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明法师--吃狗剩饭而成就

楼主: mark183 (mark)   2021-06-09 23:43:40
起杭州灵隐寺方丈慧明老法师,大江南北,无人不知,尤其为诸方出家禅和子所称道。
慧明老法师籍贯福建,听说是少年出家,我亲近他的时候,他已经是近古稀之年的老人,矮小个子,只有五尺多高,古铜色皮肤,头角峥嵘,两颧高耸,说话音声如洪钟般洪亮。他在大殿中讲经说法时,嗓音震得殿上铜钟发出嗡嗡声响,可见是个奇人。观他的那一副外表,简直活像“罗汉堂”中那尊降龙伏虎的罗汉,与广东南华寺祖堂里供奉的六祖大师肉身形像颇相仿佛。
慧明老法师,他在俗时原是务农出身,不曾读书。出家后的活计,全是苦行生涯,在丛林中服务外寮,充当菜头、饭头、水头、净头等苦恼职事,闲时欢喜趺坐参禅。
他这位目不识丁的苦恼和尚,何以会有法师的尊号?说来倒也是奇事一件,根据林下一班老前辈们的谈说,慧明法师在宁波天童寺当“行堂”(斋堂中给大众装菜饭的职务)的时候,每日斋罢,他就喂养狗子,这件事,算是他的日常例行功课之一。
狗吃剩下的余饭,他舍不得丢掉,为了惜福,拿起来用水淘过之后,他自己来吃。如是有好几年,一天,他吃狗饭时候,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同寮们问他笑个什么?他说:“我常常听得人说,狗子有佛性,今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我好笑。”他从那时起,似已悟入佛之知见。此所谓“下下人有上上智”,正是。
随后,天童寺里延请法师讲《圆觉经》,他虽是行单,却很发心,天天随众听经。一天,他听法师讲说经里面“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的道理,当即心开意解,豁然见到本性。
每次听完了经,他还要向他的同寮讲说一番,表示他对经义上的领会。同寮们都讥笑他,说:“你把镜子照一照你的面孔,像你这样一副苦恼相,又一个大字不识,你还妄想当讲经法师吗?”他当时气愤不过,回答说:“你们就估计我不能当法师吗?好,从今天起,我偏要做个法师给你们看看。三年之后,我还要回到天童寺来讲经呢!你们等著瞧罢!”
同寮们听他说出这样大话,都一齐拍巴掌大笑!有的说:“像你这副材料,就可以当讲经法师,那除非是铁树开花,黄河之水倒流。”他也不与他们争辩,马上回到房里,收起衣单,背着包袱,走出山门。
自从离开天童寺之后,他到处行脚,效五十三参故事,遍访善知识,并且朝拜了中国四大名山,不觉已经三年。在第三年的春天,他听说天童寺又有讲经法会,宣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触动念头,乃背起包袱,又回到天童寺来。
当他走进客堂坐下之后,知客师看他只有一个破包袱,人也矮小,又是长的一副苦恼相,把他当作“云水僧”看待。板起面孔,问他:“你这位师父来常住有什么好事?”答道:“我是来听经的,前来常住讨个经单。”
知客师闷在心里好笑,觉得像你这个苦恼子,来听什么经,乃打趣说:“你可知道我们这里是讲什么经啊?”他昂起头来答道:“这个,又何必问?不是讲《大方广佛华严经》么?”知客再向他开玩笑问道:“你可知道‘大方广’三个字怎么讲?你讲给我听,如果讲得对,我就准你经单。”
他看到知客师故意问难,马上放下脸指著知客说道:“你好没有参学!怎能用轻慢心来问法,你要向我求开示,必须恭恭敬敬,搭衣展具,向我顶礼三拜,然后在我面前长跪合掌,我才可以讲给你听,如此儿戏态度,岂是求法之道?”
知客受了他一顿抢白,当时觉得这人貌虽不扬,名堂倒还不小,于是马上摆了一个“乌龙”,口里说:“好,请坐片刻,我马上就来。”
那个知客师掉转身,跑到丈室,向方丈和尚来了一个“瞒天过海”。说适才来了一个不寻常的挂单师父,他声言要来听经讨经单,我问他听什么经,他答道要听《大方广佛华严经》。我问,“大方广”三个字怎样讲?他的口气真不小,说要听“大方广”三个字,都非得叫方丈和尚搭衣持具把他请到丈室来他才可以讲。
那位方丈和尚听了知客这一番说话,一时好奇心动,当真披上大红祖衣持具来到客堂,把慧明和尚请到丈室。
慧明和尚进到丈室,对方丈和尚说:“和尚你要听我说法,还须把你的法座借我一坐。”方丈和尚就依他,恭而敬之把他送上法座。他坐上法座,俨然像位法师派头,把“抚尺”一拍,开口言道:“和尚,‘大方广’三个字,每个字有广中广、广中量、量中广、量中量四种讲法,若讲广中广义,那我一辈子也讲说不完,要用广中量、量中广两种讲法,那也要讲上一年或半载,假设要我用量中量的讲法,我可以同你来谈一谈,不知和尚爱听哪一种讲法?”
方丈和尚听他这么一说,觉得这位行脚僧不简单,不敢轻慢,乃回答说:“就请讲一讲量中量吧!”
于是,他就大作狮吼,如何名“大”?如何名“方”?如何名“广”?把这三个字的体、相、用三重玄义,称性而谈,犹如桶底脱落,一泻千里,足足讲说了三个钟头。
方丈和尚愈听愈高兴,觉得所讲的道理,全是从他自性中流出,不落前人窠臼,别有见地,奥妙无穷,引人入胜。马上顶礼拜谢,连声赞叹说:“法师高明!法师高明!”并且请他代座讲经。
这是慧明和尚受人尊称为法师的来由,也是他开始讲经的第一遭。
自此以后,诸方丛林多慕慧明法师的名望,纷纷延请他讲经。他每次讲经,都是座无虚席。他虽然有了讲经法师的声名,可是,他却不在文字书本中推敲,志趣在禅那。
他的讲经,全凭着他的领悟去发挥,不像其他讲经法师要参考疏钞。他认为疏钞上面的义理,乃是前人的见解,与自己毫不相干,疏钞背诵得熟,也不过是替别人数宝。
所以他讲经从来不判教,只是消文释义,而喜谈有启发性的公案典章,故为一般禅和子和男女居士们所乐闻。
只要听得慧明法师去到某处讲经的消息,禅和子和一些居士们,都是蜂拥地跟着他跑。那种情景,是普通一般讲经法师不曾有的。慧老他虽然是位不讲文字的人,可是,说的法语,却很优美。
那年,我在灵隐寺过年,除夕晚上,他上堂说法,我记得法语中有两句话“花开朵朵艳,梅瓣片片香”,是多么有诗意啊!岂是一个不喝墨水的人所能道出,可见是他的悟境。
(有《慧明法师语录》一卷,为湖南谈玄法师记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