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隆波帕默尊者|当疾病来临时[下]

楼主: honyan (honyan)   2021-06-29 18:40:46
当疾病来临时[下]
隆波帕默尊者尊者
2017年3月19日|泰国解脱园寺
编译|禅窗
昨天隆波到斯利纳医院去讲法,那里的会议室不大,大约可以容纳500人。幸亏隆波讲法
的消息没有外传,不然医院的接待工作就会非常繁重。即使这样,会议室也满员了,仍有
很多人听到小道消息前来,隆波在去会场的路上就碰到一些新面孔来请教修行问题。许多
人都开始对修行感兴趣,这非常好。
昨天讲法的主办方是医生,隆波应邀专为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讲法。前来听法的有血癌患者
、白血病患者、淋巴癌患者及其家属。这些人大部分从未听过法,因此昨天的开示非常简
单,那是仅属于隆波式的简单法谈,但对于首次听法的人来说,也许算是很难了。
隆波告诉那些罹患癌症的人,现今的癌症病人数量非常多,淋巴癌在诸多癌症中排名第五
,而在当今社会的人口死因统计中,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一,其数量极其庞大,但却不知因
何所致,连医生也没法回答。
初次得知自己的病情时,有些人自然会被吓到,紧接着就是害怕、压力徒增、不知如何是
好。他们还来不及被病痛折磨,就已经被类似的心理状况层层裹住了。
治疗阶段才是疼痛真正的开始,医生要进行各种检查、实施各种措施。如果是修行人,此
时就要及时知道自己的心。人在感到疼痛时,如果心的品质不够,它就会放大疼痛感,使
其程度大过实际状况。
比如,痛感本身只有10分,有时会被心放大到100分。有些女性在生理周期时,肚子痛到
必须吃药(隆波身为居士的时候曾教导过许多朋友修行,出家后就完全不再涉及这些问题
了。),那时隆波指导她们去观心,经由持续不断的练习,本来要依赖很多止痛片的人后
来都不再需要服药了,疼痛得到了大幅缓减,有些人因而以为是修行令其不疼的。事实上
并非如此,修行只是让我们的心不再放大疼痛感,但不能根除痛感。
人在身体生病时,心也会同时生病,心会比平时更加郁闷与敏感。比如,我们坐着发呆时
,被蚊子叮了也没感觉,对吧?可是如果看见了蚊子,就会马上警戒起来,这时候如果被
咬了,就会觉得比平常更痒——这其实就是心在放大感觉。因此,如果我们妥善地训练心
,如其本来面目地去感知,比如疼痛生起时,如其本来面目地感知,那么痛感就不会很强

昨天隆波跟癌症患者们分享:在化疗的第二阶段,隆波的肛门长了脓疮,必须动手术。主
刀医生的医术精湛,照顾也周到,手术结束后,医生提醒说:“今晚您肯定会觉得非常疼
。”他已经准备了吗啡,认为当晚隆波绝对需要注射。傍晚时分,护士来了,问隆波是否
要注射吗啡,隆波回答说还不需要。为什么?因为还不痛。最后,为了安抚护士,隆波才
在临睡前吃了一粒止痛药。
当我们做手术或经历类似的情形时,要善于照顾心,不去放大感受。实际的痛感并不可怕
,不觉得特别疼也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厉害,而是由于当今科技发达,已经不会再让病患感
到太多痛苦了,加上现在还有形形色色的缓痛药物。可是如果病人心里害怕,那么即使一
点疼痛也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加剧担忧。
因此,如果我们及时知道自己的心,比如生病时,心害怕,知道,心担忧,知道,无论心
中呈现什么,我们就只是持续不断地知道。生病时,心里呈现的大部分境界都属于瞋心家
族的成员,都是“不喜欢”和抗拒家族的成员。抗拒家族的成员何时生起,心何时就有苦
。何时生起瞋心,何时心就有苦受,也就是说,瞋心出现时,永远都会同步生起心方面的
苦受。因此,在身体生病时,心同时也会有苦。
佛陀开示道:一般人生病时,就像身体被一支箭射中,同时心又被第二支箭射中。被第二
支箭射中,也就是疼痛进入了心、痛苦进驻了心,导致心苦。佛陀又说:阿罗汉圣者只会
中一支箭,他们的身体会被射中,但是心已不再造作,因而心是没有苦的。如果我们善加
训练,至少也能减轻心苦。
你们去看牙医时,觉得害怕吗?有些人会怕,可是这位牙医不怕,因为他是实施方。需要
隆波给大家介绍一位牙医吗?那位医生可是举世无双。隆波曾经去看牙,被摆弄了好久,
阿姜宋彩尊者站在门口观望:“天啊!满嘴是血。隆波,太可怕了……牙医故意刁难您吧
?”
