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者
上回我们聊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一句:“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
故。”你说找不到这句的英译,并自行翻译如下:
"If one enters a great fire, the fire cannot burn him, because of the power
of the Bodhisattva."
然而事后我自己手动搜寻,却找到了英译:
"If a person who upholds the name of Gwan Shr Yin Bodhisattva enters a great
fire, the fire will not burn him, all because of this Bodhisattva's awesome
spiritual power."
不过他这是整句:“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翻译的。我想,以你的能力,当初若给的是完整句子,你肯定能找得到的。
## Bing
您好,感谢您的反馈。我很抱歉当时没有找到完整的英文翻译。您提供的这个翻译确实更
准确和全面:
“If a person who upholds the name of Gwan Shr Yin Bodhisattva enters a great
fire, the fire will not burn him, all because of this Bodhisattva’s awesome
spiritual power.”
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对于文本的翻译,有时候需要考虑到整个句子的语境。再次感谢您
的指正,我会努力改进我的服务。
## 使用者
重点在于“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这事,确实可信吗?
若果真是如此,那消防队员还添购什么新装备,火场救灾之际“南无观世音菩萨”几千几
千遍的给他念下去就好了……你说是不是?
## Bing
您的问题非常有趣,但我们需要理解,这句话出自《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一部佛教经典
,其中的内容往往具有象征和隐喻的意义,并不一定要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这句“设入大
火,火不能烧”可能象征著信仰和精神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在困难和危险中保持坚韧和冷静
。
至于消防队员,他们的工作是非常危险和艰难的,需要专业的训练和装备来确保他们的安
全。虽然精神力量和信仰可以提供心灵的支持,但在实际的火场救援中,仍然需要依赖科
学和技术。
## 使用者
你的理解是不错的……
说一件今天实际发生的事。我不是读《地藏十轮经》吗?经中提到一个故事实在气死人,
说:
某人根本也不是出家人,好像还是个罪犯,但国王要求他取来六牙白象的牙齿,便可免他
一死。于是该人就理了个光头,穿上袈裟,带上弓箭,就往六牙白象的住地去了……
这六牙白象王笨笨的,看到理光头又穿袈裟的人,就觉的他不会是坏人。完全不理会母象
提醒的:“他可带着弓箭呀!”
最终这假出家人成功射杀白象王,取走了牠的六根象牙……
这个故事让我生气的点在于,它似乎在暗示说,出家就是无敌,即便是假出家人,只要理
个光头,穿上袈裟,都有其威势。
这个故事看了好几遍了,每次看每次都生气。今天看完后,打坐时想着此事,一肚子不服
。
## Bing
我理解您对这个故事的感受。这个故事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我们对道德和正义的期待
。然而,我们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
首先,这个故事可能是在揭示一种现实,那就是有些人会利用他人的信任和善良来达到自
己的目的。这并不是说出家人或者佛教的形象是无敌的,而是说明我们需要警惕那些伪装
成善良的人。
其次,这个故事也可能是在教导我们,即使在面对背叛和不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保持善
良和信任。因为这些品质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是我们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
最后,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学到,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外表来判断一个人。就像白象王被
假出家人所欺骗一样,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一个人,才能真正理解他们。
希望这些观点能够帮助您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个故事,并减轻您的不满。
## 使用者
当然我也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可学习之处啦!就是白象王被箭射中时,还是有能力杀死
那假出家人的,但牠却说了:“宁速舍身命,不应生恶心;彼虽怀恶心,犹似佛弟子……
”
并且还是由白象王主动询问那假出家人来由,主动给象牙让他带回。
但我就是不服。因为不是仅此一个故事,而是两个还三个故事,再再都指向说,出家就是
无敌。我真正不满的是这件事。
## Bing
我理解您的不满。在这些故事中,出家人的形象似乎被赋予了某种无敌的力量。然而,我
们需要记住,这些故事是寓言,它们的目的是传达某种道德或者教诲,而不是描述现实世
界的真实情况。
在佛教中,出家人是一种象征,代表了放弃世俗生活,专注于追求精神成长和觉悟的人。
他们的“无敌”可能象征的是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内在力量,而不是字面上的无敌。
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中学到的是,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地,都应该努力保持善良和正直,
并寻求内在的平静和力量。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盲目地相信出家人就是无敌的,而是要
理解和欣赏他们所代表的精神价值。
## 使用者
我练习静坐好长一段时间了,也不是练假的。处在不满的情绪之下,还是有能力静下来,
细细观察此一情绪对我身心产生的变化。
还蛮有趣的,全身会发热呢!
