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24(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02-14 17:06:38
一、心清净就现净土,心染污就现秽土
  ‘宝刹庄严’,这句经文“集自《宋译》”,“面色圆满,宝刹庄严”,唯独宋译本
有。魏译康僧铠本,“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面色圆满是总说,细说就这三
句。“宝刹庄严”,显示光中化佛,无比殊胜。“表佛面容所放妙光明中”,佛的面门放
光,光中现十方佛土。刹就是佛国土,现出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映现十方佛土之庄严宝
刹”。“刹者”,《法华文句记》第二卷:“此云田”,中国所说的田地,“即一佛所王
土也”。一尊佛所教化的国土,叫一佛刹。佛行师道,菩萨亦如是,王是比喻、尊称,像
国王统辖他的疆域,叫一佛土,“故知刹即佛土、佛国之义”。
  《宋译》下文“如是功德,得未曾有”。十方一切诸佛刹土的众生出苦得乐,出究竟
苦是六道轮回;得究竟乐是极乐世界。一切诸佛教学的总目标就是离苦得乐。苦的根源是
六道,能生人天是很侥幸、很稀有、很难得,绝大多数时间都在三途,地狱、饿鬼、畜生
。佛教我们,宇宙事实的真相是“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我们要记住。心清净就现净
土,心染污就现秽土,外面境界是随着你的念头在转。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所受都是自
己造的,于任何人都不相干。别人劝你、诱惑你,他是旁门左道,偏离正道,你接受,放
弃正道,你甘心情愿,责任要自己负。诱惑你的人不负责任。你为什么那么轻易受人诱惑
?因为你的烦恼习气太重,你的正知正见太薄弱,有那么一点点,禁不起名闻利养、财色
名利诱惑。所以学佛人多,念佛人不少,真正能离苦得乐的人很少。
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少善根、少福德、少因缘。善根福德
因缘具足,难。什么叫善根?真信叫善根,净土三资粮第一个,信,没有丝毫怀疑。第二
个,福报,福德,真愿意到极乐世界去,这人大福报!他对这个世间还留恋,不想去,没
福报,只有那么一点小福,在这儿享他就满足了。念佛求生净土,世出世间第一大福报、
第一大智慧。接触到就欢喜,因缘。这三样在一生当中同时具足。几个人能具足这三个条
件?今天正法缘少,邪法缘多,打着佛的旗号来诱惑你,很容易被诱惑。你没有根,虽然
学佛,没根,很容易动摇。根是什么?净业三福,那是根。
佛法的大根大本是扎在孝亲尊师的土壤上,没有孝顺心、没有恭敬心,阿弥陀佛来教
你,你也不得利益。你把它听错、解错,产生了误会。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几
个人能解如来真实义?如来字字句句是真如自性里流露出来的,谁能接受?要用真如自性
就可以接受,用真心,真诚清净平等恭敬心。诚意跟恭敬是从清净平等心里面生出来的。
他接受佛菩萨的教诲很轻松,一听就明白就觉悟,业障立刻就消了,智慧立刻就现前。
  真实智慧,信;真实的福报,愿生净土,世出世间第一大福报,往生极乐世界就成佛
了。世界七十多亿人,为什么不能成佛?善根福德因缘不足。学佛的同学、念佛的同学有
没有?有,不足,只有几分而已。如果六、七十分及格,他有一分、二分,所以难。得人
身闻佛法,机会太难得了,这是信愿持名的先决条件。这一生碰到佛法,真正知道不容易
,他就珍惜了,不能错过,不是千载难逢、万载难逢,这是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天。
三、第一希有之法
  佛今天要开演这个法门,“第一希有之法”,这句要记住。真正能记住,常常记住,
才觉得自己太幸运了,才真正发起意愿,这一生不能空过,一定要把它抓住。善导大师在
《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上所说,有人来劝你,大善知识有一法,比念佛还殊胜,念佛
不能消业障,这个法能消业障。他心马上动摇,马上要跟他学,这是见异思迁。他不相信
这是第一稀有法门。这条路直接成佛,他把你引诱到旁边去,引诱到轮回去打圈圈!经教
说可怜悯者,就这类人,好不容易摸到路,轻易就放弃了。
  《观经》说这大善知识来劝你,你给他顶礼感谢,谢谢你,我就守这个持名念佛,我
不再改了,谢谢你的关爱,感谢,礼辞,不能动摇。证了二果、三果来劝你,你也拒绝。
菩萨劝你,还是如如不动。释迦佛、阿弥陀佛亲自来了,告诉你还有一个法门,比信愿持
名还要高、功德还要大,叫你放下信愿持名,接受阿弥陀佛的大法。这个学人感谢阿弥陀
佛,我还是守老方法,信愿持名,我不愿意改动。我从《华严》《法华》《楞严》《大智
度论》《瑜伽师地论》,真正看懂了第一稀有之法,我把那些全放下。《金刚经》我懂了
、接受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四、孝是真理,敬是真理,诚是真理,现在人都不讲了
老祖宗所说的本性本善,佛讲自性,从自性、真心流出来,纯真。不会随着时间空间
变。孝是真理,敬是真理,诚是真理,现在人都不讲了。正能量的价值观不要了,用负能
量取而代之,结果是灭亡。要回归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我们回归自性,本性本善。《大
学》开宗明义,“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是体,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叫明明德。
明明德之后亲民,亲民就是仁慈博爱。落实在事相上,生活止于至善,工作止于至善,无
论哪一行都止于至善,妙极了!
  用什么手段达到?教学为先。诸佛如来“今现在说法”,教学!基本扎根的课程不能
变,童蒙养正是日常生活,必须把根扎好。养成习惯了,选一门,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像《无量寿经》,它不太长也不算短。一天读十遍、十五遍,读十
个小时,修禅定。读书时没有妄想、杂念,不求解义,只求读得清楚、没有念错、漏掉。
念个三年五载,其义自见,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你的心清净了,就透小智慧;你的心
平等了,就透大智慧;真正觉悟,跟自性通了,自性里无量的智慧透出来,这经全通了。
一经通一切经都通,佛法通了,世间法也通了。
==
“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清净就现净土,心染污就现秽土,外面境界是随着你的念头在转
。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所受都是自己造的,于任何人都不相干。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2-14 17:23: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0-02-15 00:0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20-02-18 22:48: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