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心 佛 众生 三无差别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4-02-17 15:49:46
: 补充:佛教内道宗义对"一切唯心造"的诠释差别
(继续延伸阅读,帮助我们学习者对整理脉络有更完整的认识)
摘自《入中论善显密意疏》091 讲解:却配格西 翻译:扎西老师 2021-01-16
承许无外境,也就是要遮止外境有,并且承许有所谓的外境空的道理,主要是唯识宗
,附属的包含瑜伽行中观自续派,也承许有所谓的外境空的道理。
他们在论述有关于外境空,一方面要从教的部分来成立,一方面从理的方面来成立。
从教的部分成立,就是要依据教典,他们主要依据三部佛所说的佛语、教典来成立外境空
的道理。哪三部呢?前二部主要是《解深密经》,其次就是《楞伽经》。
《解深密经》和《楞伽经》虽然在词面上有显示无外境,遮止外境有,而说外境空的
道理,但是,是不了义的。所以,中观应成自宗对于唯识宗成立外境空的依据,《解深密
经》、《楞伽经》这两部经是借由以不了义的说法来说明、显示他的意趣。
第三部经就是《十地经》。《十地经》在词面上说到:三界唯识。中观应成自宗的解
释:并不认为三界唯识有显示出遮止外境,而显示外境空的道理。因为三界唯识是说明:
由无明为等起而造业。造业了以后,业的习气放在识之上,所以,才会造就世间轮回,因
此,说到根源是由无明所产生的,所以,说三界唯识。
三界唯识当中的“唯”字,它并没有要遮止外境有。“唯”字是要遮什么呢?是为了
要遮外道所承许的世间的造物主,包含大自在天,或者承许由共主所造作的,或者是由常
我所造作的,所以,三界唯识的“唯”是要遮止这些,并没有要遮止外境有。
三界唯识只是要说明:由无明为等起以后,造作的世间轮回,所以,自宗借由这样来
解释《十地经》所说的三界唯识,并且说明在词面上也没有要显示外境空的道理。
我们看到如《十地经》云:下面这一段。在《十地经》的经文当中,如果详细地去阅
读的话,它是有讲到十二缘起的道理。所以,我们可以说自宗在解释《十地经》所说的:
三界唯识,是由十二缘起的角度来作解释,是完全符合经典的意趣。所以,在《十地经》
里面说到──
【“随顺行相观察缘起(观择随顺行相缘起)。”】
“随顺行相”这个是指缘起,它有分为顺转,所以,随顺行相缘起是指顺转缘起。“
随顺行相观察缘起”在藏文是“观择随顺行相缘起”。
“随顺行相缘起”是指顺转的缘起。
因为缘起可以分为二种:(1)顺转缘起;(2)逆转缘起。顺转缘起,又称为缘起流
转次第;逆转缘起,又称为还灭次第,这是翻译上的差别。
顺转缘起来说,指的就是从最初无明作为因缘之后,再下来是行,由行作为缘之后,
再下来识,依此一直乃至到老死,这是属于顺转缘起。
逆转缘起就有两种解释:有一个解释就是指:既然是从无明为缘乃至老死,推回去的
话,老死是由生为缘,生又是以有为缘,所以,就是由第十二支缘起再往前推,这是逆转
缘起──这是一种解释;另外一个解释就是指: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这是另外一
个解释,所以,逆转缘起来说,就有这两种说法。
(1)从第十二支缘起支的产生是由前面的缘起而生,这样不断地推到第一支,这是
一种;(2)另外一种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这是第二种说法。
这里说到的是顺转缘起──“观择顺转缘起”,是谁观察呢?一样是第六地的菩萨。
第六地的菩萨能够证得随顺缘起的道理。六地菩萨既然能够通达顺转缘起的流转次第,所
以,接着后面说到:
【“如是但生纯大苦蕴、纯大苦树。其中都无作者、受者。 ”】
“但”指的是“唯是”,有“唯”字。
了解由顺转十二缘起,就可以知道,由顺转十二缘起的道理,有漏的近取五蕴,它纯
粹是大苦蕴。“蕴”指的是聚合。所以,是说:所有的苦、所有的过患都聚合在有漏的近
取五蕴当中。
“纯大苦树”是形容有漏的近取五蕴,它是所有的苦都聚集,如同大树一样。大树有
