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想请问走阿罗汉道 入涅槃 有什么下场?

楼主: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22-02-05 23:57:27
汉传佛教圣严法师开示:“南传上座部佛教说大乘非佛教!”
https://book.bfnn.org/books/0014.htm
汉传佛教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不过,到此为止,我们应该注意,中国的大乘八宗,已经归纳成了三宗,八宗的门户,应
该不复存在,乃至大小乘的界限,也当一律铲除,俾使整个的佛教,重归统一。如果尚有
什么人要做某宗某派的孤臣孽子,希望成为某宗某派的第几代祖师,那是没有必要的事了
;事实上,历代高僧,未必就是某宗某派的第几代祖师,徒有法卷授受的所谓“嗣法门人
”,也未必就是有证悟的高僧。至于大乘与小乘之分,也根本不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欢迎
,中国人说他们是小乘,他们也会说大乘非佛教,这种分河饮水而彼此轻视的局面,谁说
是合理的呢?
※ 引述《worldrr ()》之铭言:
: 佛教希望世人离苦得乐 脱离我执 脱离轮回
: 大乘鼓励人发菩提心 行菩萨道 证涅槃不入涅槃
: 想问
: 1.若走阿罗汉道 入涅槃 会有什么下场
涅槃是没有感受的快乐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487.htm
增支部9集34经/涅槃乐经(庄春江译)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
  在那里,尊者舍利弗召唤比丘们:
  “学友们!这涅槃是乐的,这涅槃是乐的。”
舍利弗曾经说过涅槃是和感受无关的快乐,
这种快乐只有阿罗汉能了解。
阿罗汉死后会入无余涅槃界
http://tripitaka.cbeta.org/N04n0002_019
犍度第19卷
第九 遮说戒犍度
如是,诸比丘!若甚多诸比丘于无余涅槃界般涅槃,是故,无余涅槃界亦不知有增减。
广义来讲,
佛和独觉佛也是阿罗汉,
所有的阿罗汉死后都会入无余涅槃界只有快乐没有烦恼不会再有生老病死。
: 2.常听到 脱离轮回就是脱离我执 但是 阿罗汉还有法执 所以阿罗汉果仍算是有我执
: 吗?
上座部佛教玛欣德尊者开示说明
玛欣德尊者 (Bhaddanta Mahinda)1999年5月于广州得遇应邀来华的当代著名的缅甸禅修
大师——帕奥西亚多(Pa-Auk Tawya Sayadaw),从此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上座部佛教,并开
始修习帕奥禅师教导的入出息念业处,学习巴利三藏和《清净之道》。特别通读了
《律藏》,为出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002年7月于缅甸帕奥禅林达上成为比库,在戒师帕奥西亚多的指导下精进修习止观,并
勤学好问,继续学习经典。
https://www.taiwandipa.org.tw/images/k/k3-0.pdf
上座部佛教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上集)》314页 -316页:
问 12:许多人都说南传只能证到“我空法有”,但北传能
证到“我空法空”。不知道禅师对这样的话有什么看法?
答〆根据北传佛教的说法:“小乘佛教只能证人无我,不能
证法无我。而大乘佛教既破人我,也破法我,证得我空法
空。”现在大家学了“阿毗达摩”之后,我想问大家一句
话:“想要修‘人无我’可以吗〇”“我”属于什么〇或者
“人”属于什么〇属于概念法〈既然是概念法,可不可以
说它是无我还是有我呢〇不能〈
当然,北传大乘佛教提出这一句话是针对当时北传说
一切有部(梵 Sarvasti-vàdin)所持的“我空法有”论而来的,
但是用这句话来套南传上座部佛教是行不通的。因为在修
观的阶段,如果取概念法为所缘来修,那尌不是真正的维
巴沙那。如果你认为还有个人、有个我,这些只是概念法。
我们在讲到概念法时已经知道〆所谓的“人”,在究竟意义
上并不能称为有个实体的人。我们要观照的是什么〇观照
五取蕴,观照名法、色法。名法、色法都不能称为人,人
是概念。你取概念法为所缘修一辈子,都还没有将观智真
正地培育起来。因此想要观“无我”,先要将所谓的“我”
分析为色法和名法。佛陀说过〆ßSabbe dhammà anattà'ti. û
“一切诸法无我。”不管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都是无
我的,都是空的,从究竟意义上没有所谓的“自性”,没有
一个本体我,所以不能够说“法有”。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
法。有为法是什么〇名法、色法,或者说心法、心所法以
及色法,这些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作为无为法的
涅槃也是无我,我们不能执著涅槃有个什么东西存在。所
以,在究竟意义上并没有所谓的“我空法有”,这句话套在
南传佛教是行不通的〈修观要观照的是究竟法,究竟法才
是无我。无我其实也是空的另一种说法。我们现在学了阿
毗达摩,特别是有维巴沙那实修经验的话,你会觉得人家
说“观人无我”,“人”是概念法,我们不观照“人为无常、
苦、无我”,也不能说概念法是常还是无常,因为它们并不
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要观的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名色法。因
为刹那刹那生灭,所以无常,没有永恒的存在々因为它们
一直受到生灭的逼迫,所以是苦。在生灭中并没有一个称
为实体的我、本体的我、自性的我,连真实我都找不到,
怎么可以说是我呢〇所以我们观这些法为无我,最终证得
法空。对于人与法,人只是一个概念,如果要分析它,它
只是五蕴而已,只是名色法而已,实质上并没有所谓的人,
因此不能够说:“南传只能证到我空,不以证法空。”假如
你们将这句话去问那些纯南传的比库,他们也许不知道你
在说什么〈
根据佛教教义声闻阿罗汉弟子已经断除贪嗔痴不可能会有执著。
: 3.曾看过经典 佛陀感化众生 入无余涅盘 若像阿罗汉已经入涅槃 还有办法再修吗?
