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 (一)
玅境长老 开示
1992年于台北万里灵泉寺
《八识规矩颂》是唐、玄奘法师造。这部颂是《成唯识论》的纲要,是玄奘法师他翻译《
成唯识论》,翻译完了。《成唯识论》一共有十卷,里面的文义都是很广的。大概是玄奘
法师感觉到它的文义太广了,所以须要提出它的纲要,就作出来《八识规矩颂》。
《成唯识论》里面说的道理,也就是说的这八个识、这八个识。就是由凡夫的时候,这八
个识的情况;到圣人的时候、到阿罗汉、到大菩萨、到佛的境界,这八个识的情况。《成
唯识论》里面说的道理就是这样子。
现在《八识规矩颂》也是这样说的,但是比《成唯识论》要简略的很多很多。所以比对起
来,可以说是《成唯识论》的纲要,这样说应该是很恰当的。
这个八个识,其实也就是我们一念心。我们的一念心,心的情形在我们中国的孔孟之道,
也有提到心的情形,‘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味’,这也是说明心的
意思。也说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也说了很多。
但是佛法里边说的是更详细、说的更微细。说到凡夫的心,到圣人的心,到佛的心的情况
。这若和我门中国孔孟之道对比起来,那是差的很远很远了。我们凡夫的心,虽然是我们
现在的日用之间常常会感觉到的,但是我们对于我们的心,不是太认识。如果要说到圣人
的心,那更不是我们能知道的。所以这《八识规矩颂》,在佛法里边来说,是我们应该要
注意学习的。
在《法句经》上,曾经提到心的事情,其中就是《法句经》一开始:‘诸法意先导、意主
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言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这是南传《法句经》新翻译的
,比较容易懂,在藏经里边也有古时代的翻译,但是没有新翻译的看起来那么容易明白的
。由这二个颂,我们会明白这个心,在我们佛法里面也好、在世间的一切法上来说,它是
重要的,很明白的表示出来。那么它的第一句,“诸法意先导”,是世间上的一切事情,
都是由意开头的。如果没有心、心意识的意。如果没有心的开头,就没有这件事。所以所
有的事情,都是由心转变出来的。我们读《华严经》放蒙山一开始的时候,那几句话‘若
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为心造’。那么这个颂的意思,与《法句经》
上的意思也是一样,一切是唯心造的。
我们出家人,放弃了世间上的尘劳,出家要修行。究竟修行这件事是什么呢?是怎么回事
情呢?就是要注意调伏、清净现在的一念心而巳,只此而巳!
在《杂阿含经》有一个颂:‘心持世间去,心拘引世间,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这
几句话,我稍为详细说一下。
‘心持世间去’。‘世间’这句话,在佛法里面说,应该说二种的不同:一种是情的不同
;一种是器世间。
有情的世间,就是一切众生有情识的这一切的动物,这叫有情世间。器世间就是有情居住
的这个世界。比如说我们拿生果要放在器里边。比如我们人居住在这个世界上,也就像在
器里边似的。当然这里边有一点和生果放在器里边的不同的意思,就是人居住在世间上,
世间有资养人的生命的意义,不只是存在在这里。所以这个世间分这么二种。这二种世间
以有情世间为本,器世间是末,怎么知道呢?因为器世间是人的共业所造、众生共业造成
器世间。这样子,器世间就是枝末了,人本身是根本的了。所以《杂阿含经》这句话‘心
持世间去’。这个世间上,比如说我们这个人,今生作人,我们来生到天上去了,怎么会
到天上了呢?就是你的心,把你带到天上去的。说是天上的人死了,他又到三恶道去了,
怎么会去呢?是你的心,把你带到三恶道去的。所以这个世间是有情的世间,你是成佛了
、或者你作众生了,不管你到那里去,都是你的心,带你去的。你心若不带你去,你不会
去的。所以‘心持世间去’。
‘心趋引世间’,这句话和前面那句话的意思一样。就是心识率领这个人到那个地方去的
。 ‘其心为一法,能制御世间’,这个心如果简要的说,只是一个心。虽然他是一个心
,但是它的力量非常大,他‘能制御世间’,能控制、能驾御世间上一切的事情,这和《
法句经》上的‘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意思是一样。所以这个心,在万法里边是最重
要的。
那么对于心的意义的说明,在佛法里面说的最详细的了。佛法里面也有很多的派别,在这
么多的学派里边,对于心的说明最详细的,还是唯识。唯识宗经论里边说的最详细、最详
细的,当然就是《成唯识论》。现在我们要学习的《八识规矩颂》使令我们更容易明白一
点,比《成唯识论》更容易明白一点。我就简单说这个识的大意。
八识规矩颂
现在解释题目:“八识”,八个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
