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The Opening of Wisdom-Eye〉
达赖喇嘛尊者
三学(Trisiksa)──二、增上心(定)学(Adhisamadhi-siksa)
已经描绘了增上戒学的轮廓之后,接着我们要来略论第二个增上学即定(samadhi)
的修行。
我们之所以先处理戒学,是因为一个人只有经过戒学的训练之后才可以修定。通常
心(citta)并不固定停留在一个对象上,因为它飘忽不定,被不同感官领域的对象所吸
引,但是经过训练它可以定在一个点上或是完全的专注。当我们的心专注在一个善法上
而不被干扰,然后达到一境性就称为定。
关于心的专注,三摩地或定可以分成好几个层次。这些通常要先经过降伏较低程度的
欲望──五盖(nivarana)得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之后才能开始。
现在我们要讨论心的九种状态、六种力量和四种活动,以及如何因为此而达到禅定。
九心住
1.心内住(Cittasthapana):这是心首度变得不受外境影响的一种状态,能够安住
在禅修所缘上。
2.心等住(Cittapravahasamsthapa):是心识之流的建立,藉著把心强制在所缘境
上一再思维,使得心能够安住在所缘上一段时间。
3.心安住(Cittapratiharana):当心被干扰时,能够立即把心“带回”到禅修所缘
上。
4.心近住(Cittopasthapana):当心被限制在所缘境的时候,能够加以扩展。
5.心调顺(Cittadamana):心的调顺,是透过看清散乱念头和烦恼的过患,同时意
识到定的利益,因此努力扫除前者而建立定境。
6.心寂静(Cittasamana):心的寂静,与定敌对的感觉被平伏了。如果心还渴望感
官对象而因定生起厌倦感,那么它可以说完全安住在寂静的状态下。
7.心极寂静(Cittavyupasamana):最微细平静的心。在此状态下就算是最微细的染
污都要靠边闪。
8.心专一趣(Cittaikotikarana):此刻心变得好像是不受干扰的溪流,专心一意的
流动。
9.等持(Samadhana):当达到这种状态时,因为心已经很自然的专注一趣,因此无
需再用功行了。
对于定所牵涉到的相关问题作了概述之后,接着要解释经过九心住、五过失和它相对
应的八断行,以及六力、四作意,最后如何达到禅定。
如我前面所述,第一个力量包含听闻上师说法,让心能知道有关于定的知识。
已经听闻这些法教以及有意愿习定的人,不能让他们的心受到外相的迷惑。当心已经
建立起坚定的禅境,这称为心的第一个状态──内住。
虽然心已经建立了禅境,但无法集中在同一个境上很久,心中的念头倾泄而出就像瀑
布的水一般,念头有如真实的洪流生起。事实上是,心一直都处在这样的状态,只是从来
没有觉知它而已,因为我们从来不曾转而内观自心。
现在因为修习正念和正知,心已经开始转而内观,这些念头变得清晰了。就好像上了
一条大而拥挤的高速公路,除非我们仔细检视不同的车种和人数,否则一个粗心的人无法
知道有多壅塞,同样的情形,心现在开始知道念头的复杂以及它是如何组成的。这不能看
做是修行上的过失,而是当我们开始专注的时候很自然就会发生的经验。
当经验到心的第一个状态时,藉著第二个力量──思惟力,心不断的重复安住在禅境
上。这样的结果,心被此力量限制在禅境上,这时心进入第二个状态──等住。
此时念头时而生起而且干扰到心的专注,之后就逐渐止息,这时候禅者会第一次领悟
到念头的停止。
此时通常会出现两个障碍:昏沉和掉举。如果是前者,心会慢慢的陷入境中引发睡意
,而后者则是心开始散乱并追逐其他的对象。这些现象的结果就是禅者的定心缺乏力量。
这种情况出现时,禅者必须坚定不移地集中心智在禅境上,这种状况就是第一个作意
──力励运转作意。
然而,如果心对于禅境已经感到疲倦的时候,它不断地受到外境的干扰,此时必须再
次藉著第三个力量──忆念力,让心专注在禅境上。这时候会达到心的第三个状态──安
住。
如前所述,由于昏沉掉举的影响,心不再充满活力而陷入沮丧,要借助第三个力量的
指引回到禅境上。
同样的,当心开始扩张的时候需要正念的力量来加以限制,避免它又跑到别的境相上
。这是心的第四个状态──近住。
