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涅槃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23-03-15 07:06:21
选译节录自《四分律》卷第五十四
乔正一白话译于西元2006/1/21八关斋戒日
修订于西元2021/10/29农历九月二十四日布萨八关斋戒日
这是发生在世尊于古印度拘尸城的末罗园娑罗林间般涅槃的事。
当佛陀般涅槃之后,大众将佛的圣体洗净,以干净的布裹住,再拿五百张毯子依次缠绕。
接着取来一具盛满香油的铁棺安置佛身,将棺盖覆上。然后又制作木椁安放在铁棺底下,
同时堆放众多清香的薪材。
此时主持荼毗大典的主持人手持火炬欲将棺木点燃火化,天空却刮起一阵诡异的怪风将火
给吹灭。其他人依序尝试以大火炬点燃,天空中仍不断刮起强风将之吹熄。
这时,阿那律尊者告诉大众:“你们不用这么辛苦了。这是诸天神暗中熄灭你们点的火。

大众不解,便问阿那律:“大德,天神们为何要灭火?”
阿那律解释:“因为摩诃迦叶尊者此刻人在波婆拘尸城,正与其他五百大比丘赶回来参加
世尊的荼毗告别式。他正忧心不知是否来得及见上世尊火化前的最后一面,诸天神知悉迦
叶尊者的心意,因此之故而灭火。”
主持人便说:“哦,原来如此,那么我们就暂停一下好了,不要违逆天意。”
此时摩诃迦叶在赶路的途中遇见一位外道耆那教的修行人,见他手上拿着世尊般涅槃时由
诸天供养散落在四处的曼陀罗华。迦叶看见便上前询问:“您是打从何处来?”
对方回答:“我是从拘尸城来。”
“您认不认识我的老师-佛陀?”
“知道啊。”
“他还在不在世上?”
“已经不在世上了。他般涅槃到现在已七日,这是我从那附近拿来的花。”
迦叶一听心头一紧,其中尚有未离欲的比丘,一听世尊已取涅槃,难过的昏到在地上,犹
如被砍断树根倒在地上的树;其他有些未离欲比丘则难过地哭说:“善逝已涅槃了!为何
世间明眼这么快就熄灭了。我们所学习之法,会不会也随之灭尽?”;又有其他比丘难过
得就像圆木般在地上打滚。
此时有位跋难陀释子(阿含经记载为阐陀)也在其中,看到大伙哀伤难过的样子,不以为
然地说道:“喂!各位长老,你们不要这样好不好?!这有什么好难过的?我们现在已可
从世尊那里获得解脱。他在世的时候常常限制我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不行、那不行
。现在他一死,我们今后爱怎样就能怎样,想不作什么就不作什么,岂不快哉?!”
大迦叶听到这样的话心中不悦,但因为赶着见世尊的最后一面,所以当下也没说什么,便
告诉比丘们:“不要浪费时间了!大家赶快起身,拿着自身的衣钵,现在赶往世尊那里应
该还可以看得见他未火化的遗容。”
诸比丘听到迦叶的提醒,赶紧拿起衣钵。于是大迦叶等五百人即时赶到拘尸城,出城渡酰
兰若河,前往天观寺。
迦叶一行人来到现场,便到阿难面前说:“阿难,我们要见世尊的遗容。”
阿难说“世尊的圣体尚未火化,但你们要见他的遗容有些困难,因为他的遗体现已用干净
的布给裹住,并以五百张毯子依次缠绕。铁棺内已盛满香油,棺盖亦已覆上,铁棺底下又
置放木椁,并积聚众多清香的薪材。正准备燃烧。所以可能会有困难。”
此时大迦叶慢慢走向佛的棺前,神奇的事发生了,棺椁竟自行打开,露出世尊的双足。大
迦叶一见世尊的足下轮相有垢污,随即责问阿难:“世尊的颜容端正,身相美好,散放金
光。这是谁弄脏世尊的足下轮相?”
阿难说:“大德迦叶,因为女人感情脆弱,上前礼佛时因哭泣致泪水滴在足上,她们又用
不干净的手弄脏世尊的双足。”
大迦叶听后心中不悦,但也未表示什么,随即顶礼世尊的双足。
其他在场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大众等,也一起顶礼佛足。就在此时世
尊双足竟收回棺中,大迦叶以哀叹的语气说了悼念世尊的偈语,并遶棺木七圈,本来点不
燃的火竟不烧自燃。
就在佛的遗体火化后,迦叶尊者便借此因缘集合比丘僧,宣布:“我先前在赶回来的路上
,听到跋难陀(阐陀)对其他比丘说:‘这有什么好难过的?我们现在已可从世尊那里获
得解脱。他在世的时候常常限制我们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不行、那不行。现在他一死
,我们今后爱怎样就能怎样,想不作什么就不作什么。’。因此之故,当务之急,我们现
在应该要一起讨论世尊所遗留下来的教法及戒律,将它们都集结起来,不要让外道甚至在
家人讥嫌我们:‘沙门瞿昙的教法与戒律就像过眼云烟一般,世尊在时他的学生还可以一
起学戒,而如今入灭后却没有学戒之人了。’。诸位长老,可不可以推荐多闻智慧的阿罗
汉来参加集结?”