: 谢谢
你得了解佛教教义不被假佛教误导才能了解这个问题。
声闻阿罗汉弟子是佛教的僧宝世间无上福田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624.htm
55.(11)入流相应
1.竹门品
相应部55相应1经/转轮王经(入流相应/大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对僧团具备不坏净:‘世尊的弟子僧团是依善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依正直而行
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依真理而行者,世尊的弟子僧团是如法而行者,即:四双之人、八
辈之士,这世尊的弟子僧团应该被奉献、应该被供奉、应该被供养、应该被合掌,为世间
的无上福田。’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099_033
杂阿含经(九三一)
圣弟子念于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诚向,行随顺法,有向须陀洹、得须陀洹
,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此是四双八辈贤圣
,是名世尊弟子僧,净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所应奉
迎,承事供养,为良福田。圣弟子如是念僧事时,不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念僧所熏
,升进涅槃。
真正佛教僧宝是僧团的佛圣弟子四双八辈,
僧团的佛圣弟子四双八辈(包括阿罗汉弟子)是世间的福田也是佛弟子应该归依的对象,
释迦牟尼佛入灭后声闻阿罗汉弟子就是最好的善知识。
当假佛教兴起时连声闻阿罗汉弟子都会被假佛教信徒骂
http://tripitaka.cbeta.org/T23n1435_049
十诵律卷第四十九(第八诵之二)
长老难提往诣佛所,头面作礼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正法灭像法时,有几非法在世
?”佛言:“难提!正法灭像法时,有五非法在世。”“何等五?”佛言:“正法灭像法
时,有比丘心得小止,便谓已得圣法,是名初非法在世。难提!正法灭像法时,白衣生天
,或有出家者堕恶道中,是名第二非法在世。难提!正法灭像法时,有人舍世间业出家破
戒,是名第三非法在世。难提!正法灭像法时,有破戒者多人佐助,有持戒者无人佐助,
是名第四非法在世。难提!正法灭像法时,无不被骂者,乃至阿罗汉亦被他骂,是名第五
非法在世。”更有比丘重问此事,佛即以是事语诸比丘。
阿罗汉弟子是佛教的僧宝会维护佛教阻止假佛教污染佛教,
汉传佛教十诵律记载当假佛法(像法)毁灭正法时连僧宝阿罗汉弟子都会被假佛教信徒骂。
不管是谁想要发明假佛经窜改佛教教义都会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
真正的佛教经典还在而且僧团的圣弟子四双八辈会维护佛教正法拆穿假佛教的骗局。
所以想要发明假佛经窜改佛教教义的人必须想一套歪理否定释迦牟尼佛说过的佛法,
想要发明假佛经窜改佛教教义的人必须想一套歪理否定释迦牟尼佛的声闻圣弟子,
释迦牟尼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维护佛教正法打击假佛教一定会被假佛教信徒抹黑,
想要发明假佛经窜改佛教教义的人必须解释假佛经为何会跟真正佛教经典不合。
真正的佛教经典不可能会否定释迦牟尼佛说过的佛法,
真正的佛教经典不可能会去解释内容和其他佛教经典不合的问题。
早期大乘经典说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是不可能继续轮回不可能成佛的焦芽败种
http://tripitaka.cbeta.org/T04n0209_002
百喻经卷第二
(二四)种熬胡麻子喻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为不美,熬而食之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种之,后得美者
。”便熬而种,永无生理。世人亦尔,以菩萨旷劫修行,因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
:“不如作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如彼燋种无复生理,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大乘”“百喻经”说佛教的僧宝阿罗汉弟子是愚人是燋种不可能成佛,
真正的阿罗汉弟子已经断除贪瞋痴走到佛教的最终目的“涅槃”
本来就不需要成佛也不会“欲求佛果”。
http://tripitaka.cbeta.org/T08n0223_022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菩萨摩诃萨作八人、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罗汉果、得辟
支佛道,然后入菩萨位,无有是处。不入菩萨位当得一切种智,无有是处。须菩提!若菩
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六波罗蜜时,以智观过八地。何等八地?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
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直过,以道种智入菩萨位。入菩萨位已,以一切
种智断一切烦恼习。须菩提!是八人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须陀洹若智若断、斯陀
含若智若断、阿那含若智若断、阿罗汉若智若断、辟支佛若智若断,皆是菩萨无生忍。菩
萨学如是声闻、辟支佛道,以道种智入菩萨位。入菩萨位已,以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
得佛道。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遍学诸道具足,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已,以果饶益众生。”
“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