根、茎、叶等种种支分,所以,大树是一个总合体,这里形容它如同大树一般,也是在说
它的总合体。什么的总合体呢?就是“苦”的总合体。
借由十二缘起顺转次第的观察,可以了知我们所得的有漏近取五蕴,是纯大苦蕴,纯
大苦树。“但”是指唯是苦蕴而已。有漏近取五蕴,它唯是苦蕴,所以,形容它是纯大苦
蕴,纯大苦树。
“其中都无作者、受者”是因为这个有漏近取五蕴,它没有其他的作者、没有其它的
受者,但是,不代表它没有作者、没有受者。
因为作者来说,就是前面提到:因为造作业(无明缘行)的关系。因为造作有漏业的
缘故,所以,它才会感得有漏近取五蕴。所以,是有作者的,作者就是业、造作的有漏业
。除此以外,不会有就像前面所遮止的那些不对的世间的造物主的这种,所以,说到“其
中都无作者、受者”。
如果能够现前了知上面所说的道理之后,接着──
【“彼复作是念(指六地的菩萨,又进一步思惟到这个道理),由执作者,方有作业。既
无作者,于胜义中业亦无得。”】
“由执作者,方有作业”就是说:作者就是在前面提到造业的补特伽罗执有自性,接
著因为我执的缘故,所以,才会造业。
“既无作者,于胜义中业亦无得”,是说:如果作业的补特伽罗不是有自性的话,那
么“于胜义中业亦无得”意即业也是无自性的,这都是加上胜义简别,或加上自性成立的
角度来说。
【“彼复作是念,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接着,他又思惟到:因此,“三界皆唯有心”。
主要就是“三界唯心”这句话。这个“心”来说,指的是“业”。因为这个世间三界
来说都是因为业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作者最主要就是“业”。
【“如来分别演说十二有支,一切皆依一心而立。”】
“一心”唯一的心(世间的作者唯一是心,不是造物主,指的是业,因为它是作者。
十二缘起支来说,乃至这个世间都是由业作为作者,因为造业的缘故,所以,才会有
其他世间的成立。
业,照理说应该不是心王,业是心所。这里提到“一切皆依一心而立”,都是指“心
”。“心”是指心王,这样一来,为什么能够安立业呢?
回答这个疑问后面也会说,就是:业是心所,因为我们说:业是思心所、业是心所。
但是,思心所在策动的时候,不会与心王在没有关系的情况下独自策动。也就是思心所在
生起的时候,一定是与心王相系属,它才能够产生。
所以,这里说“皆依一心而立”是指一定带有思心所相系属的心王来说的,后面会解
释这个相关的内涵。
后面就说明──【乃至广说。】
【此经但成立无作者、受者。解释唯心(业)之义,】
“此经但成立无作者、受者”是解释前面那一句:“其中都无作者、受者”。
“其中都无作者、受者”是指:除了心以外的作者、受者是不存在的。“唯是苦蕴”
,除了心以外的作者、受者不存在,唯是苦蕴的道理,这是前面的经文所说。
“此经但成立”中的“但”是指“唯”。照理说“唯”是要结合到唯是苦蕴。“无作
者、受者”是指除了心以外的作者、受者是没有的。应该要这么说。
“解释唯心(业)之义”是在经文的后段当中提到“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如来分别演
说十二有支,一切皆依一心而立。”所以,“唯心”的“心”,是指“业”。
【则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故此经之“唯”字,但遮离心之作者,不遮外境。】
“心”指的是业。因此,在经文当中所说的“唯”字,是遮什么呢?只有遮离心之作
者,就是除了心以外的其他作者,并没有遮外境。
后面说到:
【此之敌宗,】
在这里的敌论宗,主要是指唯识宗。中观应成派要破上面所引的教文,“唯心”的“
唯”结合到外境有,所以,引申出这部经是诠释外境空的经文,主要是唯识宗这么说,所
以,敌论宗就是唯识宗。
【是如《摄大乘论》云“此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所写的。为什么敌论宗这么说呢?因为在无著菩萨所写的《
