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五)

楼主: minpanda   2020-12-17 19:56:08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五)
第四条:不妄语戒
  
一、未得谓得大妄语
  
  “优婆塞、优婆夷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
人即失优婆塞、优婆夷戒。”所谓妄语戒,包括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共四种。妄语
是指不真实的话,不真实叫做虚妄;就是有那件事说没那件事,没那件事说有那件事,所
谓“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虚妄颠倒这些话都是不可以说的。五戒中所要戒除的妄语
,主要是指大妄语,不是普通一般骗人的话,那是小妄语。
  
  什么是大妄语?不修行还没资格打大妄语,比如修不净观的人,自称已得不净观。业
感男女,自然异性相吸,起贪爱,那要怎样对治?观想对方脓血不净就能止住贪欲。不净
观还能制止贪食欲,所以贪吃、贪喝、贪情欲等,就要修不净观。
  
  你若真正修得了不净观,对男女、饮食就没有贪欲;所以你说:“我已经得了不净观
。”就表示你对这些都不想了。事实上,你根本没有修证,还说自己修到了什么境界:
“我已经证了阿罗汉了。”拿我们念佛来说,你说:“我念佛见到佛了,看到佛放光,我
已得到一心不乱了‧‧‧”,这叫做:“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假装自己了不起,这
叫大妄语。好名的人参一次禅、打一次七,就说自己开悟了、得一心、见佛了!
  
  其实你见到什么佛?作梦!颠倒妄想!真正到了见佛、一心不乱的时候,那你二六时
中一切都是吉祥、自在、安乐。如果你还有烦恼、颠倒、情绪不定,这样你见到什么佛
?是见魔啊!那是魔变的佛,不是真佛。这地方注意啊!如果你真实见到佛,身心决定安
然自在;如果是见到魔所变的佛,心中就有恐怖、不安然、不自在。
  
  有个照妖宝镜告诉诸位!你说见到了佛,这时候你自己反问反问,是否心静如止水?
是否八风吹不动?是否人家说你好,你不会笑?人家骂你,你不会哭?否则还是个彻头
彻尾的凡夫!真正见佛的人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是指:称、讥、毁、誉、利、衰、苦、
乐。如果这事做不到,千万不要说你见到佛,骗人的!又骗自己。
  
  当然你能至诚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那决定见真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
念佛”,那里不能见佛?“心即佛,佛即心”,见佛即见我们自己的心,见佛还有什么
难?本来我们的心是清净的,只因妄想颠倒,被酒色财气、七情六欲一时迷昏了,像处于
黑暗牢中,那能见到日光?一定要除去五欲之牢才能见到光明。
  
  其实不但没有修证不能说有修证,即使证得了什么也不要炫耀。佛弟子修行有所得,
那是应该有的果报嘛!不值得怎么骄傲炫耀的。你真正的得到,如果对方是真修行人、自
己人,当然彼此谈谈、互相砌磋,这样是可以说说的。
  
  在事相上要开点智慧,不要自己随便乱说,犯了大妄语。打妄语的人本身都有问题,
不是好高骛远就是贪名图利。还有邪师、外道说他是什么佛来转世的,胆子就这样大。
一个凡夫就敢说自己是佛,这等于古代一个小平民,说他自己是大皇帝,那不被杀头才怪
!一个出家人,一点修行也没有,就说已经证了阿罗汉果,大话敢说,就难逃下地狱受
拔牙割舌之苦。
  
二、真假知识善明辨
  
  世间上忠忠实实的老实人,学了佛后更加是一个忠忠实实的好佛教徒;虽是好佛教徒
,如果没有智慧又没有经验,听到人家一说:“我已经得到不净观、证了初果、二果、
三果了。”你就把对方当圣人来磕头礼拜、恭敬供养。对方是骗你的,他不是真正有功夫
的圣人,是彻头彻尾说大话骗人的。他骗你,你还恭敬供养他,他固然要招地狱之报,
你也决定会倒楣。
  
  有智慧的人明白佛学的教理,他知道:哦!你证了初果、得了不净观吗?那我倒要试
验试验、印证印证!得了不净观,那就应该清清净净的,如同莲花在污泥而不染。那如
果单独男女二人在私室里,你能禁得起考验吗?像虚云老和尚,被家人逼着和二姊妹结婚
,洞房花烛夜,虽有夫妇之名,却没夫妇之事;不但不染,还度她们舍情修净,最后度
她们出家,这真正是火中之莲花。你禁不起考验,说得到不净观,不可能的!
  
