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达赖喇嘛尊者:谁见缘起即是见法

楼主: ykkdc (ykk)   2022-05-13 09:32:08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教授《四圣谛》──佛法的基本 (3) 前言-3
转自: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网站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二、缘起
佛陀曾在经中说过好几次,“谁见缘起即是见法,谁见法即是见佛。”(注六)我相
信如果我们从龙树中观教法的观点来研讨这个陈述,我们可以得到此意涵最完整的了解。
如果你们指控我说我偏爱龙树,我一定可以接受这样的批评。因此,按照龙树的思想
,于此我们可以发现三种层次的意义。
首先,所有佛教的宗派都有共同的了解,即缘起(pratityasamutpada)的法则要以
因果相依来解释(缘起的第一种层次,因果缘起)。“缘”(pratit)是指“相依”的意
思,“起”(samutpada)是说“起源”。
这个法则是讲所有宇宙的有为法的存在,都是各种因缘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说法的
重要性在于它预先排除了两种可能性,一是事物无中生有、无因无缘的可能性,二是事物
由造物主或超绝的设计者所造的可能性。这两种可能性都被否定了。
其次,我们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了解缘起的法则(缘起的第二种层次,观代支分
的缘起)。所有的物质都可以从部分如何集成整体的角度来了解,以及用“整体”及“整
体性”的这个概念如何依赖部分而存在的角度来了解。
像这样的依赖很清楚地存在于物理世界中。相似地,非物质实体的如意识,可从时间
相续后果的角度来思考:整体意识的概念是基于连续性的后果所组成的连续体而成立的。
所以,当我们从这些相互关系来看待宇宙时,我们不只会看到每个有为法都是缘起的
,我们同时也会了解整个世界的现象都是依靠缘起的法则而产生的。
缘起意义的第三个面向是所有的东西和事件──事实上每件事──都只是因许多组成
因素集合而产生的结果而已。当你以意识分析事物,把它们拆解为构成的部分,你就会了
解这纯粹是因着其他因素的相互依赖,每件事才能存在。
所以,任何一个东西没有独立或本有的自性。我们对事物的任何认定都凭我们的认知
与真实自身的互动而定。但这不是说事物不存在,佛教不是主张虚无主义的。事物确实存
在,但它们没有独立自主的真实。
现在让我们来谈前面佛陀所讲的“见缘起即见法”。这个法的概念与刚刚我们谈过的
缘起的三层意义,有三种不同的对应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把法和第一层缘起的意义即因果相依关联起来。透过因果相依的角度
加深理解缘起法性,我们就能承认接受“业”的作用,也就是主宰人类行为的业力因果法
则。
这个法则解释了痛苦的经验是如何自恶的业、思想与行为的结果而产生的,以及想要
的经验如快乐及欢喜是如何从正面的行动、情绪与思想的结果而产生的。
透过以因果相依的角度而加深对缘起的理解,会使你对法性产生根本性的体悟。当你
了解了我们所认知和经验的每件事都是因缘互动组成的结果,你的全部观点都会改变。
当你开始以这个因果法则看待每件事情时,你对你自己内在的经验和全体世界的观点
就会改变。一旦你发展出这种哲学见解,你就可以把你对业的了解放在这个架构中,因为
业力法则只是这个全面的普遍因果法则中的一个特例。
相似地,当你对其他两个缘起的面向──部分与整体的相依及认知与存在的互赖──
有深度的了解时,你的观点会更深刻化,而且你将会了解事物显现的方式和其真正存在的
方式有所不同。以某种外在自主客观的真实所显现的一切,并不真正合乎法性真实。
我们一旦了解了表象与真实的根本差异,我们就会对情绪运作的方式以及我们如何反
应事件与对象有一些体悟。我们会知道我们对情境做强烈情绪反应的当下,即默认了某一
种独立存在的事实存在在那里。用这种方式,我们了悟到心有各种不同功能和自己心中不
同层次的意识。
同样地,我们也会了解到虽然某些精神或情绪的状态看起来那么真实,虽然事物显现
那么逼真,但事实上,它们都是不实的妄念而已。它们并非以我们认为它们存在的方式真
的那样存在。
经由这种方式的反省与分析,我们就能对佛教术语所称的“苦的根源”产生体悟,换
句话说:“苦的根源”就是指那会导致我们困惑和误解及令我们心烦的那些情绪经验。当
这个与对真实缘起性最细微层次的了解合在一起时,我们也会体悟到所谓的“空性”。
这个“空性”是指每个事物与事件产生的方式,只是许多因素的组合而已,皆无独立
性或自主性的存在。
当然我们对空性的体悟会帮助我们了解任何与此相反的想法,即事物自有地和独立地
存在这些错误的想法。这是种对法性真实的错误了解。
我们清楚地知道不管从真实或从我们自己确实的经验出发,这种误解都没有有效正确
的基础,而空性在逻辑推理和我们的经验这两者中都有正确的依据。逐渐地,我们就会接
受达到完全无此错误认识的正觉状态是可能的,即灭的状态。
月称论师在《明句论》(Prasannapada)中说到如果有人能断定空性,那他就可断定
世界的缘起;如果有人能断定缘起,那他就能断定苦和其起源的因果关系。一旦他接受了
这个因果关系,那他同样也就能够理解和接受苦会有终结。
月称论证如果有人能接受苦有终结,那么他就同样能接受个人证悟和体现那个境地是
可能的。最后当然就能理解佛陀已真正完美地成就那个灭止的境界。
重点是经由提升对缘起法则的深刻理解,我们可以了解了苦集谛和灭谛。这就是佛陀
说“见了缘起即见法”那句话的意义。如此我们就可了解了灭谛和得灭之道。
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了解僧众证悟和实现这些境界以及佛陀完全成就这些
境界是可能的。最后我们就多少会了解成佛真正指的是什么。
>>>>>
注六、见中部(Majjhima Nikaya)第一卷,一九○至一九一页,Pali Text Society出版
同时可参见缘起经(Pratityamutpada Sutra)。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