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广论止-93

楼主: ykkdc (ykk)   2022-12-29 20:38:45
摘自:《广论奢摩他章略讲》/宗喀巴大师造论/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巳二、依奢摩他离欲之理。
离欲有很多层次:
一是发誓守戒。
二是修世间道,修粗静相离欲,可以修到贪欲不显现,但是这并没有断除贪的种子,
所以后世还是会出现。
三是修出世间道断贪,这是连种子一起断除。
这个段落是说修世间道离欲。相关的内容可以参考《色无色界》,这本书不会细说九
住心等修止的过程,会从了相作意开始说,包括初禅至第八禅的近分、正禅有哪些内容,
谈禅的因与果。
我们重点是要认识从九住心到近分禅的过程,及对四禅八定有粗浅的认识。了解这些
对理解出世间道有帮助,否则容易混淆。
【唯修前说,具足明显、无分别等众多殊胜正奢摩他,全不修习二种胜观,且不能伏
欲界所有现行烦恼,况能永断烦恼种子及所知障,故欲离欲界、欲得初静虑者,应依此止
而修胜观。】
得止后,若不修观,连欲界烦恼都不能压伏,更不必谈断烦恼障及所知障。
“故欲离欲界、欲得初静虑者,应依此止而修胜观”:
要生到某一处一定要有对应的爱取有,要生为人一定要有生为人的爱取有,生为畜牲
也一定有生为畜牲的爱取有,要生到色界或无色界也一定要产生他们的爱取有。
想生到色界,只得近分禅还不行,要得到正禅,而且临终时必须保有正禅。如果有人
得到正禅,但是生病了,快往生时失去正禅,如此仍会生在欲界。
【前说修奢摩他能伏烦恼现行,岂不相违?
答:无有过失。前依世间毗钵舍那悉皆摄为奢摩他而说,此依二种毗钵舍那前行初禅
近分所摄奢摩他说。】
问:前面谈修止的功德时说,止可以成佛或解脱、可以断烦恼,这里却说不能,这样
岂不是相违?
答:不冲突,前面说止的功德时,是将观也含摄在其中而说。此处是细分开来,谈止
时就是单纯的止,不包括观。
【能引离欲毗钵舍那略有二种,谓由谛行相及由粗静相离欲之理,此说由其后道离欲
。修此之身,谓未少得无我正见诸外道众,及正法中具足无我见者,二所共修。】
毗钵舍那有二种,有世间的毗钵舍那与出世间的毗钵舍那,此处是说世间的毗钵舍那。
修世间道者有谁?外道可以修粗静相,有无我见的佛教徒或没有无我见的佛教徒也可
以修粗静相。
(...待续...)
>>>>>
[1] 《杂阿含964经》:
“有二法,修习多修习,所谓:止、观。
如是,比丘!欲求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色界四禅天),…空入处、
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无色界四空天),(以上合共色无界四禅八定)
…当修二法(止、观)。”
[2] 《大乘庄严经论》:
“次说菩萨修习止、观。…如经中说:‘佛告诸比丘:若有所求,云何令得?诸比丘
!离欲、离恶不善法,乃至广说。诸比丘!有二法应须修习,所谓:止、观。’”
[3] 如经论说,欲求远离欲界烦恼、欲得色界初静虑以上四禅八定者,当修习止观二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