摄大乘论》里面说到:“此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因为无著菩萨在《摄大乘论》当中,他要成立外境空的道理,必须要依正理,以及依
教典。依教典的部分,就如同《十地经》。就是说,他以《十地经》作为依据,并且说明
“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就是在成立外境空的道理。
自宗为什么在此处要特别针对于《十地经》要作一些破斥,说:三界皆唯有心,不是
在诠释外境空呢?就是因为唯识自宗他们在他们的教典当中,很明确地引《十地经》。
假设在引经的部分,是以前面所说三部经当中的《解深密经》、《楞伽经》的话,文
字上来说是有直接显示出无外境,或外境空,反而不会有这些诤论。但因为他引《十地经
》,自宗对于《十地经》的解释,并不会如同唯识,最主要是在“唯”字的解释不同。
所以,说到──
【由教理比知唯识中,引此为教证。】
由《摄大乘论》里面,他由教、理这两方面,在“教”的部分,他引《十地经》作为
教证。不仅是《摄大乘论》,还有──
【《二十唯识论》(藏文是《二十唯识论自释》是世亲菩萨所写的。《二十唯识论》
就是《唯识二十颂》是世亲菩萨所写的,自释也是世亲菩萨所写的)世亲菩萨在这部论里
面,亦引彼教。】
因为世亲菩萨是无著菩萨的弟子,当然《摄大乘论》怎么承许的,世亲菩萨就要如是
来作承许。所以,他也同样引《十地经》作为教证。
【谓“心”字意取相应心、心所法,“唯”字遮遣外境。】
所以,他(世亲)在解释“唯心”的时候,他解释“心”不是只有心王,还包含心所。
所以,他说:“‘心’字意取相应心、心所法”,就是心王、心所都在三界唯心的“
心”字意趣当中有,这个唯识也是这么说明。
“唯”字的说法就不一样了,“唯”字遮遣外境。所以,唯识宗来说,把“唯”字拿
来遮遣外境。
【如上破者,清辨论师曾先破,月称论师亦随破。】
“如上破者”就是在唯识他们所引的《十地经》的教文当中提到了“三界唯心”的“
唯”字,不应该解释为“遮遣外境”。
“唯”字不应该解释为遮遣外境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在经文当中,是借由宣说十二
缘起以后,才提到了“三界唯心(心、心所,业的思心所有相应系属的心王)”。所以,
在《入中论自释》里面,去详细地阅读《入中论自释》,他是有把《十地经》的经文完整
的引出。
所以,在《入中论自释》当中所引出的《十地经》的经文,是先阐述十二缘起。十二
缘起详细地、一一地解释完了以后,他才说:“十二缘起皆唯依在一心之上”。“皆唯依
在一心上”的这个心,主要是指业。因为造作业才会成就世间轮回。
“唯”字以这样的意趣来看,“唯”不是遮外境,“唯”是在遮离心以外有其他的作
者,这样的解释才符合经文意趣的内涵。
有关于这样一个破斥的道理,最早是出自于清辨论师,因为清辨论师是在月称论师之
前。清辨论师和月称论师同样都承许外境有,所以,他们都要破唯识宗所引的《十地经》
,并且对《十地经》作这样的解释。
清辨论师之前写《般若灯论》,所以,在月称论师以前他已经有破。月称论师只是延
用清辨论师如何破唯识宗所引的《十地经》的解释,延用这样的破斥之理,而将它收录在
《入中论自释》当中。
【未二、复以余经成立彼义】
我们刚刚在第一个科判,纯粹借由在《十地经》本文当中来看,说明:三界唯心,或
三界唯识,“唯”字不应该解释为遮外境。“唯”必须解释为遮离心以外的作者,也就是
承许离心而外,有所谓的世间的造物主、共主等等,是应该要这么作解释的。
除了在《十地经》的经文当中借由他宣说十二缘起的内容来作说明“唯”字并没有遮
外境以外,还有《楞伽经》的经文当中,也有解释到相关的道理。
也就是当提到“唯心”的唯字时,并没有遮外境,而是遮共主等这些内容。借由《楞
伽经》也可以拿来作解释。
这是因为《十地经》和《楞伽经》,佛是先说《十地经》,之后才宣说《楞伽经》。
所以,讲完《十地经》的三界唯识以后,《楞伽经》会再针对于三界唯识而作解释。所以
,我们就可以依据《楞伽经》所说的来说明:唯识宗对于《十地经》所作的解释是不对的!
