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广论止-88

楼主: ykkdc (ykk)   2022-12-23 19:03:41
摘自:《广论奢摩他章略讲》/宗喀巴大师造论/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若得前说奢摩他作意,有几种补特伽罗于现法中不趣出世道而趣世间道?
如《声闻地》云:“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乐往世间道,非出世道?答:
略有四种:一、一切外道。二、于正法中根性钝劣,先修止行。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
。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
外道瑜伽师一切得如前说奢摩他者,然于无我无观察慧观择而修,彼于无我不信解故
,或唯修此无分别止,或更进修粗静行相毗钵舍那,故唯能往世间之道。
又,正法中佛诸弟子,若是钝根,于奢摩他先多修习,故不乐修于无我义观慧思择,
或虽乐修,然不能了真无我义,故于现法亦唯能往世间之道,以唯修住分或唯能修粗静行
相毗钵舍那故。
又,诸利根佛弟子众,虽能悟解真无我义,若谛现观善根未熟,则于现法亦不能生诸
出世间无漏圣道,故名唯往世间道,非缘无我不能修习毗钵舍那。
又,菩萨成佛,虽一生补处,亦必来世于最后有,从加行道,四道俱生。于一生补处
时,圣道不起,故于现法唯往世间道,非未通达真无我义。
如《俱舍论》云:“佛麟喻菩提,依边定一坐,前顺解脱分。”此顺小乘教成佛道理
,非无著菩萨自许如是。】
论著说修世间道者有四类:
一、外道。
外道对无我没有好感、不信解,不会修无我慧;有些外道只修止不修观,有些有修粗
静相。总之,外道只能修世间道。
二、佛弟子中,钝根者。
累世修奢摩他的声闻很容易修世间道。或有会修出世间道,但夹杂修世间道。或是想
修无我慧,但不了解无我,不能修出世间道,所以有些当生只能修止,有些只能修世间道
的观。
三、佛弟子中,利根者。
利根者了解空性,但是尚未现证空性,也就是他虽然修无我慧,但是尚在资粮道、加
行道。此处的世间道不是指修粗静相,是相对于见道以上,将资粮道、加行道说成世间道。
另外,菩萨也会因各式各样的理由而修世间道。
四、依小乘的说法,一生补处菩萨—下一生成佛的菩萨,在下一生时,从加行道至佛
道将于一座生起;在一生补处当生,不会生起见道以上的道,只有修资粮道—﹙相对于见
道以上的﹚世间道。
《俱舍论》“佛麟喻菩提,依边定一坐,前顺解脱分”:
“麟喻”指独觉。“菩提”是开悟之意,菩萨证佛果是大菩提,独觉证阿罗汉果是中
菩提。“依边定”指菩萨与独觉会依第四禅证果。“一坐”是从入座至起立。“顺解脱分
”是资粮道的异名。
也就是,(依小乘说法)坐下之前是资粮道菩萨,起立时已成佛(小乘说法,菩萨在
菩提树下坐下,一座间成佛)。但是依大乘的解释,菩萨会为了训练禅定而修世间道。
依小乘说法,释迦世尊诞生时是资粮道菩萨。大乘认为释迦世尊诞生时就是佛。
依小乘说法,成佛所需的三大阿增只劫都是在资粮道修,依大乘说法是,见道以下历
时一大阿僧只劫,初地至七地历时一大僧只劫,八地至成佛历时一大阿僧只劫。
问菩萨要修什么才能成佛,小乘只说四谛十六行相、七觉支、八正道等,没有十地的
概念。
也就是,虽然小乘也说声闻五道、独觉五道、大乘五道,但是大乘五道的内容就是将
声闻所修的内容放入。
也因此,小乘会说菩萨与独觉在资粮道时就有四禅八定,将修到加行道以上时,就会
以最好的第四禅修,一座就成佛。
大乘会说菩萨种种修行内容,如初地菩萨会用初禅修某内容,用二禅修另一内容等,
菩萨连欲界心都可以拿来修道。
所以《俱舍论》说独觉与菩萨依第四禅修道,是小乘的说法,并不是无著菩萨的说法
—大乘的说法。
二地以上菩萨会用欲界心与灭尽定配合世间道而修,是高难度的修法。欲界心是最粗
的心,灭尽定是极细微的心。菩萨就以极细微的心与极粗旷的心交错来修道。
菩萨会训练自己快速入定、快速出定,且从极粗旷的心到极细微的心,或从极细微的
心到极粗旷的心。如此训练成功后,就可以用欲界心来修菩提心等。前面说欲界心如朽木
,无法用来修任何的道,但是八地以上菩萨可以用欲界心来修道。
(...待续...)
>>>>>
[1] 小乘宗义和大乘宗义,对历史上佛陀成佛的承许差别
小乘宗义认为,例如,南传佛教及北传小乘宗义的婆毗沙宗认为,悉达多在最后一生
仍是资粮道的凡夫菩萨,乃至于菩提树下入座时,仍是凡夫,最后在菩提树下,于一座间
,从资粮道经历加行道、见道、修道最后至无学道成佛,并且小乘也不承许十地的说法。
大乘宗义认为,例如,北传佛教的唯识宗和中观宗认为,释迦牟尼佛过去久远劫已成
佛圆满法报化三身,两千六百年前于印度菩提迦耶金刚座成佛,属殊胜应化身的示现成佛
,包括从兜率下生、入母胎、出家、坐菩提树下、入灭涅槃等八相成道,是佛化身示现,
并且,大乘宗义经典,如华严经、大般若经等承许十地,大乘宗义说大乘道的五道十地。
[2] 《瑜伽师地论》(唐.玄奘法师译):
“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非出世道。
答:略有四种补特伽罗。何等为四?一、一切外道。二、于正法中根性羸劣,先修止
行。三、根性虽利,善根未熟。四、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
如是四种补特伽罗,于现法中,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此乐往世间道,发起加行者
,复有二种,一者具缚,谓诸异生;二不具缚,谓诸有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