、阿赖耶识八个识。在佛法里边通常就是说到六识,其余的二个识不明显的说出来。这在
《阿含经》里边也是这样子,就是在《大智度论》里边也是这样子;只有《解深密经》、
《楞伽经》、《华严经、入法界品》里边有多提了一点,在唯识的经论说的最多,又多说
出来二个识。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成唯识论》里面,说出了好多的理由。《摄大乘论》里面、《
瑜伽师地论》也都说出来。其中主要的原因在那里呢?就是关于生死轮回的问题、生死轮
回的问题,就是我们修学圣道也同样须要有一个阿赖耶识。那么究竟是怎么说的呢?比如
说我们的眼识乃至到第六意识,我们日常生活很明显的有这六个识的活动。但是它活动的
时候,他造成了一种业力,这个业力他造成了之后,他储藏在那里呢?他储藏在什么地方
呢?一定要有一个地方储藏他。
我说一个小小的故事。我本人是农村的人,东北黑龙江省人。农村种田的事情,我倒没有
种过田,但的我看见过、看见过。这东北有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呢?就是夏天这个包米熟了
。我们人去把这个包米取下来,取下来放在袋子里面,拿到家里面去,把它蒸熟了就吃,
这当然是很平常的事。但是东北有这个熊、熊牠看见人去提包米、牠也去提。牠提包米,
提了一个就站起来,牠提了一个,就胳膊挟起。提一个,又放下来,又挟起来。提到最后
,牠只有一个包米。人提这个包米的时候,有这个袋子;牠提包米没有袋子,所以这包米
就失掉了。
这件事我在想,阿赖耶识和前六识有相同的情形。就是我们的前六识,尤其是第六意识,
他的活动力非常的大。我们造生死业也好,我们修学解脱道、修学戒、定、慧也好,都是
第六意识的活动。那么第六意识他活动的成绩,他随时活动会有成绩的。但是第六意识本
身,他活动完了,他就不管了。我们睡觉的时候,如果不作梦,第六意识的活动,就停下
来了,他就休息了。那么睡醒了的时候,第六意识才恢复过来。我们的前五识,眼识、耳
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也并不是长期的活动的。我刚才说儒家的学者说:‘心
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个话‘心不在焉’,用佛法来讲就是第六识、第六识
若不注意的话,他的睛眼虽然看,等于没有看见;耳朵虽然在听人说话,等于没有听见。
第六识,他若不和前五识合作,他单独在行动的时候,前五识就是没有作用的。所以前五
识,也不是常相续的,也是有间断的,第六意识也是有间断的。这样子,他在发生作用,
造成的这些成绩,积聚的这些成绩,他本身都不负责了。
那么是怎么样呢?就由阿赖耶识来负责。他做的有功德的事情也好,他做的有罪过的事情
也好,都由阿赖耶识保存下来。保存下来以后,这个力量,因缘成熟了,他会再发生作用
。如果没有阿赖耶识,这件事就不成了,就像那个熊提包米一样,提到最后,只有手里这
一个包米,就是不能够积集下来,所以须要有阿赖耶识的存在。
在《摄大乘论》上、在唯识的经论上,也有提到这一些。所以只是说到前六识,对于生死
轮回、修学圣道这一方面,有的地方有所不足,所以须要有阿赖耶识。这样说就变成前六
识之外,又须要有阿赖耶识。
那么这个末那识是很微细的,他和阿赖耶识在一起,也是常相续的,对于阿赖耶识有很微
细的我执,执著有我的根本的无明烦恼就是他了。在唯识里面,他说到阿赖耶识是没有烦
恼、他没烦恼。谁的烦恼最厉害呢?就是第七识、末那识。第七识执著有我,这个我执、
我见是很微细的。
我们的前六识,我们明了,自己会感觉到有第六识。我们第六意识会发心去拜佛,会读经
、也会同情人家的苦难,做种种的功德,但是因为第七识的执著有我,就把这些功德都变
成有漏业。所以这个第七识对于造生死业,他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有一个第七识
。
如果第七识,由前六识、由前六识的修学佛法,能够观察诸法无我,能这样修行,能这样
深刻地去修学止观,把第七识的我执逐渐的、逐渐的把他取消了。那么我们做的功德就变
成无漏的了,那就能转凡成圣了,就可以得无上菩提了。所以第七识他倒是一个转凡成圣
的一个关键,但是真实做这件事,是第六识。第六识在做这件事,做这个功德也好、造罪
也好,都是第六识来做,那么第七识会受到影响,所以就可以、我们就有希望可以成佛了
。
所以在唯识的经论上,就多说出来阿赖耶识和未那识。那么八识里边,有些经论上不提到
这个未那识和第八识,那又是怎么回事情呢?因为有的经论,虽然不提阿赖耶识,但是他
另外也有地方提到,只是没有那个名字。是什么呢?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同时还有一
个第六意根,第六意根和第六意识的关系,就是第六意识是粗显的,我们自己会感觉到;
但是第六意根,他是很微细的,是常相续而不间断的。那么这样讲,那未那识和阿赖耶识
就在这里,不过没有另立名字,只此而已。
在《阿含经》里边,有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含义,但是不明显的说出来,不明显的说出来就