【如是已说《十地经》义,】
在上一个科判解释《十地经》的经义。
【唯心之“唯”字是破余作者。】
唯心或唯识的“唯”字来说,是在破离心以外有其他世间的造作者。
【更以余经显示此义。】
“余经”就是《楞伽经》。以《楞伽经》来说明这个道理。
下面是《入中论》根本颂,说到:
【颂曰:“故为增长智者慧,徧智曾于楞伽经,以摧外道高山峰,此语金刚解彼意。”】
解释一下后面这个偈颂。
一开始说到:“故”,指是故。“是故”是要连结上面说到:因为在《十地经》当中
说到唯心的“唯”字,是要遮离心以外的其他的作者。所以,接着在《楞伽经》当中“增
长智者慧”(为了增长智者),此处具有智慧者,是指堪能证得空性的菩萨。
为了这些堪能证得空性的菩萨,为了使他们的智慧,能够更加的增长,所以,导师世
尊(遍智、佛薄伽梵)接着在《楞伽经》当中,“以摧外道高山峰”意即《楞伽经》在《
十地经》以后,也就是接着导师世尊进而在《楞伽经》当中“以摧外道高山峰”。
“外道高山峰”是指外道的见解、外道的邪见是非常执拗的,所以,说到:外道见解
的高山峰,就像外道他们承许这个世间的造作者有共主的说法、大自在天的说法、或常我
的说法,还有蕴、尘的说法,有诸如此类的说法,这都是属于对于世间的造物主,或作者
的一个错误解释。这些所有外道的见解,就像高山峰一样,佛在《楞伽经》当中就是破斥
他们的这些见解。
所以,说到“此语金刚”。此语金刚是指《楞伽经》的经文当中,称为语金刚。这一
点在后面会解释。就是语金刚是指在《楞伽经》的经文当中,《楞伽经》的佛语就像金刚
一般,他可以摧坏外道见解的高山峰,所以,说到“此语金刚解彼意”。
所以,“此语金刚解彼意”可以有两个解释:(1)结合前面上一句,也就是说《楞
伽经》的语金刚,他能够破坏外道的见解高山峰,也就是像外道承许的有所谓的造物主、
大自在天、共主或常我的执著。(2)第二种说法,或者可以解释到:借由《楞伽经》的
语金刚,可以拿来解释《十地经》所说的三界唯心的“唯”字,是什么样的内涵,所以,
叫作“此语金刚解彼意”。
后面就要解释前面根本颂的内涵,就是“此语金刚解彼意”后面这一段的解释。因为
这个解释来说,还有很多要详细说明的,我们先休息一下,下一节课再完整地来说。不然
,说一半,然后,又休息,可能衔接性不够完整。所以,我们先休息一下。
再下来我们看到后面的解释:
【由此“唯”字破余作者是《十地经》义故。】
“故”是在解释前一个偈颂里面,第一句提到“故为增长智者慧”,提到“故”,即
是故。
是故是衔接上面“由此‘唯’字破余作者”,三界唯识的“唯”是要破离心以外的作
者,这是《十地经》经义的内容的缘故。所以,接着说到:“增长智者慧”。
【(“智者”来说就是指堪能通达真实义的智者。为了令他的智慧增长的缘故,所以,说
到)复为增长诸能通达真实义智者之慧故,佛一切智于《楞伽经》中,】
这里开始是要解释第二句“徧智曾于楞伽经”,
【曾以如下所述此语金刚,摧坏外道身中执我及自性等为世间作者之恶见高山,解释余经
宣说唯心之密意】
──这就是要解释后面的“以摧外道高山峰,此语金刚解彼意”。
“曾以如下所述此语金刚”这就是在下面会引《楞伽经》的一个偈颂。《楞伽经》这
个佛语,称之为语金刚,这是因为它如同金刚一般可以摧坏外道错误的邪执。
所以,这里说到“摧坏外道“身”(身是指相续)中”,这一段就是下面会引《楞伽
经》的这段经文,他可以将外道相续当中,执世间的造物主,譬如常我。所以,“执我”
的“我”是指常法,及“自性”是指共主;“等”字包含大自在天。
外道的相续当中,他们有执这些是“世间的作者之恶见高山”,因为它是邪见。这种
邪见的高山,借由《楞伽经》以下要引的这一段偈颂的语金刚能够将它破坏。
“解释余经”的“余经”是《十地经》。因为观待于《十地经》来说的话,《楞伽经
》是余经。如果是以《楞伽经》来说的话,《十地经》就变成是余经。以《十地经》来说
,《楞伽经》是余经,所以,在此处“解释余经”是指《十地经》。所以,《楞伽经》要
来解释《十地经》宣说唯心之密意。
这里(“此语金刚解彼意”)的时候,有两个意思:(1)借由《楞伽经》如下将要
引出的这一段偈颂,一方面可以破坏外道他们的邪执的恶见高山;另外一方面可以解释(
2)《十地经》宣说所谓的三界唯心的意趣。
“语金刚”就如同下面所引《楞伽经》偈颂的经文:
【其语金刚,如《楞伽经》云:“余说数取趣,相续、蕴、缘、尘,自性自在作,我说唯
是心。”】
所以,这一段就是《楞伽经》的经文,也就被称为“语金刚”。也就是借由这样的一
段佛语,一方面就“遮遣品”的角度,它能够摧坏外道相续当中执常我等为世间的作者的
邪见高山;就“成立品”的角度来说,它能够解释《十地经》所宣说的三界唯心的意趣。
“余说数取趣”,外道所说的,譬如世间的作者就是数取趣。数取趣就是补特伽罗,
这里的补特伽罗是指常我;“相续”(藏文原文是续流):有一些外道会认为:蕴的续流
才是世间真正的作者;
接着还有一派认为:是“蕴”本身才是世间的作者;还有认为“尘”。为什么会认为
尘?“尘”是指无方分的极微尘是构成器世间真正的作者,尘是这个意思;还有“缘”(
缘和尘分开)。
所以,(1)常我、(2)续流、(3)蕴、(4)缘、(5)尘。还有(6)“自性”,
是指共主。共主的承许来讲,就是属于数论无神派(否定造物主的数论派)。(7)“自
在”指的是大自在天,是数论有神派(主张造物主的数论派)。他们承许“作”指的就是
世间的作者。
这些都是要遮止的。因为要遮止这些,所以,“我(佛)说唯是心”。佛在哪里说呢
?在《十地经》。虽然这一句是《楞伽经》,但是,佛说:因此,“我”过去在《十地经
》当中说到“唯心”,“唯”就是前面所说的七种错误的说法,都是要遮止的。
在《楞伽经》的经文当中,我们要去抉择:到底他究竟的意趣是如同唯识宗的解释呢
?还是中观应成派的解释?