医生治疗了大约一小时,隆波的嘴都变形了。做完之后,隆波去上厕所,回来就看到阿姜
宋彩尊者被拔掉了两颗牙。只是小便的功夫,就拔完了牙,已经在缝线了。
阿姜宋彩尊者一直发出“啊——”的声音。这位医生是急性子,注射完麻药就立刻拔牙。
隆啊(阿姜宋彩尊者的小名)便“啊——啊——啊——”地叫,隆波这才晓得他的名字是
这样来的——“啊——啊——啊——”。越是发出“啊——”,嘴巴张得越大,医生也越
方便,瞬间就拔完了两颗牙。
隆波本来还准备作弄他,结果回来发现已经在缝线了,进展太快。有些医生手重,有些医
生则温柔,但有些医生尽管手脚轻柔,疗效却不好,他们只顾著迎合病人,仅仅去除浅表
的牙垢,对于藏在牙龈下面的部分并不管。另一些医生特别看重疗效,几乎是直驱牙根。
当我们去整牙时,心若中立,就会只剩下身体的疼痛。如果无法承受身体的疼痛,可以用
奢摩他来自助。方法有几种,比如,将心引导到大脚趾,因为医生并没对大脚趾做什么,
明白吗?那时医生只在头部忙,所以我们将心引导到别处。心不感知疼痛时,就不会觉得
太疼,除非痛感极为强烈,心才会猛然冲过来“看”一下。
阿姜摩诃布瓦尊者曾分享他吃中药的故事。那味中药的味道奇臭,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
吃药的时候,他说他把心放到了横梁上。知道横梁吗?现今的房屋已不太能见到横梁了,
只有天花板。
心只要不去感知,“触”就无从生起,纵然有牙齿,纵然在拔牙,可是有“触”吗?没有
,因为心没有关注它。心若未意识到,“触”就不会生起,因此就不会感到疼痛。除非我
们十分担心,心才会不断地冲过来看,心跑来看一次,就感觉疼一次。
慢慢训练吧,有一天我们也许将直面疼痛。在生病感到不舒服时,训练自己去观心,如果
可以同时修习奢摩他就更好了。如果修习不了奢摩他,就只是观照它们工作,也能在一定
程度上自助。然而,过多地修习奢摩他也会有问题。有些人修习奢摩他入了定,导致手术
刀无法切入身体,因此无法进行手术,于是医生不得不叫醒他们:“长老、师父,请您退
出禅定。”一旦从禅定退出,就会感知到疼痛!是的,但还是必须退出来。
心力太强时,抽血的时候针根本扎不进去,有时针甚至会弯掉。而隆波则是每次被扎,每
次都能扎入,没有任何神通,只不过抽血的时候有点难,隆波要让心处于自然的状态,血
才容易被抽出来,否则整个身体会处在类似屏蔽的状态。
我们要在患病之前就训练自己,这样在生病的时候才能够自助。尤其是罹患癌症,各种各
样郁闷之事将会接踵而至,亲戚朋友也会给我们增加额外的负担。那些牵挂我们的人反而
为我们平添更多形形色色的压力,比如,隆波以前有一位罹患淋巴癌的弟子,当时她还非
常年轻,也修行了很久,她向隆波作禅修报告说:“现在我的身心非常疲惫,因为安抚妈
妈的工作太难做了。”
孩子自身患了癌症,已经觉得极度艰难了,同时还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安抚母亲或亲人,这
样真的很累。亲戚朋友有时给我们平添了更多痛苦,所以身为病人的亲属要谨慎,别给患
者添乱。
还有一种情形:全民皆医生。隆波生病期间终于明白:每个泰国人都是医生,每个人都有
各种治疗偏方。有些人提供特效药,说药效是世界第一,“这是银杏的萃取物,您一定要
服用,请您现在立刻服用。”隆波并不是那种轻易就去吃什么的人,服用之前都会把它们
拿给医生看,结果医生说:“这个东西极易导致出血,您在化疗期间血小板已经明显下降
,如果再吃这个药,那是非常危险的。”
每个人都化身为医生,提供各种偏方、秘方。有些人提供中药,说要去看陈医生、李医生
,“请您去找这位医生、那位大夫”——还好没被邀请去看妇产科医生。“您去见见这位
神医好吗?”他们请隆波去看神医、中医、泰医,还有鬼医。“这个药是鬼给的秘方”—
—它大概就是因为吃了这个药,所以做了鬼。
