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界法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07 上

楼主: creative88 (create)   2021-08-18 08:31:24
  【39】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 (第7 卷/共20 卷)
  本经的修学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一种善业力的修学。
  想要往生净土的人,我们的身口意要具足善业,这个善业包括了人天的世间善业,也
包括出世间种种波罗蜜的善业。
  本经所讲的净业三福,统摄世间的一切善法和出世间的波罗蜜,都包含在里面。因此
,所谓的积集善业,其实也包括了圣道门,因为圣道门的修行,也是需要忏悔业障、积集
资粮。但是圣道门在修习善业的时候,他心中的希望跟凡夫的希望并不一样。一个圣道的
修学者,积集善业是为了来生受用的。因为你想要成就圣道、想追求增上生,就一定要得
到人身的果报,六道当中,只有人道好修行,所以他积集善业,并发愿来世继续作人,他
的善业就叫做资粮,来生受用的资粮。要是你来生变成一只狗,你就不能修行了。所以你
一定要有善业,否则一旦变成畜牲道,五蕴果报体就会把你的善根给蒙蔽了,所以修学圣
道的人,必须把善业回向到来生,善得人身,并且要六根具足,得到一个完美的人身果报

  但是修学净土宗,我们的来生是到净土去,那为什么还要修善业呢?净土宗的善业不
是来生来受用的,是今生受用的,是愿我临终无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为临命
终创造一个往生的条件,就是在没有病痛的干扰、没有躁动的心情情况之下,提起正念,
念佛往生!
  因此,印光大师警告所有修净土宗的人,你千万不能杀生,因为杀生会跟众生结下太
多恶因缘,临终时身体病痛躁动不安、冤亲债主干扰你,你就很难提起正念。所以一定要
为我们的临命终做好准备──广结善缘,积集善业,使令我们的身心,在一种安稳的情况
之下往生净土。
  这是净土宗的第一个要求:成就善业力。
  第二个,最为重要的就是成就正念力,临命终忆佛、念佛的正念力。
  关于这个正念力,本经不是强调持名,当然最后也是会归到佛号,但是它的下手处是
从观想,从观想中来启发内心的善根,然后从这个善根再提起佛号。它是先观想,再持名
,本经的结构就是这样。
  那么观想,怎么作观呢?智者大师有一首偈颂,可以统摄本经观想的道理,他说:法
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这句话在智者大师的《观经疏》里非
常重要!他一再的提到这句话。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第一个,是讲到修观之前,我们的心云何应住?以何为住?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事实上,这句话通于圣道门的所有止观。我们修习止观,心是以什么为住呢?就是以我们
这一念的清净心为住。修止观的人,绝对不能向外攀缘,只要你向外攀缘,魔王就有机可
乘了。因为攀缘心会带动你的烦恼,同时也会带动生死的业力!