长老们随即推出共四百九十九位多闻智慧的阿罗汉。此时比丘们建议也应推荐阿难参与集
结。
但遭大迦叶否决:“不行!阿难不可以参加集结!因为阿难心中尚有贪爱、瞋恚、恐惧、
愚痴等染污烦恼。只要尚存一丝丝贪爱、瞋恚、恐惧、愚痴的人,就没有资格参与这次的
集结。”
可是长老们一致认为阿难是佛陀的侍者,常随侍佛陀左右,亲闻世尊所教授之法,他若遇
有疑问,必定经常随时向世尊提问,所以他也应该参与集结。
有关阿难尊者是否可以参与集结一事因争议颇大,暂时搁置。接下来是选定集结的地点
。比丘们都认为唯有王舍城房舍、饮食、卧具众多。所以王舍城应是最佳的选择。
议定后,大迦叶即宣告:“各位大德僧,此五百比丘为僧团所推荐。如果有其他比丘到场
时只能安静听讲,不得参与发言。现在我们将前往王舍城共论法毘尼。”,宣告完毕后,
以大迦叶为首的五百比丘便动身前往毘舍离。
这时阿难虽也在随行中,却自惭形秽地心想:“譬如新生的小牛必须饮母牛乳,与其他五
百大牛共行,还需受乳牛照顾。我今天也是如此,以有学人身份(尚未证得阿罗汉,还必
须修行,故名有学)与五百阿罗汉同行。”
诸长老一行人已来到毘舍离。当地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种种
沙门外道,都来探访。其中有一位名叫跋阇子的比丘,拥有大神通,已得天眼通及他心通
,心想:“今天阿难也来到毘舍离,我应该要观察阿难现在是有欲还是无欲(是否为阿罗
汉)?”随即入定观察阿难,他发现阿难还是处于有欲的阶段,又心想:“我应当令他生
起厌离心。”,便对阿难说了一段偈言:
“静住空树下  心思于涅槃
  坐禅莫放逸  多说何所作”
这时阿难一听到跋阇子比丘教导他应心生厌离,便立即独处精进不放逸,寂然无乱,这是
阿难前所未有的修行方式。
阿难在户外露地敷绳床,半夜一直经行,直到黑夜已尽,黎明拂晓时,因彻夜经行未眠,
身体非常疲劳,心想:“我实在太累了,应该稍躺一会儿休息。”
可就在阿难坐下来将要躺卧之际,他的头还未碰触到枕头的那一刻,他于这当中心得无漏
解脱。
这是阿难从未有过的体验,此时阿难已证得阿罗汉果了,他随即说出自己的解脱心得:
“多闻种种说  常供养世尊
  已断于生死  瞿昙今欲卧”
诸比丘来到王舍城后便讨论应当先作什么事,是应先整理房舍卧具?还是先讨论法毘尼?
后来大家决议先整理房舍卧具,随即展开整理房卧具的工作。
当大家整理房卧具工作告一段落后,大迦叶便召集比丘僧,以陀酰罗迦叶为第一上座,长
老婆婆那为第二上座,大迦叶为第三上座,长老大周那为第四上座。
此时阿难便从座位起身,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对大迦叶报告:“我亲自从佛那里听
闻,忆持佛语,佛曾说过:‘自今而后,诸比丘可以舍杂碎戒(小小戒)。’”
迦叶进一步诘问:“阿难,你有没有问世尊什么是杂碎戒?”
阿难答说:“没有!当时我因世尊即将入灭,心中太过难过,以至于忘记问世尊什么是杂
碎戒。”
这时,诸阿罗汉各自表述,他们都表示知道什么是杂碎戒。其中或有人说:“除四波罗夷
以外的戒律都是杂碎戒”(注:所谓四波罗夷即违犯杀生、偷盗、淫欲、妄语等四种根本
大戒,其罪业已不可忏悔清净,已丧失比丘或比丘尼身份,应被逐出僧团。若仍混迹僧团
中继续接受在家信众的供养,即名为“贼住”,死后必定下堕地狱,没得商量!),或有
人说:“除四波罗夷及十三事,其余皆是杂碎戒。”,又或有人说:“除四波罗夷十三事
二不定法,余者皆是杂碎戒。”,又或有说:“除四波罗夷十三事二不定法三十事,余者
皆是杂碎戒。”,或有人说:“除四波罗夷乃至九十事,余者皆是杂碎戒。”
就这样大家各唱各的调,莫衷一是。大迦叶只好跳出来裁决:“诸位长老,今天大家这样
各说各话,就等于不知什么是杂碎戒。既然如此,自今而后,我们应共同立约:如果是佛
陀以前所未曾制订过的戒律,我们就不应该增加任何佛所未制订过的戒律;反之,是佛陀
先前所制订过的戒律,今后一条都不应舍弃!我们都应当追随佛所制订的戒律而学习!”
https://i.imgur.com/jiaqtUC.jp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