介绍的偏方和秘方越多,给病人增加的负担就越重——隆波需要不断谢绝与解释。有人告
诉隆波:“您最好吃些黑芝麻,我去买来供养您。”在隆波身患癌症以前,有人提醒隆波
每天要吃黑芝麻,也不知道患癌症是否就是由于吃了黑芝麻的缘故。
总之,大家都有形形色色的秘方与偏方,而隆波更倾向于相信科学。如果没有相关研究作
为佐证,恕不轻信。即便有了相关研究,也要进一步看看其中是否暗藏利益驱使。会有的
,医学研究也有各方利益藏在背后,比如让我们谈胆固醇色变的胆固醇骗局,它让我们觉
得到了某个程度,每个人都必须吃药,但这种宣传只是为了售药,事实并没有说的那么可
怕。
过日子要有凭有据,盲从或道听途说并不是真正的佛教徒的行为,我们应该以觉性来呵护
心,透过智慧来判断什么应该,什么不该,凡事都要从因果的角度去审视。
亲属们也是同样的。照顾病人的亲属,请不要给病人再添负担。很多人提供的都是麻烦而
已,又或者自己比病人还悲伤,导致病人更加苦闷。
隆波昨天的讲法大概就是上述内容,但比这个更简单。今天的讲法要增加难度,这样才能
与在寺庙讲法相匹配。
如果我们训练自己,那么就只会剩下身苦,心苦将不再产生。但如果训练得不够,心苦就
还会生起,只不过生起的次数较少、时长缩短了,让我们大致可以应对。
为什么非要痛苦不堪呢?我们活着又不是只能听天由命。身苦是躲不过去的,但是当代科
学已经帮了我们大忙,这代病人的疼痛程度比以前的病人减轻了很多。只是现在的人患了
同样的病,痛得更久,但就是不死。
如果已经无法救治,就别救治了,但是要为病人减轻苦受。有些人只是一味地延长父母、
爷爷、奶奶的生命,让他们全身插满管线、痛苦不堪,呼气苦,吸气也苦,旁人体会不到
那种滋味。一味地治疗只会让病人平白受苦,还要搭上百万钞票,有些人甚至因此身无分
文。隆波认识的一位朋友去某家著名医院就医,花费了几千万。医生真厉害,就是不让他
死,一直耗著。最终,子女都快活不下去了。
如果真的救治不了,就顺其自然,自然规律本身会帮助到我们,不需要痛那么久。濒死之
时,看似很痛,但如果妥善训练过,就可以旁观身体疼痛。
昨天隆波教导:如果真的要死了,就让心放松。这是指导那些不会修行的人,让他们把心
放松,只去想正面的事。但是修行人濒死时,就要看着身体死去,心在一旁作为观众,没
有烦躁不安,也没有惊恐。疼痛的折磨不会太多的,只会比普通人少。
阿姜摩诃布瓦尊者曾经开示:修行至理想状态,真的濒临死亡时,心会抽身而出,不会痛
苦不堪,心将从死亡之中离苦。
我们的心还无法抽身而出,只能进进出出。但即便抽身而出,也是心在自行抽离,不是刻
意逃离身体。心一旦抽身而出,就会切断感知,因为心知道身体已无法挽留,还不如彻底
扔掉它。心切断对身体的感知,于是身体便会平静下来,即使还有挣扎,也只是属于物质
的自然反应,但是心已平复,而后万籁俱寂。我们不是孤儿,我们是佛陀的弟子,要从即
刻起就训练自己。生病了让医生去治疗身体,我们去治疗自己的心。无法治愈身体,就放
下,转而呵护心。如果达到了终极的体证,心就会放下心,苦的终点就在那里。即使未抵
达终点,临终的时候也会放下身体。心会先放下身,而后进入到心。等修行至某一点,波
罗蜜圆满时,心就会放下心。
现在有些人已经体验过“放下心”了,虽然放下了,但又会再次拾起,并没有在放下的时
刻立即死去——基于往昔的旧业,我们会再次抓取心。惟有深知身体已必死无疑时,心才
会放下身体。一颗已经训练妥当的心会在那一刻完全臣服,因为它已经彻见到心本身即是
苦。
若无心,就无五蕴,而惟有一堆物质的聚集。一旦有了心,它就会变成众生、人、我们、
他们,所以佛陀描述道:此一长约2米、厚25厘米、宽50厘米的身躯,具有想蕴与心。有
了身与心,才会成为人、众生、我们、他们,而佛陀还强调:那不是人、众生、我们、他
们,只是物质元素,兼具想蕴与心。我们要洞悉到它全是各种元素的组合,不是人、不是
众生、不是我们、不是他们——这是阿罗汉圣者的境界。
只要还执著于心,就会再次出生。单是有心,就足以再次创建五蕴,因此,单一的一刹那
