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发意欲求佛菩提者,当发菩提心。” (18)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3-08-16 11:22:20
: [1] 此处所知障习气,并不是说,烦恼未现行时,烦恼随眠的习气种子
: 有以为,烦恼现行时是烦恼障,而当烦恼不现行时,烦恼转为随眠的习气是所知障。
: 并非如此,这是将烦恼不现行时转为随眠的习气,和断除烦恼障之后所留存的习气,
: 把这两种习气混为一谈。烦恼不现行时,转为随眠的习气种子,属烦恼障,不属所知障。
: 此处说的所知障习气,是指我们自心相续当中,不仅断除了烦恼的现行,也根断了烦
: 恼的随眠习气种子之后,心识上还有无始以来,因为二种我执的串习,所余留下的习气。
补充:烦恼障--障碍解脱之障;所知障--障碍佛果之障
摘自:《佛教四部宗义.见解明释集》仓忠仁波切教授
* 所知障:主要障碍证获一切相智(一切种智)之障。
“谛实执习气”(无明我执颠倒心的烦恼障所留存的习气)及由彼引生的诸种“二显
错乱”之分(与实际不符的错觉显现),彼等是能障碍证获一切相智之障,故是所知障。
以修行的究竟果位而言,所知障是:障碍证获一切相智(佛果一切种智)之障。
从另一角度来说,所知障是:障碍(心识觉知)同时现证二谛之障。因为能障碍同时
现证所知上的二谛(即所知上如所有性的胜义谛及尽有所性的世俗谛),故称为所知障。
何谓“谛实执习气”?
虽然已断除二种我执(人我执及法我执的无明颠倒心),相续中仍有二种我执(人我
执及法我执的无明颠倒心)所余留的习气,二种我执的习气(谛实执习气)就是所知障。
例如,补特伽罗自性成立之执(即人我执的颠倒心)的习气、法自性成立之执(即法
我执的颠倒心)的习气。
以譬喻来说,瓶中装有蒜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将蒜头取出,虽然瓶中已无蒜头,但
仍余留有蒜头的气味。此中,以“蒜头”譬喻二种我执(人我执及法我执的颠倒心),以
“余留的蒜头气味”譬喻二种我执的习气。
>>>>>
[1] 《大般若经》:
“菩萨摩诃萨永断一切烦恼、所知二障麁重习气相续,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乃名如来
、应、正等觉,得一切相智(一切种智),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智慧境界,无所不见、无所
不闻、无所不觉、无所不识,于一切法(所知)见(无间现证)一切相(一切二谛相)”
佛的身语意,内心意知成就一切种智(究竟道谛)的大菩提、大解脱(究竟灭谛)。
[2] 八地以上圣者菩萨自心相续当中,已断除了人我执及法我执的烦恼障,然仍有所知障
八地至十地菩萨心续中,已断除二种我执颠倒执取自性有的烦恼障,但无始以来心识
串习自性有的积习深重,即使已完全根断烦恼的习气种子,心识仍还会有自性有的显现。
圣者的意知于入定空性根本定没有二显,二显包括三种:实有现、世俗现、距离现。
出了根本定于后得位有二显,二显当中的实有现(自性有的显现,觉知显现诸法为能
从自己方面成立)与实际不符称二显错乱,属所知障,佛果断尽所知障成就一切种智。十
地菩萨最后续流的意知根本智对治最后分所知障,下一刹那的意知根本智现证佛果一切种
智,佛的意知不再有根本与后得的次第差别,具有一切种智的二显正量而没有二显错乱。
佛已断所知障,自然也遮挡了因所知障习气导致的二显错乱,唯佛的心识有正确的二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