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篇文章我有看过,好像是网络上copy下来的。上师(暂不提名字)说同性恋这辈子不
改变,是要下地狱的。后来有问净土宗,也说同性恋属于邪淫要下地狱。事实上仁波切的
说法很多和大乘佛教有所出入。我记得上师有提到某部经文(抱歉,不是佛教徒,所以忘
了)里面就提到同性恋要下地狱。还提到铜柱地狱,铁床地狱。如果同性恋想要出家也要
完全根除同性恋的性向才可以出家。
就好像很多仁波切学佛还是吃肉,可是上师说真正如法学佛还是要吃素。所谓的三净肉,
只是给刚入佛门的方便法门,真正如法学习佛法就是要吃素。
为了这个问题,我在网络上打上“同性恋”,“地狱”,如法的佛法也强调同性恋是邪淫
,死后要下地狱。因为他们前世就是有恶业才形成同性恋,而这世还不改正,就要下地狱
。
就好像世间有酒肉和尚一样,但是你若真正学习正宗佛法,祂是禁止你吃肉喝酒的。目键
连的母亲也是因为生前吃太多肉而下地狱。
所以是要听坊间的说法学习佛法,而后下地狱,还是学习正统的佛法,觉悟成性。只有真
正的佛教徒才知道怎么做。
※ 引述《FHShih (ROAD)》之铭言:
: 整理 南传、藏传几位持教善知识 针对"同性恋"议题的回答 供参考
: 一、宗萨钦哲仁波切:
: 1. 同性恋性行为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执著,与异性恋的执著没有不同,
: 我们不应该认为,喜欢吃披萨的人比喜欢吃柠檬饭的人糟糕。
: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不侵害他人的前提下,都应该得到尊重。
: 2. 问:您对同性恋者有什么看法?
: 答:我个人对此没有看法。如果你问我佛教对同性恋的看法,那我只需要重复我以前说
过
: 很多遍的话——佛法的主要目标是真正地了解真理,并从错觉中得到解脱。
: 错觉的意思是,看到幻象却以为它是真的。从这种错觉中解脱是最重要的事情。
: 在这一过程中,我不认为性取向会带来很大的不同。
: 我也不能说一个异性恋者比同性恋者有更多的机会了悟真理。
: 事实上,同性恋者往往要敏感很多,这也可能对他们的精神旅程有些帮助。
: 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和其他所有宗教一样,佛教也是通过文化的媒介来传递的,
: 所以一种对同性恋者有偏见的文化可能会把同性恋诠释为不道德的。
: 但这是人类文化的问题,和佛教没有关系。
: 3.
: 问者 :我有一位信佛的朋友说:[同性恋的人会入地狱],然后我就说仁波切一定不会
: 同意你的看法。然后对方就回答:[你不是真正了解仁波切,基本上佛教只适合那些清
净
: 持戒的人。] 请问仁波切你对这看法如何 ?
: 仁波切答: 你在说同性恋吗?(像是听错的样子,然后全场都笑)
: 我认为在佛法上没有这样的讲法。其实文殊师利是智慧跟创造的本尊,也是美的本尊。
: 更有可能同志更接近于文殊师利。(大众鼓掌)
: 每当我去拜访那些同志朋友的家,我会记录下来他们用那种牌子的洗发水。
: 如果我没有记错,我曾经以妙音本尊的仪轨替一对女同性恋举行婚礼。
: (2014年3月‧香港)
: 4.
: 从一个非常广的佛教观点来说,异性婚姻并不能保证能比同性婚姻来得长久,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如果同性婚姻对沉思、禅思之道更有贡献,那同性婚姻反而胜于异性婚姻。
: 基本上我们在谈的是偏见,最近我去了尼泊尔,在过关的时候有很棒的事情发生,
: 入境时要填一个表格,名字、护照号码等等,M是男性要打勾,F是女性要打勾,
: 还有一个O是其他,连台湾都还没那么进步,诸位还在为了同性婚姻受苦,
: 这已经是一个过气的问题了。
: 如果是双性人怎么办呢?他们要不一样的厕所,在台大有双性人的厕所吗?