就像在《楞伽经》的偈颂里面,他只有说到“我说“唯”是心”,这个“唯”字要遮
遣“余说数取趣”等等这一些,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说这个“唯”字没有要破外境。如果
有明确的说:“唯”字是为了要破外境的话,可以说《楞伽经》可以就唯识宗的解释。
在这个偈颂只有说“唯”字是要破数取趣,即外道所说的这些,而来说三界唯心,但
是,他也没有明确地说:“唯”字是破外境,或没有破外境,所以,它到底是要朝中观应
成派的解释,还是要朝唯识宗的解释,光是这样也很难作定论。
再者,到了《楞伽经》的第二个偈颂时,他就明确的说到:“唯”要破外境。所以,
唯识宗才会认为《楞伽经》可以作为他无外境,或外境空的依据。因为在这个偈颂以后的
第二个偈颂就有说到:破外境。这样一来,似乎又可以作唯识宗的意趣来解释了。但是,
到了第三个偈颂又说:这是不了义的。
因为这三个偈颂放在一起,所以,你就唯识宗的角度来作解释,到了第三个偈颂,似
乎又变成不了义,纯粹就中观应成派的第一个偈颂来作解释,在第二个偈颂当中,又明确
地说到要破外境。所以,《楞伽经》的经文,要就中观应成的解释而来理解《楞伽经》的
意趣呢?或是就唯识宗的解释来理解《楞伽经》的意趣?这方面就会有很多的诤论,而没
有办法产生一个定论。
在此处中观应成派他在破唯识,就是:《十地经》的经文“三界唯心”的“唯”,不
能够作遮止外境的角度来作解释。因此,就引《楞伽经》的偈颂来说明:“唯”字应该是
破外道所说的这些常我等等。
但是,后面也会引《楞伽经》经文的偈颂来说明《楞伽经》有承许破外境的道理,这
个在《入中论自释》也有引出来,就是:《楞伽经》的经文有明确地说到破外境。
但是,接着在后面的经文当中也同样是引《楞伽经》,又说到:诸法唯识的说法是不
了义的,是为了要引导某一些所化而说的一些内涵,所以,又说这是不了义的。
所以,借由这三段经文来看,才会说:到底是要就中观应成派的解释,或是就唯识的
解释,而去理解《楞伽经》的意趣,就会有很多的诤论。
这一段《楞伽经》的偈颂是什么意思呢?
【此谓余人说补特伽罗,乃至大自在天以为作者,】
外道所谓的世间的作者说到:补特伽罗一直到大自在天。
【我说彼等皆非作者,作者唯是自心。】
佛说到:这些都不是世间的作者,真正的作者是什么呢?“作者唯是自心”。所以,
将“唯是心”的“唯”字解释为他要遮遣有其他的作者。
【今为解释此经义故。】
才会连结下面根本颂的文。后面月称论师《入中论》的根本颂就是为了要解释上面所
引的《楞伽经》的这段经文──
【颂曰“各如彼彼诸论中,外道说数取趣等,佛见彼等非作者,说作世者唯是心”】
“各如彼彼诸论中”这当中的“彼彼”是外道各自所增益、杜撰的论典中。在这些诸
论当中,“外道说数取趣等”,外道说到:数取趣(常我)等,包含续流、蕴、缘、尘、
共主(自性)、大自在天,“等”就包含在其中,唯世间的作者,这是在外道各自的论典
当中所陈述的。
但是,“佛见彼等非作者”。藏文中是指:佛不见彼等为作者。实际上在解释的时候
,应该如同中文的翻译,即佛不仅不见彼等为作者,而且佛还见彼等非作者。意即佛看见
这些都不是真正世间的作者,唯一的作者是什么呢?所以,“说作世者唯是心”,即唯有
心才是世间的作者。
“说作世者唯是心”,佛说世间的作者就只是心,心指的是业。虽然业它是思心所,
但是,因为它也跟心王相应、相系属,所以,当讲唯是心的时候,完全都含摄在里面。也
就是这个世间可以分为情世间、器世间。情、器世间的造作者,都是依靠业才会产生的,
所以,才说:唯有业是情、器世间的作者。
后面解释说到:
【各如外道自宗彼彼论中(他们各自的教典),说补特伽罗等以为作者(就是常我等
是作者)。“等”取相续及蕴等(“等”字就包含续流、蕴等等)。佛见彼等皆非作者,
故说世间作者唯是自心。颂言“外道”,意取多分,以内道佛弟子亦假立补特伽罗及相续
等为作者故。】
“颂言‘外道’”就是在前面的根本颂第二句说到“外道说”,有提到“外道”。而
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来讲,其实不只外道这么说。
既然不只外道这么说,为什么要特别指明“外道说”呢?“意取多分”,意思就是说
