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91(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9-11-16 15:45:08
一、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叫无上微妙
  修行有功德、有福田。功德福田干什么?不是自己享受,“救苦”。
  【以诸法药救疗三苦。】
  我们身体还留在世间,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在六道,就做这么一桩事情。“诸佛度
生,应病与药”,众生什么病,就给什么药,不能给错了。“药”比喻“如来妙法”,巧
妙的方法,帮助众生觉悟、回头。“病”是喻众生疾苦。如《涅槃经》上说:“度众生故
,为说无上微妙法药。”无上微妙,不是限定哪一部经教。佛在《般若经》上讲“法门平
等,无有高下”,有无上微妙,就有高下,这个话有没有矛盾、冲突?没有。说无上微妙
是对人说的,这个药适合,对治他的毛病非常有效,用这个方法他就成就了,这对他叫无
上。每个人病不一样,因此每个众生需要的药不相同,所以佛说法四十九年,留下这么多
典籍,不是叫你统统都要用。这么多药,你要统统都吃,你会病死了。药铺里那么多药,
没有医生处方,你一样都不敢吃。佛法这么多经典,没有人指导,你怎么可以一起学?一
起学就是药一起吃,那不死才怪。所以法门要选择,选择对我这个症(病症),对症下药
,药到病除,这叫无上微妙。
  佛陀在世没有问题,佛是大医王,佛给你说法,你一定得度,那法就是为你说的,就
对你的症。现在佛不在了,药方还留下来,这就是经典。这药方你好不好用?很难说。所
以学佛一定要找老师,有修有证,最好的老师;有修没有证,次一等。有修有证好比大夫
,有修没证好比护士,功力差很远,他可以提出资料给我们参考。如果觉得每一种经法都
不很适合,学起来很困难,没效果,像念佛念了几十年,心还不清净,每天念佛号还有杂
念、妄想,这什么原因?
  净宗在一切法门来说,真的是无上微妙法药。它三根普被,利钝全收。高的,上上根
人,等觉菩萨很多修学这个法门;下下根人,造作恶业,应堕三途,真正忏悔,发愿求生
也能往生,这法门多殊胜。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别的法门都放下了,这就行了。这是什么
?这就对我症。所以我早年年轻,好高骛远,学《法华》、《楞严》、《华严》、《大智
度论》,大经大论,结果怎么样?学了几年,烦恼习气依旧。学了不少知识,我都会讲,
实际上没得受用,一点把握都没有。于是到晚年了,赶紧回头,不回头可能来不及了。
二、智慧开了,什么疑难杂症都有能力解决。这叫无上微妙法
  我八十五岁彻底回头,大经大论真放下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不再改题目了。一
句佛号放在心上,万缘放下。方法一定用老办法,以读诵为主。“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念的时候不求解义,只着重字念得清楚,句子没有念错。不
要想这一句、这个字什么意思,要自己悟,就是其义自见,着重自见。什么时候自见?清
净心就自见了。所以读书千遍是戒律,你要严持这个戒律,遍数读够了,妄念杂念没有了
,那就得定了。清净心、平等心现前,清净平等生智慧,这些书意思全懂了,不要人讲。
真其义自见了,妙处就来了,看书、听讲、眼看外面色相、耳听外面声音、闻香、吃
东西都会其义自见,妙了,太妙了,离大彻大悟很近了。彻悟之后,一切如来所说的经,
你翻开来看,跟自己自性流出来一模一样。再看古人注解就非常简单、非常容易,智慧开
了,什么疑难杂症都有能力解决。这叫无上微妙法。
三、他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哪来的五阴?
  下面说三苦,第一“苦苦”,第二“坏苦”,第三“行苦”。六道凡夫,欲界三种苦
统统具足。无色界天,他不要身体,所以他没有坏,但是他有行苦,寿命到了业障现前。
非想非非想处天,四空天,他上不去,他就往下堕落。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
。苦苦有八种,八苦就是解释苦苦。首先生老病死。修行人要念佛,要全身投靠,万缘放
下,对阿弥陀佛真正生起信心,不能有丝毫怀疑,为什么?你能免除老苦、病苦、死苦。
来佛寺三圣,海贤老和尚的妈妈、师弟海庆,三个人,生有苦,没有老苦、病苦、死苦,
示现给我们看。
学佛有什么好处?好好念佛,真心切愿求生净土,你就避免老病死苦、现前的求不得
苦。老和尚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个苦他没有,他什么都不要,不要自找苦吃。爱别离
苦、怨憎会苦,老和尚没有。他对待人平等,看什么人都好,看什么人都高兴,看什么人
都欢喜,没有爱别离,没有怨憎会。连五阴炽盛苦他都没有,他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
哪来的五阴?坏苦相当于病苦,行苦相当于死苦,念佛人都没有,三苦八苦超越了!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放下。放下,先要看破。《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要把世间看作一场梦,梦醒了,什么都没有了;一出戏演完了就没有了,不是真的,别
当真了,当真就有苦,三苦八苦,一切都不当真。不管是善人恶人、顺境逆境,只要遇到
了统统是有缘,有缘欢欢喜喜,用真诚心接待,没有丝毫虚伪、丝毫希求。于人无争,于
世无求,是本分,是性德。帮助别人就是修行,就是积功累德,就是攒积往生的资粮。世
间人做好事,断恶修善,他求人天福报。我们不求,所以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跟任何人
都能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我们知道人生是梦,天天看钟表,一秒一秒,那一秒过去不再
回头,永远消失了,就跟作梦一样。梦醒之后,梦中境界痕迹都找不到,这全是真的。
四、念佛法门。这一法叫阿伽陀药,一切病都治
  坏苦,“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坏就是老,快乐的事情过去了,回忆就生悲哀。
第三是行苦,行就是不住,它不停,从来没有止住。我们的念头频率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
,一个接一个,它不停,这叫行苦。每个念头就是一个画面,这个画面存在时间极其短暂
。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眼没看见,耳没听到,身体没感觉,想也想不到,六根作用都不
存在。所以佛教给我们放下六尘,还要放下六根,最后要放下六识,识就是分别执著。
阿赖耶是起心动念,迷了,一念不觉就是阿赖耶。一念觉,阿赖耶就转了。阿赖耶一
转,全部都转了,转八识成四智。所以行苦,“迁流之义。由一切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
”。万法无常,世人不了解事实真相,他苦。“《嘉祥疏》云:三有之苦”,就是三界生
死,“故云三苦”。你造业因,将来要受果报。所造不出这三有,所以出不了六道轮回。
  “盖除三有生死之苦,更合净宗之旨。《甄解》释经文曰:如来大医王,能知其病,
应病与药,治三有之苦。病有众多,法药亦多,故云诸法药”。众生烦恼八万四千,佛的
法药有八万四千法门,众生有无量苦恼,佛有无量法门,能真正救疗三苦。总还源,归结
到最高、最究竟、最圆满,那就是这一句佛号,念佛法门。这一法叫阿伽陀药,一切病都
治。八万四千苦,无量之苦,一句佛号能治,我们要相信,才能得净宗真实受用。
==
这一句佛号,念佛法门。这一法叫阿伽陀药,一切病都治。
八万四千苦,无量之苦,一句佛号能治,我们要相信,才能得净宗真实受用。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9-11-16 16:1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11-16 21:52:00
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9-11-16 23:04: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9-11-20 20:3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unisusu   2019-11-21 19:52: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