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 #1SuJqANd《地道建立》(110)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 却佩格西 讲授/廖本圣老师 翻译/释见谛法师 编辑
.复习
首先,稍微复习之前上过的内容,现在看的是大乘修道,大乘修道的所证(所要证得
的目标)是佛果位,这跟大乘见道的情况一样所证(所要证得的目标)都是佛果。(先证
得见道,之后证得修道,最后证得佛果无学道。依于见道证得修道,依于修道证得无学道
。见道是修道的直接近取因,修道是无学道的直接近取因,见道是无学道的间接近取因)
在证得佛果位的过程中有许多障碍要去除,以大乘来讲,主要的障碍是所知障。所知
障分为遍计及俱生二类,遍计所知障在大乘见道就断完了,而且时间很短。以俱生所知障
来讲,就是大乘修道所要断,因为俱生所知障非常难断,所以从大乘的初地到第十地都有
修道的部分,即大乘的分布从初地到第十地都有,为何会分布这么广呢?主要是因为俱生
所知障难断的缘故,因此需要很多不同层次的大乘修道去断除。
【大乘修道】分:“根本定智”、“后得智”及“既不是根本定智也不是后得智的大
乘修道”。
其中【大乘修道根本定智】又分“大乘修道无间道”、“大乘修道解脱道”及“既不
是无间道也不是解脱道的大乘根本定智”。
“大乘修道无间道”就分布在十地,同样的,“大乘修道解脱道”也分布在十地,“
后得位”也分十个,亦即有:十个无间道、十个解脱道、十个后得智。
大乘道的根本在于行者心中的大悲心(欲令一切有情远离痛苦的想法)及菩提心(由
大悲心引生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
但是在“大乘见道的根本定”或“大乘修道的根本定”的阶段,并没有特别去谈大悲
心及菩提心。这是因为大悲心及菩提心的累积主要是在“后得位”(后得智)的时候,即在
后得位的阶段会透过大悲心及菩提心推动身口意的善行去累积福德资粮,而在根本定的阶
段,无论是大乘见道的根本定或大乘修道的根本定都是现观空性,主要是累积智慧资粮。
在根本定的阶段主要是现观空性,累积智慧资粮,在这个阶段大悲心及菩提心并没有
现行,虽然大悲心及菩提心在根本定的状态没有现行,但是在整个根本定阶段(现观空性
的阶段)还是有大悲心及菩提心来摄持(辅助)。
既然在根本定的状态下是现观空性,而大悲心、菩提心并没有现行,又怎么可以说由
大悲心及菩提心来摄持(辅助)根本定当中现观空性的智慧呢?
因为,当行者生起了无造作的菩提心(任运无造作的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就入了
大乘道,以他心续当中的大悲心来讲就是希望一切的有情都能够离苦,若以他心中的菩提
心来讲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这样的心态在他入大乘道就已经生起了,他所累积的不论是
空性慧(智慧资粮)或透过身语意所累积的善根(福德资粮)都是为了这样的目的(为了
让众生远离苦、为了利益众生的目标),所以,即使在根本定当中(现观空性的智慧当中
)大悲心、菩提心没有现行,但是他一直都有这样的心态,所以他入了根本定现观空性,
他所累积的善根也是为了这个目标,虽然在根本定的状态当中没有起现行,但是他还是朝
著这样的目标在行,所以说大悲心及菩提心还是有摄持(辅助)根本定智。
断俱生实执(断俱生的所断)总共分十品,先分粗、中、细,粗当中又分粗粗、粗中、
粗细,粗粗又分粗、细,所以在粗品就分四个,中品分三个,细品分三个,总共有十个。
能正对治这十品俱生实执就有十个无间道,无间道的阶段主要是正对治,一旦断除了
就从无间道进入解脱道,所以正对治的阶段就名为无间道,已断除的阶段就名为解脱道。
但其实无间道及解脱道是同一座根本定。这十个(断除俱生的所断)都一样,在对治
的时候是无间道,已断除就到解脱道。从大乘修道解脱道的定义,就可清楚修道解脱道跟
之前的修道无间道是同一座。
见34页第2 行:“既是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空性’(于有法上以胜义理智量观
察遮遣空性所遮品的那分无遮)的大乘随现观,也是从与〔大乘修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
根本定之大乘修道无间道自己份内的障碍中脱离的无漏智”,就是 (1-2)“大乘修道解
脱道”的定义。
“从与〔大乘修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大乘修道无间道自己份内的障碍中脱
离的无漏智”,可以改成“已断除〔大乘修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大乘修道无间
