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般若八事七十义--修持大乘法的界限-26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3-09-25 09:36:02
(续前篇...)
摘自:《现观庄严论明义释06》洛桑却佩格西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8-04-05
请看文,“由世尊以示现三种神变,教诫所有众生,是宣说三本般若经即是所诠,”
“世尊示现三种神变”,薄伽梵为一切众生,示现三种神变(神通):身神变﹑语神
变﹑意神变,宣说三佛母《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内容,即是《现观庄严论》的所诠内容。
请看文,“诸能诠及所诠,是以方便及方便所成之理而为联系,”
(格西说需要一个字一个字解释吗?所以这边跳过。)
请看文,“是彼诸外道及内道已离欲贪等,未修习法无我者,以其闻等所成慧所不能
次第领受,”
彼诸外道和“与外道相反”的内道声闻﹑独觉;“已离欲贪等”是已离贪欲的声闻﹑
独觉阿罗汉众,“等”字的未离贪欲众,众未曾串习诸法无我者,不能以本身之闻思修所
成慧,依次领悟的。
至尊弥勒在《现观庄严论》的能诠﹑所诠等,皆依方便及方便所成轨理广为宣说,外
道者﹑诸已离或未离贪欲之声闻﹑独觉众﹑未曾修学空性者,无法以闻思修所成慧领悟。
那么,谁能领悟呢?
请看文,“唯诸菩萨欲圆满成就自他二利,全不依仗而趣者,以清晰领受所安住之习
气,所生的正念之识中,般若波罗蜜多之经义,一切皆是八现观之体性,菩提之心及施等
法行,善安住已,”
谁能真正领悟意义呢?只有菩萨而己。只有具慧菩萨才能领悟。“具慧菩萨”是谁?
诸圆满成办自他义利者。
彼闻思修《现观庄严论》的所诠是“全不依仗而趣者”完全不须仰仗他,即能领悟,
为什么?依极清晰明白的昔世习气产生的正念识。
菩萨在过去世,曾经闻思修一切善法,在心续中种下善法习气,此世依著清晰的善法
习气产生的正念心识,安住于《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经义“八现观”之体性,成办菩提
心和布施等十法行中。
请看文,“复依通达法界遍行之体性,由证得极喜地等之次第,将可现证一切,为此
究竟所为,”
菩萨依著往昔非常清楚明白的习气,产生正念识,完全了解经义“八现观”体性,行
持菩提心﹑布施等十法行后,将证得“法界遍行”之性相。
法界遍行是空性,在一切法上皆有空性,空性随一切法而行。例如“心所”有五遍行
,五遍行中的“受”是随一切心王而行,所以称为遍行。
空性在一切法上皆有,故称空性是法界遍行。菩萨通达法界遍行的性相时,将依次证
得“极喜”等地,最后将现证一切相,即证得相智,这是《现观庄严论》的“极需”。“
究竟所为”是极需。
请看文,“于所欲求之般若波罗蜜多之经义,菩提之心及正行等之性相,令诸所化易
通达者,是造论所为。”
为使欲追求《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经义之所化机轻易通达(了悟)菩提心及正行等性
相(所诠内容),故撰著《现观庄严论》,这是造论的需要(必要性)。
若知道“现观”的意义则易了解余者,例如有时讲“道﹑正行﹑加行”,又以前讲《
八事七十义》时,提到“四加行﹑四正行”等,这些只是名词不同,其实是同义。
简单而言,世尊在《广中略三部般若经》说的隐义现观次第,就是《现观庄严论》的
所诠内容。依于《现观庄严论》而作闻思,如果能了悟《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隐义现观
次第,则达成《现观庄严论》造论的需要(必要性)。
依《现观庄严论》轻易通达《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隐义现观次第是《现观庄严论》
的需要。若依所通达的隐义现观次第,又以布施等十法行﹑菩提心为助力而修持,依次证
得极喜地等,最后证得佛果,这是《现观庄严论》造论的极需﹑究竟的必要性。
以上是“必要关联词”。
接着,讲本论之“论文建立”,《现观庄严论》中详细广解了八事。但是,是什么“
八事”?对此如果没有具体清楚知道,又作详细广解的话,可能会一片混乱,讲的人﹑听
的人都会一片混乱。
为了避免混乱,下面将具体简洁的讲解八事,这是“论文建立”。下面以十五偈讲述
“八事”,并说“七十义”,这些讲解完毕才会详释《现观庄严论》。
以十五偈讲述的必要性是什么呢?
(...待续...)
>>>>>
[1] 本文提到:“依通达法界遍行之体性,由证得极喜地等之次第,将可现证一切。”
四圣谛当中,道谛的道次第,分五道次第: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大乘成佛之道--大乘的五道十地当中,当一位菩萨发菩提心进入大乘资粮道,经过
资粮道、加行道,抵达见道的位置时,就获得了明心见性的初地,大乘初地又称极喜地。
获得大乘见道的初地之后,再经过大乘修道位的二地至十地,最后抵达大乘无学道,
即成佛,成就佛果无上正等菩提,成就现证一切的一切相智(或译一切种智、正遍知)。
[2] 大乘成佛之道--即大乘道的五道十地--其中大乘见道与大乘修道含摄大乘十地。
《大般若经》:“从初发心(发菩提心入大乘道)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
虑、般若波罗蜜多,…趣入菩萨正性离生(现证法界遍行之体性转凡成圣,离异生地转入
圣者地),修行极喜地(初地)、离垢地(二地)、发光地(三地)、焰慧地(四地)、极难胜地
(五地)、现前地(六地)、远行地(七地)、不动地(八地)、善慧地(九地)、法云地(十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