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玅境长老|八识规矩颂(十八)

楼主: honyan (honyan)   2021-06-30 23:49:41
八识规矩颂(十八)
玅境长老 开示
1992年于台北万里灵泉寺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昨天,“相应心所五十一”,我忘记了小随烦恼的十个,十个小随烦恼心所没有讲,我现
在把它补充上。
这个头一个是忿。忿,就是恼怒的意思,也就是恨的意思,也就是这个根本烦恼里面的瞋
。解释这个随烦恼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个随烦恼是根本烦恼的等流性,所以它没有别体
,也就是那个瞋。这个忿,怎么样解释呢?就是对于这一个人,不饶益的境界出现的时候
,就是对他不利,对他有所伤害的境界出现了,他就愤怒,发脾气了,这就叫作忿。当然
发了脾气可能会有行动,可能会举手打人,开口骂人的事情也都可能的。
这个恨,是什么意思呢?是结怨不舍,就是这个愤怒的心情,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但是在
他内心里面这个愤怒还在,还没能弃舍。这就是有的人脾气很大,但发了脾气以后就没有
事了,那么大家再见面还是好朋友;但是有的人不是,事情过去了,他的恨还是在,所以
这时候叫作恨。
忿恨恼,这个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恨的这个人,再见面了的时候,就想起来以前这个
不饶益的事情,又发脾气了,那么又是有些伤害的事情出现了,就有可能又是打人,骂人
的这些事情出现了,这叫作恼。这样说忿、恨、恼都是瞋的意思,但是时间有长短。
在这个地方,我想说一件事,说我们出家人的事情,这件事是在满洲国的时候,满洲国、
东北哈尔滨这个城市有个极乐寺,这个庙,我在那里面住过几天的。在满洲国的时候,那
里有佛学院,当然那里都是男众,有一个年轻的出家人,忽然间这一天就不正常了,不正
常了就不能上课了,那么同学就去问他。问,有的时候说话说得明白、有的时候说话也不
明白,后来就有讲经的法师来问他,那么最后是问明白了,就是有点事情,什么事情呢?
就是另外有个女鬼来恼乱他,这个女鬼为什么来恼乱他呢?这个女鬼说,在前一生的时候
,这个出家人,他不是男的,他是个女的,是干什么事情的呢?就是走江湖的,就是卖唱
、就是唱歌、跳舞、演戏这一类的事情,也可能有其他的节目,但是也就是一帮一帮的,
也是一个团体、一个团体的。这个来恼乱他的这个女鬼,是另一个团体里面的,也是这个
做这种职业的人,但是他的喉咙好。这个女鬼以前做人的时候,这个年轻的女人喉咙特别
好,所以他唱得非常受欢迎;那么那个女人喉咙差一点,他唱的没有那么受欢迎,所以他
就是不高兴,这就等于是嫉妒了。不但是内心的嫉妒,他又表现于外的态度非常好,和他
作朋友。作朋友的时候,常在一起吃饭,就下了毒药了,就把这个女孩子的喉咙破坏了,
破坏了以后就不能唱歌了,不能用喉咙了,那么他就等于是失业了,就忧郁而死。
死了以后就是作鬼了,作鬼了,这时候才明白,啊,原来就是这位同行的给他破坏了,破
坏了。可是这个时候,经过多久,这个人也死了,两个人都死了。但是那个被破坏的这个
他是做了鬼了;那么这个人死了以后作了男人,而后出了家做了一个比丘。他就要来报仇
,要来报仇这个就是忿恨,那么这就是该有恼的意思。那么他就经过多久吧,他说他们以
前是在长江南北这个地区活动的,现在死了以后,跑到东北去了,跑去东北去托生一个男
人出了家。那么这个作鬼的这个女孩子找到他了。找到他来,初开始的时候,这个庙里边
,他进不来。他要进来,这个哈尔滨极乐寺他说有护法神来保护这个庙、保护这庙里面的
出家人,不准他进来。他说最初很困难,但是这个护法神也不是二十四小时,时时的在那
保护的,他也总是有个空档的时候,他就进来了。所以现在的意思就是要报复。那么这个
同学的、或者法师就劝他,说是用佛法来劝他,说一些道理;是不可以,我恨他,我一定
要搞死他。那么大家又给他念经,又放燄口,总是不行,都是无效。后来就把这个比丘就
送回小庙去了,送回小庙以后的消息就不知道了。
我是在满洲国结束的时候才出家,所以这件事我是没有赶上,但是亲自在那里读书的一位
法师知道这件事,他告诉我。所以这个忿、恨、恼的确是,这是个问题。那么我们出家人
当然是、虽然出了家,我们的这个戒定慧没到那个程度,总还是有这些问题。
忿、恨、恼、覆。这个覆是什么呢?覆者,藏也。就是我们自己做了一些犯戒的事情,造