:这种说法大部分还是以外道居多,所以,才特别说到:“外道说”。不然,内道佛弟子
也有这么说。
所以,后文说到:“以内道佛弟子亦假立补特伽罗及相续等为作者故”。内道佛弟子
当中有一些支分宗义的见解当中,也有提到会说:补特伽罗或是蕴的续流为世间的作者,
但是,这是假立。也就是会假立补特伽罗或蕴的续流为世间的造作者,所以,才会说:“
内佛道弟子某一些也这么说”。
但是,内佛道弟子绝大多数都是说到:业是情、器世间的作者。所以,这一点来说,
不管是小乘宗义,或是大乘宗义,可以说是共许的说法。就像在《俱舍论》的第四品当中
一开始开头的第一句就说到:“情、器世间唯业所生。”;
中观宗的教典也是这么说,就是:业会产生情世间、器世间。所以,就可以知道佛教
内部宗义大多的共许都还是指业。所以,世间的作者是心(指业),这主要是佛教内部宗
义的承许。
或者另外的解释──【或凡计补特伽罗等为作者者,即非内道佛弟子数,如同外道】
或者另外的解释,他认为:只要承许补特伽罗为作者,或刚提到蕴的续流为作者,这
个就是非内道佛弟子数。其实真正解释来说:他有可能已经成为内道佛弟子,可是,他的
见解如同外道。
所以,如果详细地分辨的话,应该这么说,而不是全然不是内道的佛弟子。他是内道
的佛弟子,但是,他的见解如同外道。所以,说到“或凡计补特伽罗等为作者”,表示这
时候他的见解就是外道的见解,所以,接着说到“即非内道佛弟子数”,是指他的见解非
内道佛弟子数,因为他的见解如同外道,有这样的见解──
【不能无倒通达佛经之义,】
如果有这样的见解,他就没有办法正确的通达佛经之义。
【故“外道”言能遍一切也。】
他就认为当在根本颂提到:“外道说”的时候,是周遍的内涵,不是“大多”,而是
周遍。也就是说:只要有外道的见解,所以,是就外道的见解来说周遍。
【《宝鬘论》亦云:“凡说人蕴者,世间数论师,鸺鹠徒无衣,问彼离有无。故知唯佛教
,宣说甘露法,离有无甚深,是正法殊胜。”】
《宝鬘论》亦云:“凡说人、蕴者(实有的补特伽罗或实有的蕴),为世间的作者,
这样的说法来讲,就是数论师(数论派)有这样的承许,鸺鹠(胜论派的另外名称)徒无
衣(裸形派。数论派、胜论派及裸形派的承许),问彼离有无(假设问他们是否有如同他
们所说的,这是有?还是没有?当然是没有!是他们自己杜撰或增益的)。故知唯佛教,
宣说甘露法,离有无甚深,是正法殊胜(唯有佛所说的才是正确的)。”
在后面会解释前面这一段的内容。在外道当中有数论外道、胜论外道、裸形外道。如
果问他们:他们所承许的补特伽罗实有,或蕴实有,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世间的作者,所以
,他们就认为:补特伽罗或蕴是实有。
“问彼离有无”就是说:它或有或无?“有”是指自性有;“无”就是名言无。能否
远离自性有、名言无相关的诤论,对他们提出来的话,他们是没有办法好好回答的。
唯有佛所说的“故知唯佛教,宣说甘露法,离有无甚深”,佛教来说才能够妥善的来
解释。因此,他(佛)可以离有无。也就是佛的说法才能够离自性有,同时也离名言无。
“有”是自性有(常边);“无”是名言无(断边)。远离了自性有就是无自性(远
离常边)。但是,远离名言无,就是名言有(远离断边),因此,它可以离有、无二边,
这样的甚深中观道来说,“是正法殊胜”,唯有佛所说的才是最殊胜的。
在后面解释到:
【此说,凡说补特伽罗与诸蕴为实物者(实有),虽似宣说双离有无二边之义,应当问彼
(这时候,如果对他诤难,问到:为什么他可以远离有、无二边呢?),彼必不能解说其
义(外道是没有办法回答的)。是故当知永离有无二边之教义,唯是正法差别,是为他宗
所无之胜法。】
内道来讲,可以远离有无二边──自性有(离自性有的常边)、名言无(离名言无的
断边)。因此,是殊胜的正法。
【由此生死无始故,诸恶分别何所不有、何不当有。】
──这一段是《入中论自释》当中有提到的。
“由此生死无始故”,就是说:我们过去无始生死以来,“诸恶分别何所不有、何不
当有”。我们的恶分别累积地相当的多。
所以,说到“何所不有”是指“过去”怎么会没有呢?“诸恶分别何所不有?”就如
同上述所提到的这些承许──补特伽罗实有、蕴实有,并且实有的补特伽罗和蕴作为世间
的作者,这种的恶分别、这样的见解,过去无始以来怎么会没有呢?