: 我们在谈的是偏见,偏见就永远不是好事,是人类最糟糕的一种个性,
: 偏见不容易去除,因为偏见在不同文化都非常受到保护。
: 二、噶千仁波切
: 事实上心中本无男女之别。如果他/她们彼此相处没问题,就不要干涉,
: 有一个同性伴侣并没有什么错,实际它取决于你自己,是你自己的选择。
: 不论与谁为伴,关键是要让伴侣快乐,而令我们快乐的方法就是互相慈爱。
: 如果你有大爱,对方是男是女并不重要,只要你有慈爱心就很好。因为如果有大爱
,
: 你的凡夫心念就会歇息,而凡夫心念歇息的时候,你就会见到心性的本质,
: 即真正的安乐,那是无念的真实本性。这样不论你有没有伴侣都不重要了。
: 每当禅修时,你都休息在大安乐之中,因为那是心的本性,是全体皆善的心性。
: 那种依赖于他人才能得到的快乐是有条件的,不是本来的心性。
: 所以其实不论你有什么样的伴侣,那是你自己的选择,简要言之,
: 重要的是彼此慈心相待。要知道,以爱和慈心来对待他人其实是一种功德。
: 三、马来西亚佛教大长老 达摩难陀尊者 (南传)
: 首先,目前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其主要影响来自英式基督教对圣经有关部分的看
法
: ,再加上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人以狭隘头脑所加以的夸大。在亚洲,特别是印度与中国
,
: 性事从来不被当成一种肮脏事件,只能暗中享受,或只为繁衍后代。
: 人们受无明的影响,把身体看成真实存在,渴望满足自己对感官娱乐的追求。
: 但是精神上成熟以后,无明被知识与智慧代替。因此,在把身体看成虚幻印象时,
: 自然而然就超越了这种执著。我们看见有些高明的人成熟起来以后放弃了性事,
: 就像一个孩子长大后不再玩那些玩具。
: 性事本身没有什么错。错误的是对它的执著与受它的奴役,
: 以为耽于性事可以带来最终的幸福。这是当今娱乐媒体对性事的渲染利用
: 带来的问题──夸大了性事带来长久幸福这种神话。
: 我们佛教中每天持诵的五戒中,第三戒是:“我接受这样的训诫,避免不正当的性事。
”
: 不正当行为的意思是,那些对行事的人或者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某一种意义上说,
: 假如双方为成人而且自愿,就不构成伤害。在佛教里,我们不把任何事情看成是一种
: 违反神圣法令的“有罪”。
: 佛教并不把同性恋看成是“错误”,而异性恋就“正确”。两种都是用身体进行的性
: 活动,都是淫欲的强烈表现,都增加我们对现世的渴望,使我们在轮回中陷得更久。
: 无论是两个男子,或者一对男女恋爱,都出自相同的人身侷限,
: 也就是没有把身体看成空无实相。佛教并不谴责同性恋,就如同佛教并不谴责任何错事
。
: 我们出于对真相的无明而行事,因此所作只错在“缺乏技巧”。
: 我们没有权利去谴责他人。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他人了解到,他们这样是出于无明,
: 和怎样找到真正的快乐。我们没有权利去谴责那些与我们想法和做法不同的人,
: 特别是当自己也身为其它感官娱乐的奴隶这种情形下。
: 我们知道,我们一只手指指向别人,就有三只手指指向自己。
: 总之,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起源于无明,当然没有基督教意义上的“有罪”。
: 所有形式的性事增加对身体的淫欲,渴望,执著。
: 有了智慧,我们学会怎样脱离这些执著。我们不谴责同性恋是错的,有罪的,
: 但是我们也不迁就它,这是因为它与别的性事一样,延缓我们从轮回中的解脱。
: 四、噶举直贡法王
: 佛经中并没有特别指出同性恋是五无间罪。实际上,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因果业缘的体
现
: 。同性恋与异性恋都是人们在感情方面的执著,都是因缘和合的现象,并没有特殊的自
性
: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去观察“情执”。“情执”是欲界众生的特点,有时也被称为
: “痴”,很多时候体现为人们对“自我”的执著在他人身上的延伸。我们经常说“我执
”
: 来自无始无明,如人们执著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财产,等等……我们也会看到有人将自
己
: 的伴侣视为自己的财产,限制对方的成长,导致关系紧张破裂等。
: 所以,在同性或异性上纠结,没有任何意义,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从一切执著烦恼中解
: 脱出来。
: ============================================================================
==
: 南传与藏传的善知识见解都很一致 同性恋异性恋 都是执著
: 没有哪个比较好 哪个比较坏 无明根源一模一样
: 解脱、菩提心等大的目标比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