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
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
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者。】
发心应住及降伏 亦无发住及降者
不于心外有一法 如是具显清净因
论曰:此重遣菩萨心中微细我、法二执,令尽净无余也。前文具明二空实义,宁有不
尽。此重问者,略有二意:一者,义既如此不可思议,岂容凑泊。则诸菩萨发菩提心,毕
竟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二者,既言发心,便谓我能发心;既言住无所住,便谓我能
无住;既言降伏其心,便谓我能降心。我法宛然,如何得与般若相应?此则特为钝根再求
方便。佛仍告云:发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乃至即非菩萨等,所以酬其毕竟如何应住降
心之请。次又答云:实无有法发菩提心,则是荡其我能发心、无住、降伏之执也。盖发心
者,秪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心相尚不可得,岂别有法令心得发!心无心相,则我执何
存?发无实法,则法执何有?情累既净,般若现前。既非妄有,亦岂但空。离句绝非,因
清净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
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
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
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
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
身。”】
因无所得果亦然 无法可得得授记
诸法非法名佛法 大身非身名佛身
论曰:若言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云何而有授记作佛,得菩提果之事?为遣此疑。故明
因既无法可得,果亦无法可得,惟其了无所得,方堪授记。设有少法可得,便不与诸法如
义相应,云何而可授记作佛耶!言诸法如义者,一切诸法,本原真如,性相常住,不变不
异。今不过如法自性,来成正觉,故名如来。若言如来得证菩提,此是世俗言说,非实义
也。以如来所得菩提,秪是即心自性,如外别无可增,故无实;真得不颠倒觉,觉诸法之
自性,故无虚。又菩提非一切法,故无实;一切法皆即菩提,故无虚。又一切法皆即菩提
,故菩提无实;菩提非一切法,故菩提无虚。一切法皆是佛法者,以法界无外故。法界不
变常随缘故,故言一切法,法界随缘常不变故,即非一切法。法法皆是不变随缘,随缘不
变,法界性故,是故名一切法。证此法界,名为法身。法身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非别有
身,故非大身;法界为身,故名大身。此正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之妙庄严果也。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
: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
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能度所度不可得 能严所严亦复然
无我无法善通达 真因清净宜修习
论曰:此承上广明无得妙果,而劝修无得真因也。盖不但无心外众生可度,无心外佛
土可严,即此心性之中,求一能度所度能严所严实法,了不可得。以能、所之性,秪是即
心自性,无有少许我、法而可得故。如此通达,即名真实菩萨。非谓有能通达,有所通达
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
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
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
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
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
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
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
,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
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五眼具足成菩提 了了见于恒沙界
心即非心福非福 是故能所恒寂然
论曰:上明清净真因,毕竟无我、无法。则佛境界,为有为无?为遣此疑。故显如来
五眼,不有而有。众心福德,不无而无。有无互彰,巧遮戏论。夫五眼者,能照之知见也
;众生诸心及施福者,所照之境界也。以前例后,则能照既有,所照安得独无。以后例前
,则所照既无,能照安得独有。特以如来五眼,凡愚之所不达,以不达故,妄计为无。今
故特明其有,显非断空。众心福德,凡愚之所取著,以取著故,妄计为实。今故特明其无
,显非有性。言五眼者,次第为语。肉眼同人,见现前色;天眼同天,见障外色;慧眼示
同二乘,见于真空;法眼示同菩萨,见于俗谛;佛眼不共三乘,见于第一义谛。若圆融为
语:一眼一切眼,一切眼一眼。通照三谛,无有遗余。是故亦知尔所国土差别,亦知尔所
众心差别,亦知差别即非差别,亦知尔所福德,亦知福德非实。若差别非差别,福德非福
德者,当知五眼即非五眼。若一无碍妙智,分别说为五眼者,当知一法界中,分别说有种
种世界,种种众心,种种施因,种种福果,亦为不错不谬矣。依假名说,能照、所照,皆
悉历然。依实义观,所无别所,能无别能,故曰恒寂然也。
==============================================================================
南无三宝
加上心得 想转贴蔬食的文章过来
以前summertree大转法语时说要加心得很难
因为读过思维这种法语之后 心的妄想分别以及名言带动都会稍微沉淀下来
从文字般若下手用功 于是人会稍微变安静
所以他就苦笑说 明明没什么心得的
怀念老版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