当修定的时候,念头和染污重复地出现,这是因为禅者不知道它的过患以及得定的善
果。藉著第四个力量──正知力,禅者可以注意到并了知这些过患,藉著这个力量适当地
对治它。
这意指染污的生起已经被切断了,心安住在禅境上,当这种状况发生时,是心的第五
个状态──调顺。
有时心很容易变得不安于专注上,当厌倦生起时就是掉举,藉著正知的力量了解掉举
的过患,让心不会接受厌倦,这是心的第六种状态──寂静。
修行到了这个阶段,透过思惟未来的业报,虽然过失和染污习气已经被压服了,但不
代表它们不会再生起。因此禅者必须时时刻刻提高警觉。
当这些习气在心中生起,觉知的重要性也在此时呈现,不管这些贪、瞋、无明习气是
以粗糙或是微细的形式呈现,透过觉知的力量可以将它们息止。这是心的第七种状态──
最寂静。
虽然从第三种到第七种状态(第三住心至第七住心),心已经多少能够专注到某一个
程度,且能安住在禅境上,偶尔会出现昏沉掉举等染污的干扰,但总是隔有一段时间,此
时定境又被打破,这时必须借助于第二个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来恢复。这项作意适合
运用于所有第三到第七种心的状态。
假如禅者开展第三种忆念力和第四种正知力对治掉举,以及第五力──精进力对治昏
沉,那么这两项染污(掉举、昏沉)将不再生起成为定的障碍。这样的结果就是,禅者的
修行就像一条没有中断的河流,以是进入心的第八种状态──专注一趣。
当经验到这种状态时,如果禅者继续坚定而谨慎地用功,昏沉和掉举就不再有力量打
断定境,进入到完全不受干扰和不动摇的阶段,此时出现了第三种作意──无间缺运转作
意。
透过第六力──串习力,坚定不移且持续不断地开展定境,禅境会变得非常清晰。在
这种状态下,心无须用力,也不必透过正念和正知力量的支持,就能安住在禅境上。
此时禅者达到心的第九种状态──等持。就如同一个人已经持诵经典很熟悉了,当他
念诵时即使心有旁鹜,也无碍于他的念诵,因为心早已经安住在境相上,坚定在那儿,无
需用力也不会受到任何障碍。
禅定之流可以漂流很长一段时间,禅者无需用任何功行,这是第四种作意──无功用
运转作意。
九心住次第简图
听闻力─→心内住
↓
思维力─→心等住←─→力励运转作意
↓
忆念力─→心安住←─→有间缺运转作意
↓
忆念力─→心近住←─→有间缺运转作意
↓
正知力─→心调顺←─→有间缺运转作意
↓
正知力─→心寂静←─→有间缺运转作意
↓
精进力─→最寂静←─→有间缺运转作意
↓
忆念、正知、精进力─→专注一趣←─→无间缺运转作意
↓
串习力─→等 持←─→无功用运转作意
即使是初学禅定的人,在他中心也可以找到平静。当平静的力量增强以后,他僵硬的
身心也会柔软,这个僵硬、迟钝、难以运转的心伴随着沉重和心智的怠惰,所有这些都是
烦恼、妄想(moha)的根本原因。
当我们说平静对治僵硬,意思是此平静或寂静会带来身心的轻安。在平静的心中,喜
乐会生起,因为这样,心变得更能安住于禅境。平静的心也带来安稳和放松的身体,身体
的轻安对于禅修者非常有帮助。
当定境再进一步时喜乐会减弱,由平静(upeksa)取代,心更能安住在定境上,体验
到一种近行定(samadhi-upacara-aca-la-prasrabdhi),这已经即将进入初禅(dhyana
)。
(下略)
>>>>>
[1] 《瑜伽师地论》(唐.玄奘法师译):
“云何心一境性?谓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三摩地,
亦名为善心一境性。…若于九种心住中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令心内住、等住、安
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为九种心住。”
[2] 《法蕴足论》(唐.玄奘法师译):
“佛告苾刍:…得精进觉支,修令圆满;彼由精进,发生胜喜,远离爱味,尔时便起
喜觉支,得喜觉支,修令圆满;彼由此喜,身心轻安,远离粗重,尔时便起轻安觉支,得
轻安觉支,修令圆满;彼由轻安,便受快乐,乐故心定,尔时便起定觉支,得定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