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达赖喇嘛:以正念正知除遣沉、掉获得禅定19

楼主: ykkdc (ykk)   2022-12-31 17:41:30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教授《觉灯日光》
有人问:你说唯有透过毗钵舍那才能够压伏或断除烦恼,但是先前也说奢摩他具有使
烦恼不现起的功德,即奢摩他可以压伏烦恼,这样岂不是自语相违?
宗喀巴大师答:没有过失,这只是解说的角度不同。
先前说到奢摩他的功德时,是以世间毗钵舍那摄为奢摩他的角度而说的,并不是说用
奢摩他对治烦恼。
现在讲到对治烦恼,对治烦恼分暂时压伏的对治,与根本断除的对治。以对治的角度
来说,光有奢摩他没有压伏烦恼的作用。
此处的奢摩他是尚未生起毗钵舍那的奢摩他,生起奢摩他时,因为在定中,内心会非
常寂静、非常沉稳,烦恼不会现起。
然而现在说的是对治烦恼,让欲界的上品烦恼不会现起、中品烦恼不会现起、下品烦
恼不会现起,讲到个别烦恼的对治,以这个角度,光具有奢摩他是无法成办的,唯有透过
毗钵舍那才有办法。
以世间的毗钵舍那断除欲界烦恼时,不是透过无我见,而是透过修粗静相。
反复思惟欲界的过患、上界的功德,而产生坚固定解,叫了相作意。
如果没有获得奢摩他,再怎么长久观修欲界的过患、上界的功德,也无法断除欲界烦
恼;获得了奢摩他,但是没有观修自地为粗、上地为静,也无法断除欲界烦恼。
所以在获得奢摩他之后,必须用这个奢摩他生起毗钵舍那才可以。为了生起毗钵舍那
,要多多地听闻、思惟,一次又一次地做观修。
当观力无法生起时,就从奢摩他出定,再次地听闻、思惟,然后再去观修,直到由观
力生起毗钵舍那为止。
当由观力生起毗钵舍那时,叫胜解作意。虽然没有了解空性,可是借由观力所生,也
是毗钵舍那,这没有任何的相违。
远离作意时,能够断除欲界的上品烦恼。摄乐作意时,能够断除欲界的中品烦恼。观
察作意,是观察自己是否已真正断除欲界烦恼。加行究竟作意时,正在断除欲界下品烦恼
,当完全断除欲界下品烦恼,就获得了初禅正行。
在第三、第四、第六作意时,是正对治欲界上品烦恼、中品烦恼、下品烦恼。这里的
正对治,是压伏的意思,而不是连根断除。
这里是针对从欲界到初禅的过程而讲,同样地,从初禅到二禅,从三禅的近分到三禅
的正行……等,也要具足七种作意。
>>>>>
[1] 《瑜伽师地论》(唐.玄奘法师译):
“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何等名为七种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
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此处说获得初禅过程,从初禅近分到初禅正行,由七作意成办。同样,获得二禅过程
从二禅近分到二禅正行,获得三禅过程从三禅近分到三禅正行..等,也是由七作意成办。
四禅八定是依“近分禅、初禅正行、近分禅、二禅正行、近分禅、三禅正行…”的次
序相继得到,每断除下地的烦恼就会得到上地的禅心,如断欲界烦恼会得初禅正禅,断除
初禅烦恼会得二禅正禅,断除二禅烦恼会得三禅正行,断除三禅烦恼会得四禅正行……。
断除下一处所的烦恼,才能获得上一处所的禅定。如何断除下一处所的烦恼?获得上
一处所的近分奢摩他之后,经由七作意压伏下一处所的九品烦恼,获得上一处所的禅定。
例如,获得初禅近分的奢摩他之后,经由七作意压伏欲界九品烦恼,获得初禅正行。
获得二禅近分的奢摩他之后,经由七作意压伏初禅九品烦恼,获得二禅正行。以此类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