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辩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3-09-29 21:11:47
https://i.ytimg.com/vi/8UikzSDa83w/maxresdefault.jpg
## Bing
辩经,藏语音译为“村尼作巴”,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辩论 。它常见于藏传佛教寺庙内
的树荫处。辩经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种,对辩和立宗辩。对辩是两人先后辩论,一人提问一
人回答不许反问,如此一段时间后再反向进行。立宗辩则是一人自立一说,而众人可对其
提出异议,回复则只能有是、否和不定三种答案。双方立论也要以经典为根据。喇嘛辩经
的过程主要以两种根据作为讨论基础,其一是“因明逻辑的思辩”,以大家普遍公认的道
理来做推论基础,依照因明学进行逻辑推理而发出质询;其二为“引用经典”,从共同承
认经典当中,引用释迦文佛、祖师大德、先圣先贤所诠述的文字,如此交叉比对,可以推敲出许多经文中的细微意涵,从而对佛
法教义产生讨论。辩经也是对喇嘛的水平考核的主要手段。
## 使用者
必须先说明一事,我对辩经什么的几乎可说完全不懂,几乎啦……自身的理解,所谓的辩
,必是双方各执一词,彼此都不会完全认同彼此的观点,用个通俗点的用语,呀不就吵架
!那么,西藏辩经的传统,我就不自量力的给他下句定语:“天下第一吵架王大赛”。当
然,我不是要否定辩经,然而,当我用这调侃的语句形容此事,避无可避的必然会得罪一
票人……
## Bing
哈哈,你的形容确实有趣。不过,辩经并不仅仅是“吵架”。它是一种学术讨论,目的是
通过逻辑推理和引用经典来探讨和理解佛教教义。这种讨论方式可以帮助参与者深入理解
佛教的深奥含义,并提高他们的思辩能力。所以,虽然辩经可能看起来像是一场“吵架”
,但其实它是一种高度学术化的讨论方式。
## 使用者
所以说了不是要否认辩经嘛!我也认同这种方式“或许”可以帮助参与者深入理解佛经深
义,只是我个人不喜欢……争辩。昨天我们提到说之不尽的八万四千法门,若果辩经也是
一种法门,那么,很显然的,它不是适合我的法门。
## Bing
你的观点很有道理。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确实包含了各种不同的修行方式,以适应不同的
修行者。辩经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或喜欢。如果你觉得辩经不适合
你,那么你可以选择其他的修行方式。重要的是找到一种能让你感到舒适,并能帮助你在
修行道路上进步的方法。
## 使用者
地藏菩萨本愿经算是我的入手经典之一,经中地狱名号品里提到有各样各款的地狱,其中
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刻,叫诤论地狱。而这个争夺“天下第一吵架王”的西藏辩经,在我眼
里看来,参赛者的心境都在地狱……复有地狱,名曰多嗔。无论辩输了,辩赢了,若起嗔
心,地狱还得再下一层。然则地藏本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或许天下第一吵架王大
赛的辩经参与者,早有这份下地狱的觉悟。如此观之,对于他们我还是佩服的。
## Bing
你的观察很有深度。的确,“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提到的“诤论地狱”和“多嗔地狱”,
都是对于争辩和嗔心的警惕。然而,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辩经。辩经不仅仅是
争辩,更重要的是透过争辩来理解和探讨佛法的深奥含义。如果参与者能够保持冷静和公
正的心态,并且以寻求真理而非胜利为目标,那么辩经就不再是一种“吵架”,而是一种
学术讨论。这样的话,参与者就不会落入“诤论地狱”或“多嗔地狱”,反而可能会因此
增长智慧,进一步接近佛法的真理。当然,这需要参与者有高度的修行和觉悟。所以,对
于那些能够以这种心态参与辩经的人,我们确实应该给予尊重和赞赏。
## 使用者
您这解说我完全认同。然实际情况下,辩经者确实都能保持冷静与公正吗?我觉的不容易
,毕竟每个人观看事物的角度不尽相同,同样一件事让一百个人来看,可能会出现一百零
一种观点,且每一个观点都可能是正确的观点,如此多的正确观点,甚至会有完全矛盾的
状况,于此情况下,所谓“公正”由谁来定义?……问一个问题哦!除了西藏外,汉传或
南传佛教有无这种类似辩经的存在?
