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入中论》十善业道-8 (十善业道为总戒相)

楼主: ykkdc (ykk)   2023-05-30 17:17:35
摘自:〈The Opening of Wisdom-Eye〉十四世达赖喇嘛 陈琴富译
三学(Trisiksa)
佛陀的整个教法,可以概分在三个大要目之下:增上戒学(adhi-sila)、增上心学
(adhi-samadhi)、增上慧学(adhi-prajna),因为三藏中所有探讨的主题都落在这三
大要目之下,这三个词中,字首“adhi”表示“殊胜”、“无上”的意思,而“adhi-sil
a”就是指“殊胜、无上戒”。之所以称为殊胜、无上,是因为对于那些实践它的人都可
以证实,不论对于今生或是来世,都有利己又利他的效益。
至于戒行的标准,对于其他非佛教徒而言不在这个范畴中。例如,从固守仪轨的观点
,印度教徒严守“五苦”的朴素戒律(例如,耆那教裸行外道持守的戒律,以佛教而言是
一种戒禁取),事实上它对于自己没有好处也无法利益他人,反而容易带给所有相关的人
困扰。相反的,透过增上戒学的修行,对自他都有帮助,因此可以正确地说它是无上的。
一、增上戒学(Adhisila-siksa)
这是三增上学之首,就如同大地是世上一切事物的基础一样,戒行是一切善法(kusa
ladharma)的根本。所有经由修行禅定和智慧体验的法,都根源于此,戒是首要之学。
增上戒学的要义包含了十善业,有各式各样的戒条,但是三类就可以包括:
别解脱戒(Pratimoksa precepts)
菩萨戒(Bodhisattva precepts)
密宗戒(Vajrayana precepts)
其他类别的戒,事实上都包含在这三类里头。首先我们要说明,基本戒或是十种抑制
不善的戒条。当这一类的戒深植于行者心中以后,即使在面对不善心或境生起的当儿,他
也能自行守护。
十善业(dasa-akusala-prativirati-sila)
根据我们的身、语、意是否违犯,十善业可以分为三组(身三、语四、意三)。经由
身体所违犯的不善行为有三种,经由语言所违犯的不善行为有四种,剩下的三种则是经由
意门所违犯的不善行为。
之所以称此为不善行为或业,或许会或许不会形成业果。当然,那些会构成苦难状态
的不善业,无疑地是一种业果。业会形成业报,必定有一个特殊的潜力牵引他违犯,使他
转生入饿鬼、畜生、地狱等三恶道。
为了确定业是否有这种潜力,我们必须检视其中的因素是否完全,以确定这个业就是
业报。下列的十项犯行,每一项都有五个因素,借此可以看到是否抑制它,以确保身语意
不违犯这些不善行。
(1)不杀生(离杀生 pranatipata-virati)
‧要打破这个戒律,必须有一个自己除外的另一个生命,那个被杀者称为对象(vastu)。
‧必须要有杀的意图(samjna),知道对象是活的。
‧其次必须有尽力(prayoga)去杀,否则就是藉著毒药、武器或黑术教唆去杀。
‧完成杀业必须有诸如贪心、瞋恨或是无明等染污(klesa)。在杀业中瞋恨心通常是
主要的染污。
‧最后一项因素是完成(nispatti),被杀者在杀生者死前先一步而亡。
只有这五项因素都齐备了,这个杀的动作才形成业果,因为在其他的案例上可能是意
外是无心的过失,虽然仍会导致痛苦的结果。
犯行的强度和业果的累积,随着他完成的态度、他的动机、他剥夺生命的型态,而有
差异。基本上,杀生是从动机的涌现开始,此动机是来自三个不善的根源:例如,有时候
杀生是为了吃动物的肉,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完成是受到贪欲心的主宰。另外有些情况,
杀生的动机是因为愤怒、报复等等,它是受到瞋恨心的主宰。当杀生是为了执行谬见,像
是奉献动物做牺牲,它是受到无明的主宰。在杀业当中,杀上师、杀父、杀母、杀罗汉、
杀僧人或是神职人员,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犯行,称为五逆重罪。