  如果证了初果须陀洹,那就有了道共戒,不杀生的戒功德成就,都不会再伤生了。不
仅走路不会伤害虫蚁,就算脚步踏到虫蚁都不会伤牠的命;即使做农夫耕耘时,锄头锄
下去,虫蚁自然离开一寸。在杀、盗、淫、妄这些地方能通得过,那当然他是圣人,否则
何止差一大截?差十万八千里啊!
  
  学佛的人决定要有正知见,不要被这些骗了,动不动就说谁有神通,要去拜他做师父
。不要看某某人外表像个修行人就相信他。他说你前生是什么,拿什么来证明?那你也
可以说他前辈子是什么啊!能知人前世是什么,就已经得到六通的宿命通;没有得六通就
没有宿命通,又怎能知道人家前世是什么?见思烦恼断了、贪瞋痴没有了,那才能得六
通;还未得阿罗汉果,怎么会得六通?想得六通要好好修道断贪瞋痴,这才是正知见。内
心彻头彻尾都是贪瞋痴就说有神通,岂不是骗人?
  
  其实真正一个老老实实、循规蹈矩的善知识,即使有神通也不显;佛陀在世时,也不
许弟子随便显神通的。正信佛教徒千万不要听人胡说乱说,把这大好的佛法破坏了。佛
法不强调要有什么神通,佛法是叫人要守戒、要有道德、戒行庄严,这才是真正的神通。
我们是以道德良心、出世学问来度化人,你以邪法度人,那是不是人家不会下地狱,你
要度他去?
  
  在一般居士想:怎么出家人还会打妄语?你以为出家人就是菩萨了吗?这要看他的本
质是如何。如果真正是善男子、善女人,是真儒、正人君子,这样来出家, 当然不但没
有大毛病,连小毛病也没有。佛法是个大家庭,大慈悲嘛!什么人都摄受。可是有的人本
质有问题,虽然出了家,习气一时还除不了,照说这种人是不能出家的。所以学佛人人
可学,出家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出家是要做个担负如来家业的法王子,一定要正知正见、
业障轻微的人;业障重的人学不好,业力不可思议嘛!以前出家都要考试,至少要懂得
一部经论,戒律要能守才能受戒。到了末法,考试等种种规则没有了,难免就龙蛇混杂。
  
  你们大心居士信佛法,要亲近真正的善知识,保持道念,免得走错路入了外道,一失
足成千古恨。在世间做事要戴眼镜识人,学道也要有正知见,否则真佛法你反而看不惯
,以为不近人情。佛法是超人情,与你生死、业障相反嘛!好像前面讲的戒杀,谁不想大
鱼大肉的吃呢?要叫他吃素,他就接受不了。所以学佛的人要识宝、要有智慧。好的出
家人你当然要恭敬,不好的敬而远之就好了,也不要得罪喔!世间说:“宁可得罪君子,
不能得罪小人”,君子有大人心量嘛!小人你无意看看他,他都会嫌你多看一眼找你麻
烦。娑婆世界就这样苦,这不是极乐世界,不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听了这些话不要又发生副作用了:“哦!我本来想出家的,可是不是这种根性,不能
出了。”要知道,“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想做大丈夫,不好的习气除掉就好了嘛
!就算是个大恶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啊!成佛有什么难的?
  
  我说“男儿”当自强,那女人就不用自强吗?不是!女中的丈夫也是真男儿啊!佛性
平等喔!没有男没有女;当然女人在业报、感情上是差一点,但你道心发强一点,就能
消除障碍,那修行起来也不输男人喔!要好好发大心,佛法总是叫人发大心做大事,利益
无量人,成就自己的圆满福慧。
  
三、真语实语有方便
  
  世间人叫他不说假话好像不可能,连母子、父女、夫妇之间,很多事情也不说实话。
对其他人更是一天到晚打妄语,你骗我、我骗你,这就是生死的凡夫。现在我们要想了
生死,决定要说真实语。否则常说妄语,就算你有时说真话,人家也不相信。比如你掉到
水里喊叫:“快来救我啊!我掉到水里了。”人家讲:“不要理他,那个人又在骗人了
。”讲话要真实,乃至说笑话都不要打妄语,所以说:“君子不戏言”。佛弟子一定要学
如来,说真语、实语、如语。如语就是如实之语,依事而说、依理而说。说话不要违反
事理,违反了就是说假话。
  
  “两舌”也要不得!像有一种人,在甲面前说乙不好,在乙面前又说甲不好,总是挑
拨离间。看到两人好,他心里怪难过的;看人家争斗,他就在背后高兴著。就有这样下流
的人。
  
  “恶口”就是骂人。世间有句话:“一语伤人,如刀刺心”,恶口如刀如斧一般地伤
人,而其所招的果报也不会安乐自在。还有“绮语”,是指说男女之间风流事、打情骂
俏、风花雪月的俏皮话,使人听了失去正念。下流社会的人,口中所讲的常是淫词绮语,
孔老夫子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所以一个正人君子是不会随便乱说话的,君子之
口,除道德仁义而不言。尤其我们学道之人,一定要远离这些口过;除了佛法,其他话不
说,说废话费时又伤气。要说就说好话,好话之中最好的话莫如念佛,何不歇下放逸,
多念佛啊!
  
