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杂阿含经》卷一 第1经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2 01:35:52
《杂阿含经》卷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第1经)
▁▁▁▁▁▁▁▁▁▁▁▁▁▁▁▁▁▁▁▁▁▁▁▁▁▁▁▁▁▁▁▁▁▁▁▁▁▁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补充资料】 出处 佛光山网站 https://reurl.cc/G90Nv
(一) 何谓“五蕴”:
《大乘广五蕴论》说:“蕴者,积聚义。”
五蕴就是说,世间的有为法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种元素“积聚”而成的。
五蕴又称“五阴”,阴是“盖覆”、“遮蔽”的意思,
意指众生因色、受、想、行、识五法遮蔽了我们本来的真如佛性,
因而受无量劫生死轮回之苦。
 
(二) 五蕴的内容 :
五蕴的意义略述如上,再就内容分述如下:
一、色蕴
 色蕴,“质碍”的意思,凡是有形体、有障碍的,都称为色,是由地、水、火、风
等四大所积聚而成。人类的肉体,以及世间的山河大地、器皿房屋等,都是属于色的范
围。依《大毘婆沙论》的说法,色可分为三种:
1.可见有对色:
如颜色方面的青黄赤白等显色;形状方面的长短方圆等形色;动作方面的屈伸坐卧等
表色,这些都是有形质,都是眼睛看得到的,因此称之为可见有对色。
2.不可见有对色:
譬如声、香、味,虽然不能以眼见,然而可用耳、鼻、舌接受,
因此称为不可见有对色。
 3.不可见无可对色:
又名无表色,即指第六法尘,既不可以眼见,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触,
因此称之为不可见无可对色。
二、受蕴
  受蕴,“领纳”的意思,是根身领略外境而生起感受的一种作用。受的种类大致可
分两种:
1.身受:
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对境所生的感觉,可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受顺境而起的叫乐受,乐受易起贪心;受逆境而起的是苦受,苦受易起瞋心;
受非顺非逆境而起的是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受则起痴心。
2.心受:
意识对境所生的情绪。
意识领纳顺境所起的感受称为喜受,意识领纳逆境所起的感受叫做忧受。
苦乐二受的感觉较弱,忧喜二受的感觉较强,但是身、心二受也有连带关系,
譬如:身受热袭,则感心烦;凉风吹拂,则感愉悦,因此身心的感受可互相为用。
总而言之,凡身、心的一切感受,都可称为受蕴。
三、想蕴
  想蕴,“取像”的意思,攀缘外境,回忆往事,幻想将来,都是想。也就是认识外境
时,摄取境相,在心中产生概念的作用。
诸经论多有解释,
如《杂阿毘昙心论》说:于境界能取像貌;
《五蕴论》说:于境界所取种相;
《广五蕴论》说:能增胜取诸境相。
综上所述,对于已领受的境界,再加以分别想像,就叫做想。
四、行蕴
  行蕴,“迁流造作”的意思,是对于心中的概念产生思虑决断,乃至造作动身发语的
行为。《增一阿含经》说:“云何行阴?所谓身行、口行、思行,此名行阴。”又说:
“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为成何等?或成恶行,或成善行,故名为行。”
所以身、口、意三者所起的思惟、作意,及身、口的善恶行为,都是属于行。
五、识蕴
  识蕴,“了别”的意思,是心对于外境明了识别的作用,如眼能了别青黄白黑,耳能
了别好恶音声,鼻能了别香臭之味,舌能了别酸甜苦辣,身能了别冷暖软硬。
《俱舍论》卷一说:“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此复差别有六识身,谓
眼识身至意识身。”因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对境只取总相来分
别,所以类聚此六识而立名为识蕴。
换句话说,识蕴指个人精神统一的总体,由于识的了别,使境增明,使思想等有所领导。
  由以上叙述,可以归纳“色”是物质的一切现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的一种
作用。若以人体而言,色蕴属生理,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受想行识四蕴属心理,
是触境所起的幻妄之心,相当于心理学上所说的感情(受)、观念(想)、意志(行)、认识(
识)。
(三) 五蕴非有 :
  既然说世间的有为法都是由五蕴积聚而有,何以又说“五蕴非有”? 这是因为“五蕴
”是因缘和合所生的假法,本无实在的自性,因此说“非有”。这可以从属于色蕴的物质
与受想行识的精神两方面,再做进一步说明。
  就物质方面来说,色蕴是四大假合而有,本无实性。就精神方面来说,受想行识等四
蕴都是对境而生。所对的色蕴既非实有,能对的四蕴自然也是假合之相,因此,心物二法
,当体皆空。所以“五蕴非有”,可说是佛教“无我观”的具体表现。
作者: tmac012004 (寂灭寂灭就好)   2019-08-02 05:39:00
Sadhu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9-08-02 10:03: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