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类学》觉知的心、心所,心、心所与五蕴

楼主: ykkdc (ykk)   2021-12-20 11:48:41
摘自:《心类学》雪歌仁波切教授
五十一心所里,除了受、想之外,其余四十九个心所,全属行蕴。因此敍述行蕴时,
必谈及四十九心所。
(注:五蕴里,受蕴=受心所、想蕴=想心所。受心所、想心所属遍行心所,遍行心所
有五种,其余作意、触、思三个遍行心所,以及五种别境心所、十一种善心所、六种根本
烦恼心所、二十种随烦恼心所、四种不定心所,合共四十九个心所,属于行蕴。又,行蕴
区分为相应行、不相应行,讲心、心所时,受、想以外的心所,属相应行的行蕴。)
嗯…上一堂课,我们解释了《大乘五蕴论》里的五遍行。为时已久,再简单复习一下
好了。
学习心类学的好处是,它能提醒我们重视自己这颗心。平时,我们的心,鲜少回头看
自己,总是一心向外追求,从出生一路追求到往生,追得累了就死了,是吧?我们的心,
总是一直往外跑,一直跑。学了心类学之后,才发现我们过去都没注意心悬荡在外的现象
(外在的现象,即色声香味触,五种尘境),变得好像有点忘了自己似的,连自己有没有
这颗心都浑然不觉了,像部机器,无“心”地运转。
学了心类学之后,就别再让自己的心一直往外跑。一直往外跑,根本追不到什么东西
的!心本身,是“能想”、“心法”,一个内在的东西,它与外在物质、外在色法之间,
差异很大。因此,内在的心,不是色法,意谓心与物质的截然不同。
(心即心法、觉知。心的世俗谛自性是能够“明而了知”,简称能知,心的胜义谛自
性是空性。又,心法不是色法,心法与色法各自的近取因不同。
内在的心,即五蕴里受想行识的心、心所,觉知是受想行识的心、心所,识蕴是觉知
的心王,与识蕴心王相应的受想行三蕴是觉知的心所。受想行识四蕴的心、心所是心法,
心法不是色法,心法包括心王与心所,心法无形无色。)
若内在的心老追着外在的物质跑,实在没什么意义。(外色的物质,属于五蕴里的色
蕴,色蕴是色法、不是心法,又,色蕴的色法分为外色、内色,外色的色蕴属于不是吾人
心相续所摄的色法,内色的色蕴属于吾人心相续所摄的色法。)
再者,对我们而言,外在的一切,是短暂的、不可靠的(例如,属于外在色蕴的色声
香味触等色法,只跟我们这一世有关),然而,内在的心,却永远与我们同在(而我们内
在的心,是跟我们生生世世在一起,乃至成佛,内在的心也是跟我们在一起,我们是由内
在的心成佛),它才是真正可靠的。我们所要的离苦得乐都由内心而来,不是完全由外在
物质影响。离苦得乐,由心牵动,因此,了解自己这颗心,实在至关紧要啊!
内在的心,有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如此一来,外面的境
,也可分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内在的六识,即我们能想的心识、心法、有境
,外在的六境,则是对境。
(六种识,即五蕴里,识蕴的分类。六种识属心王,不是心所。六识与六根不同,例
如,眼识与眼根不同,六识属心法,六根属色法。外境的色声香味触等五境,属色法。)
有境的心,既然分为六识,那么,心王、心所与六识之间,有何关联?六识里的每一
识,都有心王与心所。(有心王,就有心所,识蕴心王有其相应的心所。)
嗯…先这样讲好了,何谓心王、心所?心王,缘的是“整体”,心所,则有个别的功
能或作用。例如,眼识看某色法时,心王,看的是此色法的“整体”,至于其细部的好不
好、舒不舒服等各种差异的区分,则是心所的作用。
心王与心所,乃永远相连,不分开的。心王,必有心所,反之,心所,也必有心王。
因此说心王与心所乃“相应因”。永远在一起常相左右,即相应因,彼此互相影响、互相
依靠,也是相应因。
总之,六识的每一识里,都有心王、心所,它们同时出现,无法单独存在。(六识是
心王,有心王就有心所。例如,眼识是心王,眼识属识蕴的心王,当眼识心王生起时,有
与眼识心王同俱相应的受、想、思等心所,受心所即受蕴,想心所即想蕴,思心所属行蕴)
由于心王是整体的理解,因此它不必知道太多细节,心所则不然,对境上各个部分的
差别必须进行区分。由于有很多细节要区分,因此必须有各种各样的心所,不会仅有一个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心王是一个,所以心所也只有一个。不是这样的。因为对境上有许
多细节必须由心所进行区分,因此,心所必有许多不同的作用或功能,故种类亦多,共有
五十一心所。不然只有一个心所的话,就什么都不清不楚了。但心王呢,它只负责了解一