(2)不偷盗(离不与取 adattadana-virati)
‧对象是别人的财产或所有物,或是人家供养三宝的物品。
‧意图是想要拥有财富的欲望,藉著暴力抢夺、偷窃或是不正当、诈欺手段而得到。
‧尽力是指不管是一个人所为,还是雇用、教唆其他人取得不应得的物品。
‧染污来自于贪瞋痴三毒,此不善业是受到贪欲心的主宰。
‧完成包含了偷窃者拥有偷窃品的心理满足感,不论它是否被搬动。
不与取的完成有三种方式:第一,是用武力威胁手无寸铁的人,其次,是偷偷的盗取
他想要的东西,最后,藉著不同的方式用欺骗或不当手段遂行目的。不管哪一种方式都算
破了不与取戒,最严重的就是偷盗供养三宝的物品。
(3)不邪婬(离欲邪行 kamamithyacara-virati)
‧对象是配偶以外的异性,像是他人的妻子或丈夫,或是一个在父母监护下的女子或男
子,或是一个因宗教采独身主义的异性。在过去七代与你有关系的亲戚也包括在对象
之内。在某些状况下,即使与自己的配偶性交也构成违反戒律,像是在神坛附近或是
寺庙内、在非时的斋戒期、在不适当的时候像是白天、月事来时、怀孕时,最后,一
些不自然的性交招式,也都违反戒律。
‧第二个因素意图,是想要与异性性交。
‧它必须尽力才能完成这个意图。
‧在三个染污因素中,贪欲心是主宰的根源,其他两个因素瞋恨心和无明也多少扮演了
角色。
‧完成是在双方性器官接触后产生快乐的觉受。至于一般人,如果与以下三种人进行性
行为则为破戒:受到父母亲戚监护的男子或女子;有丈夫照顾的女人,或是已婚男人
;受法保护的人,包括终身奉献给神职的人。在所有邪婬中最严重的是乱伦,强暴自
己的母亲而她同时是比丘尼或阿罗汉。
(4)不妄语(离虚诳语 mrsavada-virati)
‧对象是自己以外的另一个人,而且对他撒谎之类的。
‧意图是故意扭曲事实,例如他没有看到的东西,当别人问他时,却说:“是的,我看
到了”。
‧尽力是经过深思以后说出来或做出来的言行。
‧关于染污,贪瞋痴任何一项都可能主宰。
‧完成是一个人藉著语言或肢体传达,故意以谎言设法让他人相信。以语言表达非真实
的事和用身体行动传达非真实的事,两者是不同的。
三种的违犯在此作个分辨:第一种是未证言证,伪称自己已经得到超凡入圣的成就,
虽然自己不曾亲身体验,却要强力说服别人相信他已得证。这是会导致来生堕入三恶道的
妄语。第二种是为了利己却损了他人的谎言,这就是一般说的大妄语。第三种是既不为自
己的利益也无损于他人的谎言,只是想这样做或是为了玩笑而已。在各种可能的谎言中,
最严重的是谤佛,以及欺骗父母师长。
(5)不两舌(离离间语 paisunyavaca-virati)
‧对象之一,至少两个人之间是朋友。
‧意图是以故意的方式想要摧毁两人友谊。
‧尽力在于费心引起不和谐。
‧三毒烦恼都是染污,其中又以瞋恨心为主宰。
‧这项戒律中,违犯的完成是当此语出口以后,对方已经了解。刻意不让对方和解,也
属于此戒律的范围。
两舌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公开场合强烈的表示,不是私下的场合,甚至是假装诚
挚的友谊。第二种是向对方传达的语言,引起双方不和谐。最后一种是借用别人的语言间
接、秘密的对他人进行中伤。最严重的两舌是造成上师与弟子之间关系的破裂,或是破坏
僧团的和谐。
(6)不恶口(离麤恶语 pharusyavaca-virati)
‧对象是说恶口以外的另一个人。
‧意图是早已决定向对方口出恶言。
‧尽力是尽其所能的用恶毒的字眼。
‧三种烦恼染污都可能呈现,主要的还是瞋恨心。
‧它的完成是当此恶话已经说出口。
恶口也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当面向对方口出恶言,令对方感到羞辱。第二种,恶语
可能是间接的指涉,说出口后的确令对方感到受伤害。恶口的间接方式是一个人以对朋友
闲聊八卦的方式,故意伤害第三者。这也可能是透过文字表达的方式。在恶口的种类里以