“何不当有”是指未来怎么会不产生呢?所以,何所不有是结合到过去;何不当有是
未来。因此,是说:无始以来过去怎么会没有?如果无始以来过去就有这样的恶分别,“
未来”怎么不会产生呢?即“何不当有”。
【即现在世,白净断等,亦计实有蕴等而为作者。】
即现在世(这里结合到“现在”),也就是:就算是在现在,有些修白净断等(有很
多不同的解释,主要是在《入中论自释》当中提到:白净断者是指修静虑者、修禅定者。
因为一般来说断除者是指禅定者的另外一个名称。所以,白净断者就是修静虑者),他虽
然努力地在修持静虑(禅定),可是他的见解并没有如同佛所说的在改变。所以,他的见
解还是有外道的一些见解,譬如承许有所谓的实有的蕴来作为世间的作者。
所以,说到“亦计(也承许)实有蕴等而为作者”,就算是在内道当中,就是“现在
(当时,讲这部论的时候)”有一些修静虑(禅定)者,他的见解来讲,还是如同外道一
般,承许有实有的蕴作为世间的作者。
后面就是要针对于前面有提到有所谓的“白净断者”,要作解释──
【有本作“白净乞等”,《疏》中译作“苾刍白净等”,释彼义,谓诸露形苾刍。】
有一些释论,在《入中论自释》里面提到的:“白净断者”,他解释为“白净乞者”
。“《疏》中译作‘苾刍白净等’”,所以,“白净乞者”来说,在某一些的解释“乞者
”是指比丘,所以,应该是指“比丘白净”。
“释彼义,谓诸露形苾刍”此处的比丘不是在讲内道。也就是在解释时所说的“比丘
白净”的“白净”是指他完全没有穿衣服,所以,是裸形比丘。“露形苾刍”即裸形比丘
。就解释到裸形外道(即耆那教)的说法。
但是,宗大师在解释时,认为不应该如此。所以,下面说到:
【然“断”是静虑之名(“断者”是指修静虑者。所以,“断”是静虑的名称),故是内
道说诸蕴实有为作者之一派,名白净静虑者也。】
“断”是修静虑的意思。因此,应该是说:在内道当中,有一派宣说:诸蕴实有,就
是有实有的蕴来作为世间的作者,这一派称为“白净静虑者”。也就是在《入中论自释》
里面所提到的“白净断者”。
为什么要解释为内道?因为在前面有提到:某一些内道的弟子来说,虽然他已经入内
道弟子数,但是,见解如同外道。这是哪一派呢?就是“白净断者”的这一派。这样的解
释才符合前文的意趣。
从见解的内、外(内道宗义、外道宗义)差别,和大、小(内道的大乘宗义、小乘宗
义)差别的分类,非常明确的说法来讲,就是:内(内道)、外(外道)的差别是以许补
特伽罗有我,及许补特伽罗无我,来作为见解上内、外的差别;大、小乘的见解上的差别
,就是由许法我或法无我,来作为大、小乘见解上的差别。
意思就是说:假设见解承许补特伽罗有我的话,这个见解是外道的见解;假设见解是
承许补特伽罗无我的话,那么,就可以作为内道的见解。
在内道见解当中,又再来区分有所谓的大、小乘的见解。也就是说:假设见解是承许
法有我的见解,那么,这就是内道的见解当中属于小乘(小乘宗义)的见解;假设在承许人
无我见解的基础上,并且承许法无我的见解,这就是内道当中属于大乘(大乘宗义)的见解。
所以,小乘的见解来说,虽然承许补特伽罗无我(人无我),但不承许法无我。他虽然
承许补特伽罗无我,但不承许法无我,是因为他承许法有我,因此,他是属于内道当中小
乘的见解。
我们现在从见解来分,譬如大、小乘的差别,这是就宗义的角度来讲,入大乘、小乘
宗义者的差别,而不是入大乘、或小乘道者的角度来分。因为我们是由执持见解的差异,
而来区分大、小乘宗义者的差别。
刚刚是从见解品来分大、小乘和内、外。这里从行持品来分内、外,就是:是否对三
宝生起皈依?由对三宝生起皈依,所以,是内道;没有对三宝生起皈依,而对他们各自所
