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广论止-97

楼主: ykkdc (ykk)   2023-01-03 22:28:40
摘自:《广论奢摩他章略讲》/宗喀巴大师造论/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经及广释论善说修定轨,因文简直故狭慧未能解,
反谓此经论无无分别教,不于有处求无处求谓得,
尚且未能辨内外定差别,况能善分辨小乘及大乘,
显教与密教三摩地差别,见此故显说大论修定法。】
经论中已经有很好的修禅定的教授,有些人却认为经论没有修禅定的教授,跑到没有
的地方去寻求。
这样的人连内外道定的差别都没有能力分辨,又怎么能分辨大小乘及显密三摩地的差
别。看到这样的现象,我﹙宗喀巴大师﹚就用比较易懂的语言来讲大经大论的这些教授。
【久习大论友莫舍自珍宝,而取他假石愿识宝自有。
佛见除汝学别无教授义,赞闻住林乐愿观察彼义。】
久习大论典的人,要珍惜自宝,不要把它丢在一边,去拿别人的假石。
佛见除了佛所说的这些教授外,没有其他的教授。要先学这些教授,有了广大闻思,
之后才到森林中修行。这点非常重要,要好好观察。
也就是说,不要道听途说,要好好看佛说了什么,诸大论师说了什么,了解之后才去
修。
【无分别止道修法与修量,未得善了解劬劳修定师,
尚须依智者如实知修法,否则暂休息于教损害小。】
不了解心一境性、无分别的止的修法及修出的量,但是能勤劳地修止者,其实是需要
依智者学习如何修止,如此才不会徒劳无功。
对于佛教徒中有名望的大法师、大居士,很希望他们能如实了知佛法;如果不了解,
就暂且休息,这样对佛教的伤害会比较小。
这点很重要。有名望的人说一句话,影响很大,如果他们糊涂地说了一大堆话,这对
佛教的伤害是很大的。
邪魔说佛教如何如何,其实是伤害不了什么的。很多对佛法的扭曲,是佛教内部自己
产生的,也就是那种外面看起来是大师级的人扭曲的。
很多弟子的大师、很会写书的人,乱解释佛法,乱引导别人,这个影响就很大了。所
以如果不是确实了知佛法,最好暂时休息。
【慈尊无著论所说修止法,为圣教久住故今略解释。】
宗喀巴大师为了圣教久住,依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等所说,解释了修止的方法。
二胜六庄严清楚地说了佛法的修行方式,但是后人不重视,不去学习这些论著,完全
搞不清楚什么才是修行,自以为是的情况很多。
现今,出现很多﹙脱离了二胜六庄严的教授的﹚“了不起的大师”、“了不起的禅修
者”,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学习。
我们有种种分别、想法,如这个对、那个错的分别。有人修习止,达心一境性,那时
专注在所缘上,没有这种种分别、想法,就以为自己有无分别、达到根本定。
然而经典中,根本定是指以无二现的方式通达空性,根本定的无分别是没有二现的分
别,不是没有此是此非的分别。
修九住心、得到了止,却自以为得到了根本定的人,是自欺欺人。如果是说谎话骗人
,因为自己知道不是这回事,会心虚嘛,骗人的力道可能还不大。
但是这样的人是自己完全相信,还对外宣说,听者就很容易当真,还认真照做,所以
问题就很大了。
我们想想,一个没读过二胜六庄严的教授,但是勤于修止的人会有什么情况。当他得
止时,自己对比佛经的描述,觉得很吻合,就以为自己得了根本定。
但是没读过书的人,又怎么会知道初禅近分禅就有这些相状?他会说:“别读书了,
我跟你讲讲怎么修,很快就可以得到根本定。我就是例子啊!你怎么会不行?”
世人怎么看他?前面有说,得止者贪等五盖多不现起,光是这点,他就足以被称道。
“他是学佛的,一个实修者,而且已经有这么好的相状,真的很了不起!”
实际上,这些都跟佛法没有关系,他不过是如实修止,得了初禅近分禅。这跟大乘道
、小乘道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因此,学习经论很重要。要学的就是二胜六庄严的论著。我们大老远地跑去向达赖喇
嘛尊者请法,他也是不断劝勉要读二胜六庄严的论著:“我们这几天……,你们回去之后
要读书喔!”这次听到这样,下次听到也是这样。
【已释上士道次第中学菩萨行,于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讲到这里,我补充说一下。我以前遇到一个人,他用《菩提道次第甘露藏》教其他人
。我随口跟他说:“这个在三大寺不准读。”他很讶异,问:“为什么?这不好吗?”
我回答:“这很好。”写《甘露藏》的师长非常棒,写得非常好,文辞优美、易动人
心,而且内容是准确的,所以没什么不好的。但是背书考试就是不准背,不准的原因是这
样会破坏规矩。
在三大寺,就是尽量学二胜六庄严的论著,宗喀巴大师父子很完美地解释了这些论著
的意趣——格鲁派是这样认为,再来就是各寺院的教科书,学习就是靠这些论著。
其他的,你说“这个师长很好,所以把他的说法拿进来”、“那个师长的论著很好,
所以把它拿进来”,这样做只会让学习乱了套。
所以,不是否定那个师长、他的成就,不是否定那本书,自己可以去学去看,也应该
要多学多看,但是不准拿来当凭据引用,背书考试不准用。
初学者要先消通《广论》,了解、熟悉《广论》后,再去听开示。否则四处听法,虽
然有些帮助,助益却不大,因为缺乏整体概念,所听的都变成片片段段,加上自己又不了
解,最后只会混成一团。
因此,前提是要具备基础,有基础后再去听经闻法,就会有受益良多之感。
﹙后跋:见悲青增格西于2005、2009、2014年,数次宣讲广论奢摩他章。本文主要依2005
年所讲编辑,余则择要补记。赖郁文于2020年编辑完成。﹚
(...待续...)
>>>>>
[1] 后面是附录的部分,延伸讲色、无色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