针对圣者、父母为最严重。
(7)不绮语(离杂秽语 sambhinnapralapa-virati)
‧如前者一样,对象是自己以外的另一个人。
‧意图是因为轻率而说了无聊的唠叨话。
‧尽力是当一个人开始唠唠叨叨的陈述故事或无用的话语。
‧三种烦恼染污都涉及,主要的染污是无明。
‧当没有用的话语出口时,绮语就完成了。
绮语也有三种:不真实且无意义的话,例如对神的祷告、传说、宗教神话、神蹟故事
。庸俗且无意义的话,包括八卦、没用的故事、虚构谎言、玩笑话。真实但无意义的话,
是对还没准备好的人传法。在所有绮语的类别中,最严重的是引起学法者心烦意乱的杂秽
语。
(8)不贪(离贪 abhidya-virati)
‧此处对象包括别人的动产或是不动产。
‧意图是怀抱着愿望或希望能够拥有别人的财产或是钱财。
‧尽力是一再的计画如何能够取得那财富。
‧在三个染污中,贪欲心是主宰,虽然其他两项烦恼也会呈现。
‧完成是当计画有了结果之后,无惭(hri)也无愧(apatrapa)。
贪有三种:自家的财产、别人的财产、不属于任何人的财产。在所有可能贪的类别中
,以贪图比丘僧团所正当拥有的财物为最严重。
(9)不瞋(离瞋 byapada-virati)
‧对象是自己以外的另一个人。
‧意图是去杀害、打击、迫害他人。
‧尽力就是计画如何去伤害或毁灭一个人。
‧三毒的染污都包含在其中,瞋恨心是主宰。
‧完成是当我们看到杀害、打击、迫害他人已经发出效用,且不再以友善和慈悲
(maitrikaruna)照顾对方。
瞋也分为三种:杀害他人的念头,全然的怨恨或是敌意,例如一个士兵在战场上的时
候。其次是基于竞争思考如何伤害别人。最后一种是憎恨对你做错事的人,即使后来他向
你道歉。最严重的瞋恨心是处心积虑犯下弑母、弑父、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的
五无间罪。
(10)不痴(离邪见 mithyadrsti-virati)
‧对象是心中的善法与不善法。
‧意图是反对因果,思考偏向于“无善业亦无恶业”以及“无善果亦无恶果”。
‧尽力是一再思索无善恶业亦无善恶果。
‧通常,无明是其中最强烈的染污,虽然贪瞋烦恼也呈现。
‧当一个人确信善恶业以及善恶果都不存在,而完全陷入邪见之中,无法生起正知见来
对抗它,此时就算已经完成了。
有三种的邪见:第一种是主张没有善业和恶业,也没有善果(sukha)和恶果(duhkh
a),快乐和不满的生起,不需要因。在这种情况下因果法则是被逐渐破坏的。第二种是
扬言即使有一种修行的道并据以实践(佛法上称为正道 margasatya),也没有成佛之事,
此逐渐破坏四圣谛。第三种是认为没有佛也没有一个圆满者,因此也没有法,没有僧伽存
在的理由。这些是彻底对三宝做破坏性的批评。在所有邪见当中,毁谤三宝是最严重的。
遵守这十项戒律可以护卫一个人免于违犯上述的十不善业,这称为离不善业戒。这些
戒律在此总结,我们做个简单的检视。
别解脱戒
别解脱的梵文“pratimoksa”(巴利文 patimokkha),字首“prati”是指“摆脱”
的意思,摆脱世间的苦,从而使得遵守这些戒律的人能够导向“moksa”,意即“自由”
或是“涅槃”之意。
(...下略...)
>>>>>
[1] 摘自:达赖喇嘛〈THE TRANSFORMED MIND〉:
“如同提婆菩萨(又作圣天)在其著作《中观四百论》中提及,我们的目标,即证悟
成佛,意指彻底根除习气等心之染污,即所谓成佛之覆障。修行必须依循次第,为了根除
昏暗迷惑的习气,我们必须先消灭心之染污,而持戒是第一个步骤。....持戒是你直接迎
接负面情绪的后盾,当你拥有精壮的身体、稳定强壮的双手,便能够轻易地使用斧头砍伐
树木。持戒如同精力充沛、坚实有力的身体;奢摩他(止/定)如同稳定有力的双手,能
够一而再、再而三地击中目标的同一个点;而智慧(观/慧)则是砍伐树木的斧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