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211(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11-14 02:29:55
一、贪瞋痴慢疑要断,要真正学佛,把方向目标改换
  下面,‘闭塞诸恶道’。“恶道”,《地持经》说,“乘恶行往,名为恶道”。恶行
,五逆十恶,他干这些事情,“即乘恶行而往之道路”。恶道有三,“地狱、饿鬼、畜生
”,叫三恶趣,“亦有加入修罗”,那就是四恶趣。地狱,瞋恚心重的;饿鬼,贪心膨胀
,没有底限,什么都贪,贪财、贪名、贪色、贪权位,贪心重的。瞋恚心重,怨恨恼怒烦
,这五个字都是属于地狱的。畜生是愚痴。三恶道的业因贪瞋痴,所以佛教我们贪瞋痴必
须放下,不放下,来生就到这里去了,三恶道时间都很长,很不容易出来。畜生道是论次
数的,做几十次、几百次、几千次、几万次,那个麻烦大了。鬼的寿命长,地狱就更不必
说了。所以贪瞋痴慢疑要断,要真正学佛,把方向目标改换,专求西方极乐世界,专求亲
近阿弥陀佛,只有这一念,其他念头全放下,就能够闭塞诸恶道。有人把修罗算作恶道,
那就变成四恶道。修罗怎么成就的?贡高我慢,好跟人争,竞争、斗争,总希望自己胜过
别人,别人有比他强的,他不甘心。所以修罗虽然是善道,在人天,死了以后,堕恶道的
机会特别多,他一生恶多善少。所以再往前面看,他就堕恶道去了。
  “闭者,关闭也”,闭塞。“令诸众生免除堕入三恶趣,或四恶趣之厄难,是为闭塞
诸恶道之粗解。《会疏》更进一解,谓六道皆是恶道。疏云:六道,则流转所由。故言恶
道。”出不了六道轮回,决定恶道的时间长,善道的时间短。我们一天从早到晚,起心动
念,凡是为自己的,都是恶念;凡是利益众生的,是善念。一天从早到晚,几个念头是利
益众生,几个念头是利益自己?先看自己,再看别人,然后拿佛经对照来比比看,就明白
了,为自己想的念头太多,为别人是偶尔想起,自利的念头重、多,这就是六道轮回;利
他,念念利他,这是人天两道。
  《会疏》云:六道,则流转所由。故言恶道。“《会疏》之说,于经有据”,“《魏
译》曰横截五恶趣。以修罗分入余趣。故六趣成为五趣。经云五恶趣即《会疏》所解,六
道均名恶趣”。离苦要离究竟苦,脱离六道轮回叫离究竟苦,永远不再受苦。得乐,得究
竟乐,往生极乐世界是得究竟乐。佛应化在世间是大悲心起作用,从同体大悲心里头,起
心动念,发愿要帮助这些苦难众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这是他们的本愿。他们有智慧
有能力,我们要能相信、接受,要能依教修行,他的力量完全加上了。他有加被的力量,
我们不接受就没法子了。六道都是恶道。“是以闭塞诸恶趣即是断除众生轮回六趣之途”
,离究竟苦。“令出生死之海也”,帮助一切众生,生死之海就是六道轮回,超越六道轮
回,这个生死之海永远断了。“横截于五趣,恶道自闭塞”。这一段会自汉魏两种译本。
二、学佛人的目标方向就是菩提,就是觉悟
  末后,‘通达善趣门’。“通达者,畅通无壅”,没有障碍。“门”有两个意思,“
一者差别;二者趣入”。《大乘义章》第一卷说,“门别不同,故名为门”,分门别类,
部门、门类意思。“又能通人趣入名门”,开门,人可以进出。“法有种种差别,即是有
种种门,皆能使人趣入涅槃”,所以八万四千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每个法门都能帮助我
们破迷开悟,证入大涅槃。“故指经中之法为门”,依经中方法来修,就能离苦得乐,超
越轮回,往生极乐世界,这都是门的意思。“《四教义三》曰:门者,以能通为义。佛教
所诠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实相之理”。“正是今经中之义”。
  “善趣者,一般指六趣中之三善趣”,就是善道。“但此与今经之义相违”,跟这段
经意思不一样。“上既以六趣皆名恶趣,故人天等趣不能复称善趣。故知善趣门不是趣向
人天之门,而是上善者所趣向,故名善趣门。如《会疏》曰:菩提者,则上善所入,故言
善趣门”。学佛人的目标方向就是菩提,就是觉悟。觉悟非常宝贵难得。上上根人,这一
生在世间求菩提,他不求别的。菩提就是觉,菩提从哪来?从平等来。平等从哪来?平等
从清净来。清净从哪里来?清净是从放下来。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一切分别执著、起心
动念统统放下,菩提是自性本具的,自然就现前了。“是谓入菩提妙觉之法门,才是善趣
