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篇...)
摘自:《现观庄严论明义释06》洛桑却佩格西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8-04-05
上一堂讲到辩论及答辩,说到:三智总摄所有现观﹑一切对境皆摄于三智中,其根据
是《广﹑中﹑略三部般若经》,《广﹑中﹑略三部般若经》是:《十万颂大品般若经》﹑
《二万五千颂中品般若经》﹑《八千颂小品般若经》。已经引述经文了;接着开始讲解狮
子贤的解释。
请看文,“彼中,一切智者,是于色等之法,生起无常等之智,彼果是断除惑我(等
)。”
一切智是基智,基智的所缘是色等诸法,行相是无常等十六行相,修持基智的结果是
断除我执(补特伽罗我执),以及“等”字所含的“依于我执生起的贪瞋等烦恼”。
今天从第14页倒数第6行的“道智者…”讲起。
请看文,“道智者,是以诸乘而出离,不现证实际之智,彼果是能摄受尚未摄受之有
情。一切相智者,是诸法无生之智,彼果是尽虚空界之边际中,恒不间断地饶益有情,现
证实际,断除习气结生相续。”
“以诸乘而出离”是道智能知三乘之法﹑三乘之道,成办三乘道之目的,故称为“以
诸乘而出离”。“不现证实际”,上一堂也讲到这个字“实际”是小乘现证的解脱。未圆
满﹑成熟﹑徧净前,不现证真如之能依者。
“彼果是能摄受尚未摄受之有情(等)”,道智的果报是摄受尚未摄受之有情等,若
已摄受则使其心续成熟,心续若已成熟则导入道中,若已导入道中则置于解脱﹑遍智果位
。“等”是心续尚未成熟者令成熟,已成熟者导入道中,已导入者置于解脱﹑遍智果位。
“一切相智”的所缘是一切诸法,行相是无生﹑现为无谛实成立。“无生”是胜义无
生。缘于诸法﹑行相胜义无生之相智慧依者的果报是什么?是“尽虚空界之边际中,恒不
间断地饶益有情,现证实际,断除习气结生相续”,尽虚空际,恒不间断,饶益量等虚空
一切有情,现证真实义(空性)边际,断除由习气而结生相续。
“现证实际”比较容易了解。“断除习气结生相续”,相智已完全断尽随三毒烦恼习
气而结生相续之类。
请看文,“由是因缘,《现观庄严论》由总摄一切事﹑对治及行相,是圆满宣说诸现
观,此说诚可认许。”
依前所说众因,《现观庄严论》之所诠(内容)总摄一切事(基)﹑对治及行相,故
圆满宣说诸现观,非说一分而已。“此说诚可认许”此说合理可承许。
《现观庄严论》的所诠含摄三智﹑三智之一切现观。三智虽只有三个,其实内容是广
泛无边。
例如,“三宝”中真正的宝是法宝,“法宝”就是三智。要脱离轮回痛苦﹑救度出轮
回,必须断除补特伽罗我执﹑法我执。三智慧直接违害补特伽罗我执﹑法我执,所以,真
正能救度(我们)出离轮回者是三智。
佛宝是皈依的导师,僧宝是皈依的助伴,真正的皈依是法宝,法宝就是三智。这就是
弥勒菩萨在礼赞文中,极为赞扬三智的原因。佛宝像医生,僧宝像护士,法宝是真正的药
。三宝中最重要的是法宝。
佛法分为教法和证法二类。教法是八万四千的法蕴,证法主要是三智。
一般,在我们的心续中也有证法,凡是真正的佛教徒心续中,多少会有证法。但是真
正的证法是三智。三增上学也含在三智中。四谛中的道谛是三智。
如弥勒菩萨赞叹的,声闻﹑独觉众究竟追求的是解脱,由基智成办;菩萨究竟追求是
利益众生(利他),由道智能成办;佛究竟追求的是为所化机说法,由相智成办。这样看
来,三智真是威力无穷。
《现观庄严论》以八事宣说三智。广以八事宣说,中以六事宣说,略以三事宣说。
广是从第一事到第八事,一一宣说。中是八事整个讲完后,有一偈讲到六事。略是之
后的一偈讲到三事。
“相及彼加行,彼极彼渐次,彼竟彼异熟,余六种略义。”这是用六事宣说三智。“
初境有三种,因四加行性,法身事业果,余三种略义。”这是用三事宣说三智。狮子贤也
对《现观庄严论》的八事称为“广的薄伽梵”;六事称为“中的薄伽梵”;三事称为“略
的薄伽梵”。薄伽梵是世尊之意。
或许有人质疑:佛已为饶益信解“广的薄伽梵﹑中的薄伽梵﹑略的薄伽梵”的有情,
宣说《广中略三部般若经》。弥勒菩萨又在《现观庄严论》以八事作解说,为什么?目的
是何?有其必要性,下面狮子贤将作回答。
请看文,“诸劣慧凡夫起如是之念:世尊承许为饶益诸信奉广﹑中﹑略三本般若经..
(...待续...)
>>>>>
[1] 原本以为第一篇摘自第6讲,顺便贴前5讲,刚看第一篇摘自第7讲才对,第6讲也顺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