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81(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9-10-19 16:38:54
一、这一句阿弥陀佛性修圆满具足,你不念弥陀念什么?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是什么?《华严》、《法华》、《楞严》,
无一不是回归净土,就在这一句佛号。这句佛号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总名号,念这
句佛号,一切诸佛菩萨全念到了。佛的名号是性德,菩萨的名号是修德,这一句阿弥陀佛
性修圆满具足,你不念弥陀念什么?不但名号功德圆满具足,诸佛如来无量劫的修行、证
果、弘法利生,无量无边功德,也在这一句佛号当中。阿弥陀佛,无与伦比,世出世间再
找不到第二个,这一句佛号是圆满功德。
  这个法门真的易行难信。早年周广大癌症末期,劝他念佛求生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一
介绍,立刻就接受,这是他有善根。全家共识建立,一个想法,立刻痛苦减轻了。临终期
间,止痛药、止痛针都可以不用了。我们帮他念了三天三夜,欢欢喜喜走了。三天!《弥
陀经》上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没讲错。佛经上说,每一个往生的人,都是
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如来,临命终时,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他马上接受,欢欢喜喜,
一家人念佛。三天往生,火化还烧出舍利。这个就是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就是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一定要知道。
二、如果我们不修,性德不能现前。念佛是修功德第一法门
  “上两句初赞诸大士之实德”,实是真实,不是假的,德是功德。功德的根是自性本
具,但是要加上修德,如果我们不修,性德不能现前。念佛是修功德第一法门。一句名号
具足一切功德、性德,也具足一切修德。海贤给我们表这个法,我们要会看、要会听,牢
牢的抓住。世出世间所有现象,全是一场空,人家要的给他,欢欢喜喜,我们不要这些东
西。什么都是缘分,一切是因缘所生法,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要能放下,要欢喜放下。
  “无量者,其多其大无法称量”,说不出来,没有边际,它没有数量,所以叫无量。
具足无量行愿。“不可以譬类得知”,没有方法比喻,无法完全明了,这叫无量。什么时
候能知道?明心见性就知道了。没有明心见性,佛菩萨来讲,我们都很难有概念。无量。
  “行谓六度四摄等大行”。六度四摄是法身菩萨的大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定、般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是处事待人接物必须的,
有四摄这个人现菩萨相,没有四摄法就没有办法度现前大众。六度是度自己,布施是度自
己的贪心。喜欢布施,贪的念头就淡薄了,从淡薄慢慢到没有,用布施,忍辱是度瞋恚,
般若是度愚痴,对付我们的烦恼习气贪瞋痴。四摄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布施就是送礼
、请客。礼多人不怪,常常小礼物送人,邻里乡党,你常常修布施,大家都欢喜,就能把
邻居变成一家人。四摄是佛门公共关系法、交际法。头一个,常常请客送礼,小礼物,人
情,人与人之间有感情;爱语,关心爱护,对他有利益,他喜欢听;利行,所作所为对大
家都有好处;最后同事,我们大家,你喜欢的事我也喜欢,慢慢的我喜欢的你也喜欢。同
事里最重要的学佛、闻法,用这些帮助他们。见面一定点头打招呼。
怎样让我们生活过得幸福快乐?这就是六度四摄、十善业道,劝导大家,我们能关心
人,别人也会关心我们。
三、行门的根本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
  “等”,等等。行门的根本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三个根。这
三个根从哪来的?从净业三福来的。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在《
弟子规》,《弟子规》做到,这两句做到了;“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因果教育
;“修十善业”,落实在《十善业道经》。学佛没有根本,戒定慧不能成就。
  学佛先把人做好,历史上教学最成功的,一个是释迦牟尼佛,一个是孔子。他们的教
学为什么成功?“先行其言”,教育就成功了。他说的话他做到了,他没有做到的他不敢
说。所以别人相信,听他说,他不骗人。人是教得好的,人性本善。所以行就得真干。
  “愿”,“四弘誓与十大愿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
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要真发这个大愿。天天在佛菩萨面前发了,但是生活当中没有
看到。四愿真正的愿就是第一愿,要真正有热心度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苦是六
道轮回,离开六道轮回;乐,往生极乐世界得究竟乐。我们有没有真干?没有,没真干。
真正干的人,无论在家出家,发这个大愿,带领大众念佛,什么地方都可以做。听经完之
后心得分享,帮助大家提升,还有多余的时间念佛。印光大师讲,二十个人一起共修,精
进不懈,二十个人都能往生,这个道场了不起。所以要人真正发心,不是假的,只要发心
你就可以领众。不能求人,求人难,成不了事业,自己干,不求人。“愿以导行,行以满
愿”,没有愿就没有行,有行,愿是真的,不是假的。“行如足,愿如目,互相依持”,
愿,有方向有目标;行,我真能够依循这个方向、这个目标,我一定会到达。
四、《无量寿经》一部经够了,专弘专修,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
  “具足谓圆满无余”,样样圆满。“《行愿品》云:闻此愿王”,十大愿王,你明白
了,你听到了。“读”,照着经本读;“诵”,背诵,念得很熟,记得了;“书写”,意
思是流通。古时候流通要靠手抄,能抄一本,世间就多一本,能抄两本就多两本,功德无
量。现在有钱就印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一生一部经、一个注解、一句佛号,一直念
下去,绝不改变。“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海贤老和尚。佛号不间
断,没有第二个念头,把菩萨这些大行大愿全落实了,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处处都
看到!这么一个好样子。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真正体会到了,再深入经典。第二步劝他
学《无量寿经》,学黄老居士的集注,着重在把经教里所说的,落实在生活、工作、待人
接物。
古人讲三学一源,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三学就是戒定慧,律宗专门讲戒,禅宗专门
修定,慧就是教下,华严、法华、唯识、三论、净土跟密宗都是属于慧。三学是一体,戒
里头有定有慧;定里面有戒也有慧;教下都有戒都有定,不能分的。三学一体,比什么都
重要。如果把它分作三个,都不能成就,全破坏了。所以要特别重视戒律,尤其是基础戒
律,根本戒,还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不具备这个条件不能入佛门。
净业三福,根是第一福,第一福是世间福报。具足世间福德才能学佛,才能进入第二,“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小乘。小乘学圆满、学好了,才能提升到大乘,
“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净宗就是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要深信。“读诵大
乘,劝进行者”,《无量寿经》一部经够了,专弘专修,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
  念老总结,“此正显从果向因,以弥陀之善巧方便加持回向,成就无量超出十地诸圣
之行愿。”这个法门无比殊胜,他的成就无量无边,超出十地菩萨的行愿。为什么?这是
普贤行愿。十地菩萨也修普贤行愿,生生世世,很辛苦、很长时间完成。净宗一生完成,
一世圆满。你能够遇到,你太幸运,十方诸佛赞叹你,一切菩萨赞叹你。
==
世出世间所有现象,全是一场空,人家要的给他,欢欢喜喜,我们不要这些东西。
什么都是缘分,一切是因缘所生法,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要能放下,要欢喜放下。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10-19 16:49:00
娑婆世界极苦~西方净土极乐~念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9-10-19 17:4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ewsno1   2019-10-19 19:2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9-10-19 19:4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10-19 21:40:00
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9-10-20 16:57: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mikehale (窗外正暴雨)   2019-10-21 14:0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10-21 16:3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10-21 19:16:00
人身难得今已得~看破放下~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看破放下~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净土~!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9-10-22 11:56: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