是阿赖耶识。比如说我们说到十二因缘里边:‘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这里边就有阿赖
耶识的味道。因为‘名色’是什么呢?这个‘色’当然在我们的生命体上、这个地水火风
,眼耳鼻舌身这前五根。这都是清净的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个‘名’是什么呢?‘名’就
是受想行识。受想行识这里有一个识,那这是一个识,‘识缘名色’又是一个识,那这二
个识指什么说的呢?这个意思就是‘识缘名色’的那个识,就是阿赖耶识;这个‘名’里
面那个识,就是第六意识了,也有这个意思。虽然在《阿含经论》里边,没有明显的说出
来阿赖耶识,但是阿赖耶识也在里面,也有这个义、也有阿赖耶识的义,但是没有明显地
说出来,所以唯识里面说出来。
尤其我们今天的佛教,因为《阿含经论》好像受到尊重了,《阿含经》在中国佛教里边,
不是那么的受欢迎,好像是!但是今天的佛教不是,今天的佛教有人提倡,所以就有人欢
喜学习,并且有很大的理由要学习《阿含经》,所以对大乘佛教就有一点批评。但是你仔
细地去学习《阿含经》,你就会知道在那里面,就有大乘佛法在里面。这样说,你应该再
注意的学习《阿含经》才对的。
所以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其中有很多的事情是相通的,并不是忽然间就有那样的佛法,
不应该那样讲,这是我这样说,表示小乘佛法是佛说的,大乘佛法也是佛说的。所以我们
学习大乘佛法,我们把我们的信心要坚定起来,不要因为某某人说些什么话,你信心就动
摇了,你不必。
说八个识,这里面会详细的解释,这里我们大概地解释一下。“识”是了别的意思。就是
明了的意思。明了这句话怎么解释呢?就是他不同于木头,不同于木石。地水火风物质的
东西,无论怎么样精妙,它不能发出来识,它不能发出来明了性的识,这个无情物。这个
明了性的心,明了性的识,就是不同于木石的地水火风,它就是有明了性的。它与种种的
境界接触的时侯,它会明了对方是怎么一回事,有这个明了性。这个觉,就是分别。知道
这是光明,这是黑暗,知道各式各样的差别,那就叫做识。
“眼识”它能了别色,“耳识”它能了别声音。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意识,它能了别前五识
所了别的;也能了别前五识所不能明了的一切法,它都能明了。世间法、出间法,第六意
识完全都能够可以学习,都可以修行的。那么这一部分的了别性,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
至于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的了别性,我们是不感觉到。比如说我们睡觉的时侯,不作梦
的时侯,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都不起了,如果要没有第八识,没有阿赖
耶识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死了。因为还有识的存在,所以我们可以醒过来,还可以算是活
人。但是他的明了性所明了的境界,这就是很微细的。在《成唯识论》里面说他明了什么
呢?阿赖耶识它能明了根身、器界、种子。就是我们第六意识,我们做出来种种的罪业,
储藏在阿赖耶识里面,阿赖耶识的明了性能了别、能了别它。我们做了种种的功德,也储
藏在阿赖耶识里面,阿赖耶识能明了。阿赖耶识,他能明了这三千大千世界的境界,它都
能明了。这个明了与明了,这是有一点不同,就是我现在若是能明了,就是一刹那间,就
把一切法都明了了。阿赖耶识是这种境界。这阿赖耶识我们暂时说到这里。
文章出处:
https://fayun.org/public/index.html#!/fy/player/dharma/bashiguijusong/110/audio/0
==============================================================================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法师玄奘造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七八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徧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徧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争。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 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