的结生心就能够重新创建名与色。但是如果放下了心,结生心就将不复存在,那么一旦死
亡就是彻底死去,不会再有出生的种子,那将是最后一次死亡。
请大家逐步训练与实践。如果隆波昨天这样讲法,听众肯定会晕头转向,因为从未听过。
昨天有哪些人去了现场?昨天比今天简单得多,对吧?昨天那些重病患者戴着口罩来听隆
波讲法,眼睛睁得大大的,听得非常起劲,到最后摘掉口罩开怀大笑,忘记自己可能会被
病毒感染了。哎,摘掉口罩,如果被感染了,很快就会一命呜呼的。
训练妥当的心将为我们带来快乐,因此要努力训练自己。面对形形色色的苦难,没有人能
够帮到我们。住院了就知道那里有的都是形形色色的艰难困苦。隆波对阿姜宋彩尊者说:
“我们可能是不用再堕地狱了,但是业报现前,还没死就到了地狱。”时间一到,便有白
衣“阎罗王”举著针来扎我们——不善业必会结果,赦免是不存在的。欠债必要偿还,即
使去不成真地狱,也要紧急偿还——即使来不及死后堕入,也要活着进去。
不会修行的病人是极度苦闷的,他们狂躁不安、摇床哭喊……起先期待自己可以康复,生
气地摇床:“怎么还不康复?”待到病症加重,长期的病痛折磨让他们再次摇床哭喊:“
什么时候才能死呀?”又试图寻找其他出路。
没有训练过的人就是如此孤苦无依,无法从苦痛中自拔,只能完全随本能驱使。事实上,
这不会让境况获得任何改善,反而会平添更多的痛苦,并且让身边人的压力加剧。
那些看护病人的家属们的压力也很大,而且睡眠不足。比如阿姜宋彩尊者看护隆波时,看
起来比隆波还憔悴。有些陌生面孔的医生偶尔进到病房,抓着阿姜宋彩尊者就要检查——
这是真事,不是讲故事。
由于照顾与看护病人,看护者自身累到面黄肌瘦。隆波生病时,身体不舒服,醒来很快就
会睡去,因为异常虚弱。而阿姜宋彩尊者因为要照顾隆波,所以睡眠不足,到第二天早上
,他的眼睛就是肿的,导致医生每次来都拿他下手。一抬头,只见两位出家人,肯定就是
这位了。发觉张冠李戴后,为了化解尴尬,医生又会说:“隆波为什么看起来一点不像生
病的人?”隆波回答:“你看看,我身上全是留下的针孔嘛,是你自己没有留意,只是自
顾自地看面相而已。”因此,看护者也必须修行,而且这是可以全力修行的时刻,因为暂
时没有其他工作要做。
生病的时候就是进考场的时刻,还没生病时只是在课堂而已。一旦病了,就是进考场。只
是有些人学得还不扎实就进了考场,还希望自己是在课堂,就像有人生病后来请教隆波:
“我该怎么办?”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什么也做不了了。苦都扑到了眼前才想起修行,
怎能有起色呢?来不及了。
我们应该趁自己还健康时就训练,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像是进入正规课堂一样训练。我们的
教材是名与色,深入地学习它们,频繁地观察自己的身心——能够观心,就观心;观不了
心,还可以观身;如果既无法观心也无法观身,那么就修习奢摩他。可以念诵“佛陀、佛
陀”,无论是否获得宁静,只要还能念诵“佛陀”,就已经很完美了。不管是念经还是进
行其他练习,都让心与善的所缘在一起。
等到疾病降临时,就是上考场的时刻。大家在读书期间经历过吗?老师偶尔会突击测验。
有过类似经历吧?肯定都经历过。许多人在开车时遭遇翻车,这只是测试测试,死期还没
到,脖子还没折断。为什么脖子没断?因为觉性很好,原本要头破血流的,可是居然躲过
去了。这是由于有觉性,说明通过了模拟考试。
当我们真的要死的时候,就是真正上考场的时刻,能否通过考试却不一定,只不过终有一
天都要进考场,无人可以幸免。有些人进考场的时间比预料的早,有些人则是早该进考场
了却迟迟没去。由于学业总不过关,所以总是不能毕业,就像是有些人读小学时一直不及
格,所以只能一直留级复读一样。有几个人本来看起来要死了,结果却又活了很久。阿姜