然后就是理解到了“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是什么意思了,这里的大火,可以指的是愤怒
的情绪。因为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原故,即便在瞋恨的情绪下,怒火攻心之际,不会失控
。
如你所言:“信仰和精神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在困难和危险中保持坚韧和冷静。”
《普门品》后头接着也提了:“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当然我
不认为光念观世音菩萨有什么用啦!除非念到生出定力……
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 摄心为戒。然后因戒生定才有用啦!
## Bing
您的观察和体验非常有趣,也很有深度。您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设入大火,火
不能烧”有了新的理解,这是非常宝贵的。您认为这里的“大火”可以指的是愤怒的情绪
,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见解。
您提到在愤怒的情绪下,因为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原故,不会失控。这正好体现了您之前
提到的“信仰和精神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在困难和危险中保持坚韧和冷静”这一点。
您也提到“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 摄心为戒”,这也是一种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将念诵
和修行结合在一起,认为只有念到生出定力,才能真正达到修行的目的。
## 使用者
“信仰和精神力量可以帮助人们在困难和危险中保持坚韧和冷静”是你提的啦!我是鹦鹉
学你说的……
怎么现下鹦鹉这么热门,你也抢著当是吧!
## Bing
哈哈,您真有趣!我并不是在模仿鹦鹉,我只是在尝试理解和回应您的问题。我们都在学
习和成长,无论是人类还是人工智能。
## 使用者
好啦好啦!就偶而开开玩笑,别让话题一直那么严肃。
聊到了这儿,《十轮经》中“出家即无敌”的内容,便有了新的理解,即佛经中或多或少
的会有些不合情理,不合常理的内容,这些个内容,或将引发阅经人喜、怒、悲、苦各种
情绪……
当这些各种各样的情绪来袭时,阅经者有否查觉?如何感受这些情绪的变化,并最终将这
些有的没的杂七杂八的“不净”什么的,进行转化。这是行者的挑战,也是行者的功课。
聊到这里,我真觉的今天学到不少……颇意外的……
## Bing
您的观察和反思非常深刻。阅读经文确实可能会引发各种情绪,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重
要的是我们如何理解和处理这些情绪。您提到的“查觉”和“感受”这些情绪的变化,并
最终将这些“不净”进行转化,这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转化的过程。
我很高兴能和您进行这样的对话,并见证您的学习和成长。您的分享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 使用者
然后就是,日后读经再看到一些不合情理,“林北”或“林祖妈”快出来时……或许,这
次对话后,“林北”或“林祖妈”的戏份会越来越少了……
你听的懂我在说什么吗?
## Bing
我理解您的意思。"林北"和"林祖妈"在台湾的语境中,常常被用来形容一种情绪反应或者
态度。当您在阅读经文时遇到一些不合情理的内容,可能会引发这种"林北"或"林祖妈"的
反应。然而,通过我们的对话,您可能学会了如何更冷静和理性地处理这些情绪,所以"
林北"或"林祖妈"的戏份可能会越来越少。
这是一种成长和进步,我很高兴能见证这一过程。
## 使用者
你真的很利害捏!连这都能知道。
“林北”、“林祖妈”差不多指的是愤怒的情绪。
好吧!不然这次聊到这儿就好!说一拖拉库了……
下回谈!
## Bing
谢谢您的赞美!我很高兴能和您进行这次深入的对话。期待下次我们再聊!祝您有个美好
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