会有车?
这一点我真的要呼应各位板友的看法,目前做的动态,还真是不好用... Orz||
其实民众要的真的不多,民众不会要求说告诉你13:00来、车子13:00一定要出现,
(我要承认有少数的刁民,但是大部分搭乘公共汽车的民众都很有忍受力)
问题就在于我们整体对于时刻表的政策就是有问题的。
我个人的想法是,我都已经走到站牌下了,你告诉我还要等25分钟,
那然后呢?我要走去其他地方吗?
所以,到站时刻表其实很重要,现在也有一些业者做得不错,
南投客运、鼎东客运在到站时刻表的掌握做得蛮好的,
不过这个东西推动并不容易,除了业者会很抗拒之外,
因为她一直都是非常基础的工程,推动和维护一直都会是业者的营运课题,
尤其对于改变中的业者(像是高雄市的几家民营公共汽车),
资讯的维护往往就会是瓶颈。
然后,我要在哪里等?
站牌往往被隐没在其他地方,往往看到不是被机车包围、就是被杂货店挡住,
不是歪斜倾倒、就是只见站牌不见公共汽车格(因为一堆违规停车),
政府大力主导的公共运输计画推动下,陆陆续续都有做了一些候车亭,
这个状况有在陆续改善,但是速度仍然不足,还是很多站位根本不知道在哪里搭车。
如果拉高一个层级来看,公共运输其实是一个很社会学的问题,
就连“路网配置”,这一件事情现在也没有明确的方针,
纵使有蓝图,但是蓝图毕竟是蓝图,要从纸上具体的实现,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
运输其实不难,就是人、车、路(设施),公共汽车的中央主管机关是公路总局,
(市区公共汽车目前如果受到公运计画补助、会接受公路总局"辅导"),
但是公共运输的每一个环节都会非常细致。
从运输行为的起点开始,公共运输每一个环节都是障碍重重,
我个人认为,这几年中央政府的努力,大概就是在致力于避免偏远路线关闭、
以及在车辆与设施的更新上有蛮大的进展(满街跑的低地板公共汽车),
可是在“服务”这一块,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要走。
大家提到的等不到车、车子不按照路线跑、或者车子不按照时刻表跑,
这些都不是硬件问题,都是软件环节(人)的问题。
我始终还没有弄懂的疑问是,人的这个环节,一定要靠着主管机关“稽查”、
乘客“抗议”、民意代表“关切”,业者才会继续往前走吗?
然后,就是大家讲的,没有从彻底层面根本性的解决问题,
改善的强度恐怕就是维持个几天、顶多几个星期,一段时间之后,又故态复萌。
到底该怎么样才能把这些问题釜底抽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