承许的神产生了皈依是外道。
真正在判断是否是佛弟子时,主要是以见解,还是行持来分呢?主要是以行持来分。
也就是说:只要他有对三宝生起皈依,他就是佛弟子;因此,虽然他是外道的见解,但不
会因此就排除说:他不是佛弟子。因为最主要还是他对于三宝有皈依,就可以称为佛弟子。
可能在很多时候,譬如像现在,也有一些他对于三宝有信心,并且也有皈依佛门,但
是,他的见解还是外道的见解,因为他并没有学习知识。也就是说他的见解还没有成为佛
法宗义的见解,这样的人是不是佛弟子?他还是佛弟子!虽然他的见解还没有成为佛法的
见解。
就像在宗义里面,纵使是毗婆沙宗,他已经是内佛道的弟子,可是在他的见解当中,
有一些毗婆沙宗的宗义里面是承许补特伽罗有我,就像我们在这里是指蕴实有,但是,他
们承许补特伽罗实有、补特伽罗有我,这样的见解,也是存在的。除此以外,佛在经典也
有说到:所谓的《有我经》。在那一部经典里面就有承许补特伽罗有我。这一点在后面应
该也会说到。虽然有这样的见解,可是,他还是佛弟子。为什么呢?因为就行持来说,他
对三宝是有皈依的。
就像在毗婆沙宗当中有所谓的犊子部。一般在说:补特伽罗无我的时候,可以有补特
伽罗常一自主空,以及补特伽罗独立实体空,这两类的说法。犊子部他只有承许补特伽罗
常一自主空,这是属于比较粗的承许。但是,他承许补特伽罗独立实体有,因此,他算是
承许有我的,因为在其他的宗义,除了犊子部以外,不管是中观宗、唯识宗都遮止补特伽
罗独立实体有的见解。所以,对于这一类的行者,也就是承许补特伽罗独立实体有的这类
内佛教徒的行者,佛就会宣说有我。
后面第三个科判(未三)“成立唯字表心为主.....”,这个我们下次上课再说。
这里面主要的内容就是说:因为《十地经》说到三界唯心,这不是一般的补特伽罗所
说的,这是佛所说的,所以,我们就要重视,并且要去理解说:佛衪所说的三界唯心是什
么意思呢?可以将他分为:(1)遮遣一个内涵;(2)成立有二个内涵。
(1)遮遣就是要遮离心的作者。当说“三界唯心”的时候,就是要遮有所谓的离心
的作者。也就是除了心以外,还有其他的作者,这是不对的!(2)成立的有二个,其中
一个就①心才是世间的作者。第②个要成立的就是:在补特伽罗相续中有所谓的心和色二
者,这二者当中,是心作为主要的。所以,以心为主要,而作为世间的作者。这是第二个
要成立的。
>>>>>
[1] 格西提到,承许无外境所谓外境空,主要是唯识宗,附属的包含瑜伽行中观自续派。
佛教宗义当中,有些承许外境有、有些承许无外境(外境空)──
1.承许外境有:小乘宗义的毗婆沙、经部,大乘宗义的经部行中观自续、中观应成。
2.承许外境无:大乘宗义的唯识宗、随瑜伽行中观自续派。
唯识宗分为:承许阿赖耶识的唯识宗、不承许阿赖耶识的唯识宗,凡是唯识宗都说眼
知、耳知等前五根知和其对境色处、声处等,是由根本心上同一习气醒觉之力变现而有,
所以,唯识宗说到能取的前五知和所取的对境色等五处,本质是能取与所取之二取异体空
,简称二取空,唯识宗说遍计所执无自性,即在依他起上空掉遍计能所二者异体是为二取
空的圆成实性的自性,唯识宗说依他起的缘起究其根本是依于自性有的根本心而外境空。
所以,唯识宗说缘起自性有,不承许缘起无自性,唯识宗以唯识三性诠释遍计所执无
自性而依他起、圆成实自性成立的外境空。唯识宗又称瑜伽行派,中观宗里所谓随瑜伽行
中观自续派,即随顺采取唯识宗主张外境空的观点,而中观自续派亦不承许缘起无自性。
以应成而言,唯识宗说无外境、外境空,属于破太过,此处相关段落及后续在厘清此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