道自己份内的障碍中的无漏智”,从这部分可以很清楚看出,解脱道与之前的无间道是同
一座根本定,但是无间道的阶段只是正对治自己份内的障碍,到了修道解脱道的时候是“
已断除”或说“已从这个障碍脱离”。
定义(大乘修道解脱道的定义)的内容可以分二个部分:
(1) 既是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空性’的大乘随现观。
“心一境性、平等地安住于‘空性’(胜义理智量所通达的对境)”所指的就是现观
空性(行者心续中现证空性的智慧是正式具定义的道谛),“大乘随现观”就是大乘修道
。这部分跟大乘修道无间道的第一部分是一样,意即以此作为基础,而跟大乘修道无间道
的差别主要是在第二部分。
(2) “是从与〔大乘修道解脱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大乘修道无间道自己份内的
障碍中脱离的无漏智”。
之前的大乘修道无间道是正对治,到了解脱道就不只是正对治,还要从自己份内的障
碍中脱离,脱离就是断除。
从这里也可以知道,大乘修道解脱道之前一定有大乘修道无间道,而且这个大乘修道
无间道是大乘修道解脱道直接的近取因,亦即修道无间道一定在修道解脱道之前,等于解
脱道是紧接在无间道之后,这二者一定是同一座根本定。
“无漏智”在此处即使不讲无漏其实也没关系,因为从第一部分“现观空性”(现证
空性的根本定智)就可以了解这样的智(正式具定义的道谛)是无漏智,所以“无漏”不
加其实也可以理解。
以大乘修道无间道来讲有10个,大乘修道解脱道也有10个,大乘修道后得智也有10个
,这是没有配合修道及无学道来看,就数量来讲是这样。如果配合修道及无学道来看,大
乘修道解脱道的第10个其实是落在无学道,还有大乘修道后得智的第10个也是落在无学道
。即只有大乘修道无间道10个全部落在修道,而大乘修道解脱道的第10个及大乘修道后得
智的第10个要归属到无学道(佛地)。
为什么只有大乘修道无间道的10个都落在修道,而大乘修道解脱道的第10个及大乘修
道后得智的第10个会落在无学道呢?这可以从之前讲过的部分来看。
当行者在大乘见道根本定当中,会先经过大乘见道无间道先对治见所断(遍计的所断
),对治完之后就进入大乘见道解脱道断除见所断,所以在大乘见道解脱道所有的见所断
烦恼障(遍计的烦恼障)都断完了。
断完之后,行者会出定到大乘见道后得位(后得智)的阶段,过了后得位的阶段再次入
定,这时候入定是为了能够开始正对治粗粗粗品的修所断(俱生的所断),在还没有办法
开始正对治之前都算是大乘见道。
一旦有办法开始正对治粗粗粗品的修所断(俱生的所断)就进入大乘修道无间道(从
见道转入修道),而这个能够正对治粗粗粗品的大乘修道无间道是落在初地。
一旦断除了粗粗粗品的修所断(俱生的所断)就进入解脱道(第一个大乘修道解脱道
),而解脱道(第一个大乘修道解脱道)是落在第二地(从初地转到二地)。所以大乘修
道的第一个解脱道是在第二地。
由此推到第十地的最后是对治第十个细细品的修所断(俱生实执),一旦断除完了就
进入无学道(佛地),所以能够断除细细品修所断的修道解脱道是落在无学道(佛地),
即第10个修道(解脱道)是落在无学道。因为在初地并没有大乘修道解脱道(初地只有大
乘见道解脱道),(大乘修道解脱道)从第二地才开始有,所以第10个就落在无学道。
见34页第 4 行:若予以区分,有从第二地至第十地的 9 个修道解脱道。第10个修道
解脱道是落在无学道(佛地),虽然有初地的修道无间道,但是没有初地的修道解脱道,
原因是,与初地的修道无间道在同一座根本定当中的解脱道是第二地的解脱道。所以初地
没有修道解脱道(初地的解脱道只有见道解脱道)。
在大乘十地当中的初地,有大乘见道无间道、大乘见道解脱道及后得智,修道有一部
分(见道转修道的第一个大乘修道无间道)也在初地,就是能够正对治粗粗粗品修所断(
俱生的所断)的修道无间道也落在初地,除此之外,(大乘修道)都是在二地以后。
所以,当修道位的行者,能够正对治粗粗粗品修所断的修道无间道,是落在初地(初
地有两个无间道,第一个是最初由加行道进入见道现观空性的无间道,属于见道无间道;
第二个是初地最后续流,从见道转成修道的道转道的无间道,属于修道无间道),但这个
(从见道转成修道的无间道)很快就会进入解脱道,因为一旦他断除了粗粗粗品修所断之
后,马上就进入第二地(第一个修道解脱道是从初地转成第二地的地转地的解脱道)。
甚至可以说,初地有二个无间道、一个解脱道,二个无间道是大乘见道无间道及大乘
修道无间道,只有一个解脱道就是大乘见道解脱道。其它二地到十地,都各只有一个无间
道与一个解脱道,只有初地比较特别有二个无间道。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