了罪了,隐藏起来,不给人知道,也不忏悔,不发露忏悔,这叫作覆。
忿、恨、恼、覆、诳。这个诳就是欺诳、欺骗人的意思,把自己罪过的事情隐藏起来,表
现于外的是有道德的样子。为什么这样子呢?来欺诳人,自己为了名闻利养的关系,就这
样来欺诳人,这就叫作诳。
这个谄和诳,在《成唯识论》上的解释、在其他书上的解释,没有什么分别,诳和谄意思
是一样。
谄、憍。这个憍,就是憍慢。这根本烦恼里面有个慢,这个就是那个慢的等流。这也是人
的常情,自己有什么长处的时候,他就憍,就感觉自己了不起,这是憍。
这个害,是什么意思呢?和前面那个忿,恨、恼还不同。这个忿,恨、恼是有不饶益他的
事情,他才忿,恨、恼。现在这个害是表示这个人没有慈悲心,他就是对伤害别人不算一
1;33回事,当然是有这种人,是有这种人的。
1;33[m嫉就是嫉妒,这个嫉妒的意思是不耐他荣,别的人有什么荣耀的事情,比如学校里面,他
考试考了第一名,我就不高兴了、我就不欢喜,或者有其他种种的人家有什么优点,我就
不舒服,我就恨他,总想办法来破坏他,就像刚才讲这个故事,就等于这样的意思。
悭就是悭吝,或者自己有什么资财、财富,对于贫苦的人、困难的人,我不肯帮助他,自
己舍不得,这是财悭。法悭,就是自己学了很多的佛法,也不肯讲给别人,不肯开示于别
人,就叫作法悭。我们在律上看,还有个家悭,就有很多事情。这个财悭,自己有财富不
肯救济别人,将来容易受贫穷的果报。这个法悭,容易受愚痴的果报,将来没有智慧,没
有记忆力,不能学习佛法。这是在五台山文殊菩萨的灵验记上,也是有这么一个故事的,
这个故事,我现在不想讲。
有这么多的烦恼,根本烦恼,这随烦恼。所有的凡夫,乃至到就是没有入圣位之前,都是
有烦恼的。入了圣位以后还是有烦恼,但是轻了一点。最究竟、一点烦恼也没有,那唯有
佛了。在我们出家人来说,这个事情,这是个问题,因为我们出了家,就不是在家人了,
若和在家人一样常有烦恼的发作,这是不应该的,所以我们应该常常的要修学戒定慧,这
个烦恼逐渐地、逐渐地就调伏了,虽然没有断除去,但是它有若无,它不那么明显,心里
面比较太平了一点,那也是好一点。这就是要自己多...最好是静坐,修这个奢摩他、毗
钵舍那观、修这个我空观、法空观或者数息观、不净观、修慈悲观,就是佛说的这一切的
法门。的确是很灵验的,你常常的训练自己,它就会有效,不过,若是没有这样,若不能
修观,那怎么办呢?发了烦恼的时候,到大殿、到佛前去忏悔,自己呵斥自己,那么它他
也能有效。
在这个满洲国、我又提到满洲国,有个道德会,道德会有个王善人,这个人他就是不是讲
什么大道理,但是非常的实际,尤其是这个乡村里边,或者是年老的夫妇,年轻的夫妇,
家里面有很多的问题,都去找他去,他就说出来一些有用的办法,你若肯做,就会有效。
其中有一样就是发脾气,人自己知道不应该发脾气,但是做不得主,境界一出现,就是愤
怒,就去问他,说怎么办呢?他说出个办法来。他说你到一个空矌的地方,不要叫别人看
见,也不要让别人听到,你自己呵斥自己,自己打自己,一天做它二、三次,做它三天到
七天就有效,自己就不发脾气了,性格就调柔了很多。
我们出家人如果肯这样做,也是可以。不然的话,那不妨就是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
,自己也是空的,对方也是空的,那么向谁发脾气呢?也就自然没有事了。不过还是佛法
的方法是最彻底的,最究竟的。道德会的这位王善人的办法,虽然不彻底,但是能治标,
也不妨试一试的。这是“相应心所五十一”,小随烦恼十,解释完了。
文章来源(附音频):
https://fayun.org/public/index.html#!/fy/player/dharma/bashiguijusong/110/audio/0
==============================================================================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徧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徧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争。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
心得: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
般若波罗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