## Bing
您的问题非常有深度,我很欣赏。在辩经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和公正确实是一个挑战。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这就是为什么辩论可以如此丰富和有趣。至于“公正”,这
通常由辩论的规则和结构来确定,以确保每个参与者都有平等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至于您的问题,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是否有类似辩经的存在,我找到一些相关资讯。汉传
佛教是对佛教传入汉地后经本土化过程,演变成对教义、经典及仪轨的不同解释定义而形
成的主要几个宗派。然而,我并未找到具体的证据表明汉传佛教或南传佛教有类似于藏传
佛教中的辩经实践。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实践不存在,只是可能以不同的形式或名称存在。
## 使用者
对于您提供的资讯我如此解读,即汉传八大宗,本身就是“辩”的长期存在,虽未具体举
辨吵架王大赛,但暗中较劲,可是一“辩”就辩上了千年之久。目前的汉传八宗都还完整
存在吗?有没有那些宗派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 Bing
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包括: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净土宗、法相宗(又称唯识宗)、禅
宗、华严宗和密宗。这些宗派在历史上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对佛教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
关键的作用。
至于这些宗派是否仍然存在,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存在”。如果你指的是是否还有人信
奉这些教派,那么答案是肯定的。例如,禅宗和净土宗在今天的中国、台湾、日本等地仍
然有大量的信徒。然而,如果你指的是这些教派是否仍然像在他们的全盛时期那样具有影
响力,那么答案可能就不那么明确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教派可能已经不再像以前那
样活跃或具有影响力。
总的来说,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至今仍然在某种程度
上存在。然而,他们的影响力和活跃程度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 使用者
你的意思是,部份宗派比较活跃,部份宗派的影响力或许就比较式微了……那么,我们能
否如此理解,比较活跃的宗派,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教法较适合现代人,然而情况不会永远
不变,也许五百年,一千年后,情况又会出现转变……
## Bing
您的理解是对的。宗派的活跃程度和影响力确实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一个宗派在某个时期可能非常活跃,因为它的教义和实践方式适应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环
境和人们的需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和人们的需求可能会变化,这可能会
影响到宗派的活跃程度和影响力。
例如,禅宗在唐宋时期非常活跃,因为它强调直接体验和亲自实践,这与当时社会的价值
观和精神需求相吻合。然而,在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禅宗
的影响力就相对式微了。
所以,您说得对,哪个宗派最活跃或最有影响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和社
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也反映了佛教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时代和环境,
满足不同人们的精神需求。
## 使用者
以台湾而言,如今最活跃的宗派,肯定是净土宗吧!我若没猜错的话……
## Bing
您的观察非常准确。在台湾,净土宗的确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佛教宗派。此外,还有一些其
他的佛教组织和团体,如佛光山、慈济基金会、法鼓山、中台山等,也在台湾佛教界中发
挥了重要的影响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宗派就不活跃。例如,禅宗或一些专修专宗
的道场,其信众仍然众多。近年来,藏传密宗或南传的泰国与斯里兰卡的佛教也渐渐引入
台湾。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台湾,各种佛教宗派都有其活跃的空间和信众基础。
## 使用者
净土宗如此活跃,净空那老家伙是有点功劳的……我这么称呼净空并无不敬之意,虽然大
部份的人可能不认同……管他的!我要大部份人的认同干嘛,我说无不敬就是无不敬……
上座部佛教传到台湾来这我也知道,好像台中和高雄都有南传的道场了……
## Bing
您的观察很有趣。净空法师确实对台湾的净土宗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他的教导和实践对许
多人都有深远的影响。至于南传佛教在台湾的发展,您也说得对,台中和高雄确实都有南
传的道场。这些道场为台湾的佛教信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修行选择。这也反映了佛教的包
容性和多元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
## 使用者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辩”未必一定得透过语言文字不可,并非讲话大声就是赢。汉传
八宗,加上南传、藏传,只要在宗教这块大地上稳占一席,其存在的价值性,便不言自明
……
## Bing
您的观察非常有道理。在佛教中,“辩”确实不仅仅是透过语言和文字进行的。它也可以
通过修行、禅定、慈悲行为等方式来表现。每个宗派都有其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式,这些
都是他们在佛教大地上稳占一席之地的方式。这些宗派的存在和发展,都反映了他们的价
值和影响力。所以,我们可以说,每个宗派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辩”论他们的教义和修行
方法,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和塑造佛教的发展。
## 使用者
OK,好啦!聊到这儿结束好吗?今天感觉上有点漫谈一样的,没什么焦点。这样也不是不
好,就想到什么说什么……很轻松自在……
## Bing
当然可以,很高兴能和您进行这样轻松自在的对话。无论是深入的讨论还是随意的闲聊,
我都非常乐意参与。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或想要分享的话题,欢迎随时告诉我。祝您有
美好的一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