  佛弟子不可以讲妄语,那真实语就可说吗?照理说,当然要说真实语,但在某个时候
,真实话也不可说,要说方便语。什么是方便语?比方甲乙二人各怀鬼胎,互相妒嫉、
互相猜测,他们之间有是非产生了。甲来问你:“乙是不是讲我坏话?是不是骂我?”你
不能说:“乙确实在我面前说你不好,在骂你。”你虽讲真实话,但这样不是使他们二
人的仇恨更深吗?
  
  所以这时要说方便语,话虽不真实,但令二人解冤仇。你应该说:“他并没说你不好
,还赞叹你呢!他说某件事有点对不起你,觉得很惭愧,如果你心量大时他想向你忏悔
。”你在乙面前,也是这样讲甲,那决定能使他们和好。所谓“会说话的两头瞒,不会说
话的两头传”。不过世间就有那恶业障的众生,尽会拨弄是非,不会传好话,是非话他
最欢喜义务传达!
  
  人哪!什么人都有,各有怪性。好像有人在你面前无端无故的说某人不好,确实说得
有所偏。如果你心直、有勇气也有正义感,那当面就可以纠正他那无中生有 的事,告诉
他事情不是这样,人家不是这样的心,甚至教训他都可以。或者你胆量小,不敢说正义话
,那不说也好;不过千万不要听了不服气,又向当事人传是非,那是不好的行为,应当
改正。
  
四、善巧方便度众生
  
  我们释迦世尊为了度众生也说方便语。经上有个比喻:有位长者,他的儿女不听话、
好吃懒惰、不听教导,向坏的方面发展。长者就想了一个方法,告诉儿女:“我不久要
出远门,去收人家欠我们的钱,你们乖乖待在家里。如果身体不好,我这里有药,对强身
医病都好。把药放在这里,你们有病就吃,我到外面收好帐就回来。”这长者也说:“
我在田里埋了好多金子,但已记不清楚埋在那里。你们没有生活费时,去翻田把金子找出
来,就可解决生活问题。”交代完,长者就出去了。
  
  去了两个多月都没回来,他特别请人告诉他的儿女:“你们爸爸已经死了。你们想做
人、想生活就好好自己发奋图强。”儿女们一听到爸爸死了,没有爸爸可依靠,想想以
后惨了,看看自己又有病,更是苦恼!这时才想起不必找医生,爸爸已经做好了药放在家
里。他们把这良药吃下,就将病治好了。
  
  儿女们的病是医好了,可是要吃饭没钱买米,这时又想起父亲曾交代田里埋有金子;
他们就拿着锄头各处找,可是把田都翻遍了,一个金子、一个银子也没找到。但想想:
这田都翻过了,既然金子找不着,我们还是种田吧!他们这时候当然很理智,因为父亲不
在了。春天播种,到了秋天收成,有谷子就有米,生活就解决了。其实翻土种谷,这就
是金子啊!
  
  这比喻应用在佛法上怎么说呢?佛陀本来是百岁才入涅槃的,当时人寿是一百岁,可
是他八十岁就提早入灭,这就是为了教化不听话的恶业障弟子。另一种意义是留福给我
们末代的子孙,使我们修行时不缺道粮。佛陀看弟子这么不精进,他想:如果我久住于世
,弟子总认为有我可依靠,再也没有向上精进的心。所以佛就方便向弟子说他要入涅槃
了。佛陀这是不是在说假话呢?不是!这是方便语,为度众生所用的善巧方法。
  
  众生有病,什么病?贪瞋痴的病。佛陀有戒定慧的药,我们勤修戒定慧,就可息灭贪
瞋痴。三毒疾病治好了,没福怎么办?那就要修福。佛陀叫我们修四摄六度、舍己为人
、普利一切众生。大家要好好把心病治好,发菩提心、行六度万行的菩萨道,增进自己的
福慧。各位啊!听闻佛法要照所教导的来做,否则佛法的利益 怎能得到?修行怕苦,不
修不是更苦吗?
==========
妙莲老和尚:五戒是良师系列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12-17 23:3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amhwang   2020-12-18 15:4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12-18 17:35: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