阿罗汉弟子和辟支佛不可能成为菩萨不可能成为佛。
https://tripitaka.cbeta.org/T08n0227_001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第1卷
尔时释提桓因语须菩提言:“是诸无数天众,皆共集会,欲听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义。菩
萨云何住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语释提桓因及诸天众:“憍尸迦!我今当承佛神力,说般
若波罗蜜。若诸天子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今应当发。若人已入正位,则不堪任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已于生死作障隔故。是人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我亦随喜,终不断其功德。所以者何?上人应求上法。”
尔时佛赞须菩提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劝乐诸菩萨。”须菩提言:“世尊!我当报
佛恩。如过去诸佛及诸弟子教,如来住空法中亦教学诸波罗蜜。如来学是法,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世尊!我今亦当如是护念诸菩萨。以我护念因缘故,诸菩萨当疾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
“大乘”“小品般若波罗蜜经”说入正位的阿罗汉弟子和辟支佛
“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可能成佛
阿罗汉弟子和辟支佛已经断除贪瞋痴走到佛教的最终目的“涅槃”本来就不需要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14n0475_002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
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
文殊师利言:“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
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
烦恼,皆是佛种。”
曰:“何谓也?”
答曰:“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
,卑湿淤泥乃生此华;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
起佛法耳!又如殖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无为正位者,不生佛
法;起于我见如须弥山,犹能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当知,一切烦
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
尔时大迦叶叹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快说此语。诚如所言,尘劳之畴为如来种;
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
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
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返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
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大乘”“维摩诘所说经”说入正位的阿罗汉弟子和辟支佛
“不能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可能成佛
说不可能成佛的阿罗汉弟子大迦叶是根败之士,
阿罗汉弟子和辟支佛已经断除贪瞋痴走到佛教的最终目的“涅槃”本来就不需要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0730_001
佛说处处经
“佛说生死懃苦三恶道事,有黠人意解,便取阿罗汉,虽作阿罗汉,于中最尊。所以者何
?用前世行菩萨道五百劫,有慈心欲度十方人故,虽得阿罗汉智慧,能晓方俗语。初为阿
罗汉时,不能自觉前世为菩萨,佛便说佛功德,复为说阿罗汉功德,尔乃知佛功德大,便
自悔欲转意取佛。”
佛言:“已得阿罗汉道,不可复得转,便自悔言:‘我何愚痴正取阿罗汉道?’佛便为解
意:‘汝智胜余阿罗汉,智慧不及佛。阿罗汉自断苦不断他人苦,佛本行自断苦亦断他人
苦,是故不相及。’”
“大乘”“佛说处处经”说阿罗汉弟子不可能成佛,
真正的阿罗汉弟子已经断除贪瞋痴走到佛教的最终目的“涅槃”
不需要成佛也不会后悔没有成佛。
比较晚期的妙法莲华经说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还会继续轮回在未来成佛
为了吸收更多信徒,“大乘”的教义从“我是高级的大乘菩萨未来会成佛”逐渐演变成
“所有众生都是高级的大乘菩萨未来全都会成佛”,
这个时候教义就出现问题,
就算“大乘”能说服所有众生都成为“高级的大乘菩萨”然后成佛,
过去入灭的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已经入无余涅槃界不再轮回
无法成为“高级的大乘菩萨”也无法成佛。
为了让所有众生都能成为“高级的大乘菩萨”然后成佛,
“大乘”“妙法莲华经”
只好把过去已经入无余涅槃界的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挖出来不准他们在无余涅槃界享福,
说所有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都会继续轮回在来生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1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但以假名字,  引导于众生,
说佛智慧故,  诸佛出于世。
唯此一事实,  余二则非真,
