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76(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07-16 19:09:48
一、无论如何要念到功夫成片
  第十二愿,“定成正觉愿”。请看经文: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
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愿是因地发的,那时身分是比丘。他说将来作佛时,‘所有众生,生
我国者’,“所有”这两个字意思太深太广了。最高等觉菩萨、法身菩萨,一直到无间地
狱。无间地狱能往生吗?能。无间地狱的众生,也是久远劫修这个法门,只是临终一念错
了,不幸堕地狱。修行人定功不够,临终触动他,他生烦恼,一念瞋恨,地狱道去了。
海贤老和尚常教人、劝人,无论如何要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未必能做到,
功夫成片可以做到。一切时一切处,心里只有阿弥陀佛,没有妄想、杂念,这叫成片(功
夫成片),烦恼习气没断。有这样的功夫就能往生,就有感应,阿弥陀佛现身给你说法,
而且肯定的。《楞严经》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必,非常肯定,阿弥陀佛
现身告诉你,你的寿命还有多少年,到时候佛来接你。等于说你在极乐世界已经注册,你
不再犹豫、疑问,决定得生。有一等人很聪明,向佛要求,寿命不要了,现在就去。弥陀
慈悲,没有一个不带走的。凡夫老实、听话、真干,信愿持名,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这个境
界?三年。《净土圣贤录》、《往生传》,三年一半以上。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虽
说法门平等,但是得不到阿弥陀佛加持,时间很长。
二、净土的殊胜,一生成就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远离分别,诸根寂静’。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修什么?清净平等
觉,“远离分别”是平等。‘若不决定成等正觉’,“等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证
大涅槃’,“大涅槃”就是常寂光净土,法藏就不成佛。法藏成佛了,法藏在西方极乐世
界成佛现在十劫。极乐世界无量寿,无量劫!怎样修?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榜样,就一
句佛号。这一句佛号不可思议功德,世出世间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名号,念一
句阿弥陀佛统统都念到了,一个不漏;一切诸佛度化众生的无量法门,一个都没有漏掉。
它是佛法真正的大总持、祕密神咒,一法不漏,包罗万象。我们就明白念佛功德多大!无
量法门是因为这个法门他不相信,不能接受。佛观机,给你说应机的法门。你过去学过,
现在一说你就欢喜。没学成,继续努力。这一生能不能成就?不能,来生再接着干。生生
世世,要很长的时间,你才能够证得菩萨果位。
  净土的殊胜,一生成就。《往生传》,宋朝莹珂法师,他三天三夜就把阿弥陀佛念来
了。不眠不休,不吃饭不睡觉,拼命念,念到精疲力倦阿弥陀佛出现了。莹珂见佛,福至
心灵,立刻向阿弥陀佛要求,十年寿命不要了,现在跟你去。佛就跟他约定三天之后来接
引。他度化众生,表法给大家看,没有生病,人身心健康,三天,说走就走了。他示范表
法,破戒比丘为什么念佛那么勤恳?因为他相信因果,他知道他要不往生,决定堕地狱,
想到地狱苦,害怕!所以人念《地藏经》有好处,《地藏经》讲地狱,时刻提醒你。莹珂
三天念到成片,感得阿弥陀佛来,这就是忆佛念佛,现前见佛;当来是往生之后见佛,现
前是当时见佛。念到功夫成片,有没有阿弥陀佛你就完全明白,不再怀疑。
三、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念老注解,“此第十二愿名定成正觉愿。往生者决定成佛,正显弥陀之本心,唯以一
佛乘,广度无边众生于究竟涅槃也”。这个法门,这个经,十方一切诸佛都称之为难信之
法。所以不相信是正常,相信是不正常。佛说每一个往生的人都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
诸佛如来,这一生得无量诸佛加持,你才生信心,才发愿求往生,这个不平常。经典的目
的就是帮助我们断疑生信,真正相信,没有疑惑,经可以不念了,一句佛号就行了。像海
贤老和尚,一句佛号念到底,世间万缘放下,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无论哪一门。一生对
一切人真诚恭敬,没发过脾气,没有怨恨过任何一个人,别人欺负他、毁谤他,完全能接
受,没有辩驳,忍辱波罗蜜到家!没有辩驳就是他心里没有装这个东西,听了没有放在心
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九十二年不变。他的一生就是《无量寿经》落实在生活、工作、
处事待人接物。老人只有一句话,“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正显弥陀之本心,唯以一佛乘”。一佛乘是《妙法莲华经》、《大方广佛华严经》
,这两部都结归在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上,所以这一句佛号是一佛乘。要真信,要真愿意往
生。“广度无边众生于究竟涅槃”,究竟涅槃是究竟圆满,一句佛号。“愿文中远离分别
,诸根寂静,自《宋译》。”海贤老和尚心里没杂念,没有不随缘、随喜功德,虽然随缘
随喜,一丝一毫都不放在心上,保持心地清净平等觉。这叫修净土,心净则佛土净。
  “至于《魏译》则为:不住定聚,必灭度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释《魏译》时,多
以《唐译》助显之”,《魏译》遇到难解的地方用《唐译》。“并于此愿立四名”,四个
科题,“一名必至灭度愿,二名证大涅槃愿,三名无上涅槃愿,四亦可名住相证果愿”,
善导大师说了四个名称。“《甄解》赞曰”,日本净宗祖师赞叹,“高祖”,高祖是善导
。善导的学生回去日本建立宗派,都把善导尊作第一代祖师。“今会本取《唐译》之文,
又以定成正觉为愿名,正符善导大师之意。”善导大师四十八愿,这是第十二愿的愿名。
==
海贤老和尚心里没杂念,没有不随缘、随喜功德,虽然随缘随喜,一丝一毫都不放在心上
,保持心地清净平等觉。这叫修净土,心净则佛土净。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7-16 21:42: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0-07-17 01:2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20-07-18 21:19: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