个整体,因此不必太多,(识蕴心王)区分为六识(六个识心王)或八识(八个识心王)
即可。
心王与五十一心所,好的、坏的,如何分类?如何运作呢?无论心王是好是坏,不加
以区别都会跟着跑的心所,有十,即五遍行与五别境;跟着善心王跑的心所,有十一,即
十一善心所;跟坏的心王跑的心所,有二十六,即六根本烦恼与二十随烦恼;不确定的心
所,则有四,即四不定心所。总之,每一个心王,无论好坏,旁边一定都有五遍行和五别
境。
五遍行和五别境的解释,论典里有不同的说法。我们都可参考。《俱舍论》(世亲的
俱舍论)说,五遍行与五别境,会跟随一切的心王跑。然而,《集论》(无著的大乘阿毘
达磨集论)则说,五遍行虽跟着一切的心王跑,但五别境则不然。虽然五别境不会区分心
王的好坏,但它也不是全跟。二种说法,都有各自的理由。
例如,《集论》主张五别境不全跟着心王跑,理由在于当我们忘记或遗忘之际,却说
此遗忘旁边还有念心所,这的确有点怪,是吧?那么,《俱舍论》如何解释呢?《俱舍论
》说,遗忘,代表忆念力、念心所很微弱而已,不能说遗忘的当时念心所已不存在。但《
集论》则主张忘了就是忘了,这代表忆念已不存在。因此,无论主张微弱或存不存在,我
们都可以自己思考或参考。
当世亲菩萨尚未跟随无著菩萨之前,他独自写下《俱舍论》时,并未使用“五遍行”
或“五别境”等词,而是用“十大地法”,乃“遍一切心王”之意。追随无著菩萨之后,
世亲菩萨再写《大乘五蕴论》时,则延用了《集论》的用词与论点,因此有五遍行、五别
境等用词。
我们现在学习的是《大乘五蕴论》,其中提到五遍行,即作意、触、受、想、思。每
一个心王旁边都有这五遍行。
心王,分为六识,每一识中,都有五遍行。换言之,六识的每一识,都有作意、触、
受、想、思。如眼识有作意、触、受、想、思,耳识等其余五识,都有作意触受想思。作
意,乃心的启动或发动,概略来说,作意,存在于六识之中,故作意一般可分为六种作意。
当作意起动我们的心,根、境、认知三项圆满合集,心即认识了对境,三者关系连接
了,这就是触。例如,眼根、色、眼识三项合集,曰触;耳根、声、耳识三项合集,曰触
;鼻根、香、鼻识三项合集,曰触;舌根、味、舌识三项合集,曰触;身根、触、身识三
项合集,曰触;意根、法、意识三项合集,曰触。因此,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各式各样的色
声香味触法,当根、境、识一一接触时,即出现各种触。
根、境、识三者合集而生触之后,会形成感受。概略来说,受亦分六,即眼识之受、
耳识之受…等六种受;每一种受,又再分为乐受、苦受、舍受三种,如此一来,总共就有
十八种受(六识的每一识的受心所,有苦、乐、舍三种受,合共十八种受);十八种受里
,可再分为有漏受与无漏受二种。
以圣者为例,圣者心续中有没有六受?有,但这些都是无漏受。凡夫如我等,也有六
受,但都是有漏受。差别即在此。这里我们先大概理解即可。
受之后,内心会有一种判断以确定它是我要的或不要的,这种印象或判断,就是想。
当确定对境是我要的时候,即有一种“它是好的”印象,若判断是我不要的,即成为“它
是不好的”坏印象,若不好不坏,心里也就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是普通而已。
判断之后,我们会依据此判断不断的想下去,重复的想。有时,不仅一想再想而已,
行为亦随之而来,此即为思。思,即想了之后再继续不停地思惟、思考的意思。嗯…经典
中,并未特别区分很多,刚才受有十八,同理,想亦有十八,想之后的思,也有十八之多
。以上即五遍行概略的说明。
正讲
心王、心所的学习,主要是依据《大乘五蕴论》与《集论》。宗大师在《广论》里提
过,《大乘五蕴论》内容不多,它是我们最起码应学习的。《集论》,则相对内容繁多,
若能学习会很有帮助,不过,它有关心所这一块,并不多,几页而已。总之,学习这二部
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帮助。下次上课,请大家带《集论》。宗大师解释心所时,即依《
集论》而说,应从所缘、行相、作用三方面来理解,会比较清楚一点。
五别境
《大乘五蕴论》(玄奘法师译):“五别境者,谓欲、胜解、念、定、慧,此五一一
于差别境辗转决定,性不相离故。”P118所谓五别境,即每一个心所,会抓取对境上各别
不同的东西。以下一一详述,请各位翻开《大乘五蕴论》。
(下略)
>>>>>>
注:吾人,你、我、他等,一切的六道凡夫,或是圣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