终不以小乘,  济度于众生。
http://tripitaka.cbeta.org/T09n0262_003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
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懃苦乃可得
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若众生住于二地,
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
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
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大乘”“妙法莲华经”说释迦牟尼佛说的佛法是低级“小乘”、假的“非实化城”,
“妙法莲华经”里面的“佛”用低级“小乘”、假的“非实化城”骗
“怯弱下劣”的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逃离危险的“三界火宅”,
所有“怯弱下劣”的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逃离危险的“三界火宅”后
却只能放弃低级“小乘”、假的“非实化城”改当更高级的“大乘菩萨”
重回危险的“三界火宅”继续轮回在来生成佛。
佛只会说真话不会说假话 佛不会“方便”“示现”说谎骗人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29.htm
长部29经/清净经(波梨品[第三])(庄春江译)
纯陀!凡在这如来现正觉无上遍正觉之夜,到般涅槃于无余涅槃界之夜中间,
他说、谈、表明,那一切都如实不异,因此被称为‘如来’。
https://tripitaka.cbeta.org/T01n0001_012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二
(一七)第二分清净经第十三
佛于初夜成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皆如实,故名如来。
释迦牟尼佛说过佛只会说真话不会说假话,佛说法不会自相矛盾。
真正佛经说明辟支佛、阿罗汉弟子和佛的解脱“无有差别”不需要再继续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36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六
(一四五)梵志品瞿默目揵连经第四(第三念诵)
尊者阿难答曰:“目揵连!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三
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
佛、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已经用智慧断除贪嗔痴走到了佛教的最终目的“涅槃”,
汉传佛教中阿含经清楚说明了佛、辟支佛、阿罗汉弟子的解脱“无有差别”,
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不需要再继续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01n0026_029
(一二五)中阿含大品贫穷经第九
漏尽阿罗诃比丘已知灭尽,拔其根本,永无来生。
汉传佛教的中阿含经清楚记载佛说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已经“永无来生”,
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不会继续轮回在来生成佛。
只有修四念处证得四道、四果、涅槃断除贪嗔痴断除所有烦恼的
佛、独觉佛(辟支佛)、声闻阿罗汉弟子死后会入无余涅槃界不再轮回不再生老病死,
除了佛、独觉佛、声闻阿罗汉弟子其他众生都得继续轮回。
佛是在无佛教的人间自修四念处无师自悟之后声闻阿罗汉弟子靠听闻佛法修四念处觉悟,
例如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优婆离、阿难、目犍连子帝须、那先、马哈希、明昆
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
独觉佛也是无佛教的人间自修四念处无师自悟不过没能力教众生佛法,
独觉佛和声闻阿罗汉弟子
已经修四念处证完道、果、涅槃、断除所有烦恼不再轮回也不会成佛。
真正的佛没有说“所有众生都应该成佛”,
上座部佛教的佛弟子是自己自由选择要成为佛、成为辟支佛或成为佛的阿罗汉弟子,
不管是佛、辟支佛、佛的阿罗汉弟子都已用智慧断除所有烦恼不再轮回
死后直接入无余涅槃界。
佛的智慧和神通比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更高所需要的修行时间也更长,
成为阿罗汉弟子所需的修行时间比成为佛或成为辟支佛短,
因此大多数上座部佛教佛弟子不想成佛想要当佛的阿罗汉弟子早点消除贪瞋痴脱离轮回,
只有少数的上座部佛教佛弟子想成佛。
释迦牟尼佛入灭后声闻阿罗汉弟子就是最好的善知识。
大家可以理智思考真正的佛一定会帮助很多声闻弟子觉悟证阿罗汉果,
要是所有众生都成佛,谁来当佛的声闻阿罗汉弟子?
稍微有点理智就知道不可能所有众生都成佛。
上座部佛教隆波通开示说明阿罗汉不会再生
https://www.mahasati.org.tw/home/info_details.php?mes=0&ID=1
隆波通禅师简传
1939 隆波通出生于泰国东北部。
1961 遵照习俗在22岁时出家,接下来的七年中,他研读了传统的佛学课程。
1967 他遇见动中禅的导师隆波田,在隆波田的指导下,修习动中禅,30天内连续不断地
培养觉性,明了了身与心,之后9天他还是不断练习,体验到“苦灭”,对生与死不再有
任何疑惑。
1985 南来寺(位于泰国曼谷近郊,为最重要的动中禅之中心)正式成为寺院,隆波田与比
丘们举行一次会议,会中指定隆波通为南来寺的住持。
1989 隆波田逝世后,隆波田基金会成立,并由隆波通出任主席。
1992 这年开始,几乎每年会在美国弘法,回泰国前,他也会到台湾传授动中禅。
1995 隆波通与学员们成立美国隆波田基金会,为一非营利机构。
2001 美国隆波田基金会改为“美国正念动中禅学会”。
2002 台湾成立“中华民国正念动中禅学会”。
遵循着佛陀传统的教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