宋彩尊者说,他自己就是一直在偿还不善业的业报,一会儿那样,一会儿这样,病痛不断

以前隆布特长老有一位弟子,人称“杜阿姨”,她是个药罐子,患了五花八门的病:糖尿
病、这个病、那个病,各种时髦的病都会找上她。她被不停地截肢,但她非常自豪地分享
:来探望她的人惊呼:“哎呀!杜阿姨,又截肢啦?”对着她“哎呀”的人不久就命归黄
泉了。他们是真的死了,但杜阿姨并没有诅咒对方。有些药罐子的命很硬,虽然看起来像
玻璃,随时会碎掉,但却能活很久,而有些人平常不患病,一旦患病就给报销了。
看似健康的人往往比药罐子死得早,这类情形很常见。身强力壮并不能保证长命百岁,真
的说不准。惟一能够确定的事情就是“不确定”,所以我们要充分做好准备。
何时需要面对考试,我们并不知道,而且这种考试没有补考的机会,通过就通过了,不及
格就是不及格。妄图祈求阎罗王让自己再活一次的情节只存在于小说里,事实上根本没有
补考的机会。因此,我们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开始修行。
修行分为两种:奢摩他与毗钵舍那。
修习奢摩他需要有所为:心不好,令其变好;心不快乐,使其快乐;心不宁静,让它变得
宁静。我们要用相反的事物,也就是与烦恼相对立的事物来作为所缘。如果贪心非常重,
那么与贪欲相对的就是不净观:去审视不美和不漂亮的事物,因为美丽之物会诱发贪欲。
瞋心很重,就要修习慈心观,因为慈悲与瞋心相对。痴心很重的人容易愚痴和迷信,这样
的人应该训练自己变得更理性,比如看待一切都要有理有据,否则容易被痴心席卷而去。
或者如果心非常散乱,那就引导心去与单一的所缘在一起。心跑了,知道,心就会不再散
乱。
使用对立的事物来对治,属于奢摩他,它会让心来到与正在呈现的烦恼相对立的状态。而
修习毗钵舍那则是不作为,不需要去做什么,只需要如其本来面目地知道:如身本来面目
地知道身,如心本来面目地知道心。
奢摩他是“有所为”的,并且“有所为”之后需要呵护,否则它便会退失;而毗钵舍那则
不存在“必须”或“禁止”,它仅仅涉及:如其本来面目地知道。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有些人声称隆波帕默的教导是什么都不需要做,这不是事实。隆波的教导是:要学会觉知
自己。对吗?不走神也不聚焦紧盯,达到这一点需要练习和有所为。
一旦心能够觉知自己,就开始观色与名的工作,不干预它们——不迷失其中而因满意或不
满意去干预。但如果满意或不满意已经生起了,就要进一步及时去知道它们,这样才不会
继续干预下去。
大家去吃饭吧。
文章出处:https://www.shineling.org/lp-pramote_full-txt_19/
YouTube影音(泰语中文字幕):https://youtu.be/Ghrt7oBQbps
==============================================================================
玅境长老《和尚法语》(二十二):
什么是“执实”?就是看见丑陋,认为真实是丑陋的;看见美,也认为美是真实的,遇见
一切见闻觉知的境界,都认为是真实的,现在我们坐禅就要破这个烦恼,观察它都是假的
,没有一件事是真实的,都是如梦中的境界。
==============================================================================
心得: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十方三世一切佛,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
般若波罗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