门”。如《会疏》说:“菩提者,则上善所入”。唯有大乘,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也没
进去。权教菩萨也没发菩提心,不能趣入真实之门。
三、净宗法门,善趣当中第一善趣门
  菩提心是什么?“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菩提心的本体,真诚就
是真心,真诚到极处,用这个心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这就真发了,不是口里说的,是
要落实。用真诚心对自己,常常保持这个心,清净、平等、正觉;对别人、对一切万物慈
悲,无缘大慈,没有任何条件,悲是救苦,他有苦有难,我们要帮助他离苦。同体大悲,
无缘大慈,没有条件,自他不二,自他一如,自他一体,要有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佛心,
佛之所以成佛就靠这个心。我们这个心跟佛心不相应,所以怎么学也学不像。清净平等觉
是真诚心的自受用;慈悲是真诚心的他受用,怎么对待别人,对待一切生物、动物、花草
树木、山河大地、九法界众生,真诚慈悲;对自己真诚,清净平等觉,这就对了。
  特别是净宗法门,善趣当中第一善趣门,无论什么人都能进去,只要具足信、愿、持
名,就进去了。其他的八万四千法门,一定要清净平等觉,才能入进去,所以难,我们习
气太重了,很不好断。净宗带业往生,可以带着习气到极乐世界,到达极乐世界,阿弥陀
佛四十八愿的加持,习气自然没有了!“是谓入菩提妙觉之法门,才是善趣门”。
  “此门唯有发菩提心上善之人方能趣入,洞开此门,故云通达善趣门。云何洞开?则
唯有成就净国、普摄群生之净土法门也。”怎么洞开、大开?阿弥陀佛无与伦比的智慧,
建立极乐世界,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立刻就能得到解脱,离一切苦,得究竟乐。
四、如果不能导归极乐,就没办法究竟菩提。为什么?上上根人少
  末后这一段,“开藏施宝”。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为众开法藏’,“承上而言”,“闭塞诸恶道,悉令出生死海也”。“通达善趣门
”,都帮助他们登涅槃岸。“为实现此愿,首须开示佛之知见,故云为众开法藏”。就是
教学,这是真正的广施功德宝。
  “广演妙法,令众悟入,导归极乐,究竟菩提”。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
十九年。大型的,讲大经,时间很长,有在人间讲的,有在天上讲的,到处讲经说法。众
生根性不同,佛所演的妙法也不一样,帮助各种不同根性众生,慢慢向上提升。大致分别
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示现成佛,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这部经是
定中讲的,什么人参加?法身菩萨参加,不是法身菩萨,你进不去。三七日中讲完,大龙
菩萨收藏在龙宫里,这个世间没有。所以小乘不承认大乘,小乘没有办法参加法会。
  导归极乐,究竟菩提,这两句决定不能少,如果不能导归极乐,就没办法究竟菩提。
为什么?上上根人少。所以为众开法藏,这个众是指九界众生,包括菩萨、缘觉、声闻、
六道一切众生。“开者,开佛知见,亦常云开示之义”,开示让听众能悟入,大彻大悟、
明心见性。“法藏者,又名佛法藏,乃法性之理体,亦即当人本具之如来藏性也。法性含
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
==
所以贪瞋痴慢疑要断,要真正学佛,把方向目标改换,专求西方极乐世界,专求亲近阿弥
陀佛,只有这一念,其他念头全放下,就能够闭塞诸恶道。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0-11-14 07:4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11-14 22:05:00
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0-11-15 11:1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minpanda   2020-11-15 22:17: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