  因此,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所出现的落日观、水观、琉璃地观、宝树观、莲华观…都
是在心中出现的,跟外境没有关系。我们在修观想之前,刚开始先回光返照、正念真如,
依止一念清净心而住;安住一念心性──不迷、不取、不动。这个是你在修观之前,应先
作的心理调整,一定要先把心带回家。
  也就是说:即便你刚开始起观,可能有相片让你看,但是你也要懂得回归心性,因为
所有的相,都是心所显现出来的,你不能心去攀缘外境,这是很危险的!总之,我们在修
观之前,一定是向内安住,这是第一点──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法法会归到一念心
性,先安住下来。
  第二个,开始起观了:故我念佛心,全体是法界。其次,当你起观时,你要注意的就
是藉相修心。本经的整个思想就是在修我们这一念的善根,但是必须要藉相,不是藉众生
相,而是藉佛的庄严相,从佛的庄严相当中,生起我们的波罗蜜的善根,生起一种往生的
愿望。
  本经就是藉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正庄严相,来显现我内心的善根,所谓的──托彼依正
显我心性!这里,我们要注意两个重点,本经的修观:第一个向内安住,第二个藉相修心
,这两个思想你弄清楚了,整个十六观经的方法,你就清楚了。
  【40】十六观之二——水观(一)
  我们再看辛二的水观。
  前面的落日观,主要的观想是以光明相为主,此光明在祖师的开示中,说是一种智慧
的表法。假藉光明的想像,慢慢培养我们心中般若的智慧观照。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本
经的光明相,不是取正午的太阳那么刺眼的光,而是一天当中,最柔和、最温和的落日光
,表示菩萨的智慧是中道的,是一种温和的智慧,拣别不是二乘人这种对立的智慧。那么
,这个智慧观,观想成功之后,再观下一个水观。当然水原本就是柔软的,那我们怎么从
柔软转成一种清净、坚定的愿力?先看两段经文:结前启后——次作水想。
  总标地体
  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澈,作琉璃想,此想
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澈。
  前面是取光明相,这地方的水观,主要是一种清净相,观想水的清净柔软。先看第一
段:心作水想,内心当中生起水的观想,当然我们可以在前面摆一盆水,来帮助你藉相修
心,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不管外境有没有摆水,重点是你心中要出现水的想像。怎么
想像呢?
  一、见水澄清:这里必须把水的两种相状观想出来;第一个澄、第二个清。
  就是说:你所观想的这个水,是沉静不动的,不能观想水一直在波动,不可以,因为
它是一种寂静的水。这个水是平静而没有波浪的。第二个,这个水要清澈见底,不能有一
点杂质,是一种清澈而能够见底的水。总之,这个水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沉静不动,第二
个清澈见底。你心中要清楚分明的把这两个相状观出来,而且是心无分散──相续地、清
楚地在心中显现。这是第一个心作水想。
  二、再观想水变成冰:水本来是寂静、柔软的,但是你要观想这水慢慢、慢慢地坚定
,而变成一种冰。当然冰也是寂静、清澈的,但是它从柔软的水,变成一种固态的冰,转
柔软而为坚定,这是第二个。
  三、变冰为琉璃:这个结成的冰虽然坚定,但还是蛮脆弱的,所以把它变成不可破坏
的琉璃。见冰映澈,作琉璃想。意思是说:这个冰内外非常的通明清澈,但是这个冰从柔
软而变成坚固,最后变成像琉璃一样不可破坏,最后转琉璃成大地。我们刚开始可能只有
观一盆水,它的数量很有限,将眼前的水观成冰,再将冰观成琉璃,最后还要把它放大遍
满法界,整个大地都是琉璃──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澈,你所见到的琉璃地,也
是内外映澈。
  其实这个地方,主要是观大地,而不是观水。但必须引用水的特质,好比一个菩萨,
刚开始是柔软的慈悲心,慢慢地转变成一种坚定的愿力。所以本科的水观,主要的目的不
是在观水,是透过观水的过程,让我们了解到菩萨的愿力,是清净没有杂染的,也是坚定
不动的,是这个意思。
  【41】十六观之二——水观(二)
  琉璃地观想出来之后,我们再详细观察它有三种庄严。其实这个琉璃地是指极乐世界
的大地,我们常说是黄金铺地,其实黄金是指道路,是我们走路的道路,真正极乐世界的
大地,整个结构就是琉璃大地,后面经文会讲到。这个琉璃大地,从地下到地上,再到空
中,有三种庄严。本经是由下往上讲:
  地下庄严
  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
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这个琉璃地的下方,有一根金刚七宝所成的金刚幢。擎琉璃地,擎是托举起来的意思
,从下面把琉璃地撑托起来。这个幢是长什么样子呢?幢就像柱子一样,但是它有八个面
,八楞具足,八个面有八个角,每一面都是百宝所成,这百宝都是宝珠,每一个宝珠都放
千种光明,每一个光明都放出八万四千色。这些光明和颜色是做什么呢?映琉璃地,千光
万色从下而上照耀整个琉璃地,有无量的光明、无量的颜色。如亿千日不可具见,就好像
是亿千个太阳般的光明,没有办法形容。
  这一段的观法,它是以琉璃地为主轴,参杂着种种的光明、种种的颜色,从下面照耀
著琉璃地上,这也是极乐世界宝地的一种庄严。
  地上庄严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
  前面是讲到琉璃地下面的庄严情况。这里是说明琉璃地的地上,是以黄金为绳。这个
绳,很多注解都没有讲清楚绳是什么?但是善导大师讲得很详细:他说这个绳就是道路。
极乐世界的大地,基本上是透明的琉璃大地,大地上面有黄金铺成的道路。这个道路是杂
厕间错,杂厕间错就是纵横交错,有纵的公路,也有横的公路,纵横相互地交错,而且是
以七宝来作分界的。
  界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我们道路两边有人行道,就是这个台阶,所以道路是黄金的,
但是旁边的台阶,是七宝所成的界限;道路左右的界限,因为是用七宝标明出来的,所以
纵横的道路边界,更加的清楚分明。
  简单说:它是黄金的道路,七宝的人行道,这是地上的庄严。
  再看第三段空中的庄严,琉璃地的上方有些什么东西,看经文:
  空中庄严
  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
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
  在这个七宝的地界,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没有人车走动的人行道上,每一宝珠都放出
五百种的光明。我们看极乐世界的庄严,所显示的数量都是一种表法,因此我们也不要太
在乎它是五百、六百,总而言之它是无量的庄严。
  那么,极乐世界七宝地所释放出来的光明,呈现出两种情况:第一个、其光如华,这
个光明变成像华,这个华是指莲华。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它高挂在空中,又会放光,所
以像是天上的星星,又像是天上的月亮,悬挂在空中,变成一种光明的莲华台。
  这个莲华台是怎么来的?是光明变现出来的,光明显现莲华台的相状出来,这是第一
点。
  第二个、它现出楼阁的相状,楼阁千万,百宝合成。极乐世界的七宝地,它现出光明
,这个光明变成一个莲华台。再变成种种楼阁,有千万种的楼阁,这些楼阁也是百宝所成
的。
  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前面说的莲华光明台,它的两边有
百亿种莲华所成的宝幢。宝幢四周有无量的乐器围绕着,以庄严楼阁。
  关于楼阁我们说明一下:
  极乐世界的楼阁有两种功能,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有讲到这个意思。第一个、是
居住的楼阁。我们刚开始到极乐世界,是在哪里受生?是在莲华当中。那要看你的品位,
如果你的品位高,离开莲华的时间就愈快,品位愈低你待在莲华的时间就愈长。总之,你
因缘成熟了,华开见佛悟无生,然后就离开莲华了。如果你的善业力比较薄弱,那你就住
在地上的楼阁;如果你福业力强,前面的道前基础善业力强,你就住在树上的楼阁。我们
今天会讲到树上的华果当中,有很多的楼阁,是天人住的地方,这是第一种是住处的楼阁

  第二个、是听法的楼阁:这是听闻佛陀说法,或者你自己修行用功的楼阁。这个地方
所说的楼阁千万,百宝所成,是指光明化现的楼阁。在极乐世界,你听闻阿弥陀佛说法,
可能是坐在空中的莲华台,或者坐在空中的楼阁,这个楼阁是悬空的,所以古人画的极乐
世界庄严图,它的楼阁有一种是从地上画上去的,有一种楼阁是悬空的,旁边有很多莲华
台。当然极乐世界的莲华池也有莲华,但它的莲华是悬空的,又像天上的星星、又像天上
的月亮悬挂在空中,这个莲华是光明变现出来的莲华,是让你听法、打坐、休息用的,这
是极乐世界地上的庄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