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菩提心怎么个发法?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元晓师等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因。我国善导、灵芝与日净宗诸家则以持名
为正行,发心为助行。两者相左”。这两派主张不一样,两派说的都有道理,莲池大师在
《疏钞》里说,“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则双取两家而和会其义也”。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得好,他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能不能往生,
先决的条件是你信不信、愿不愿,“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说得好,比莲池大
师讲得还清楚、还明白。
下面这是念老说,“今崇”,崇是崇尚,“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本经之宗”,这样
很好,“正是双取两家,复又摄归名号,正与莲池大师之意相契。且此八字,展之则为彻
悟禅师之教曰: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约之则为蕅益大师所倡之信
愿持名”。这个彻悟禅师四句话十六个字说得好,我们如果真正为了生死、出轮回,那就
不能不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菩提心怎么个发法?就是后头两句,“以深信愿,持
佛名号”,这就是发菩提心,持佛名号就是往生净土。约之,简单的说,就是蕅益大师在
《弥陀经要解》里面所说的信、愿、持名。
“《弥陀要解》以信愿持名为宗”,修行的最高指导原则,并且说,“信愿持名为一
经要旨”,重要的宗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信愿是真实智慧,没有信愿,持
名做不到;不持名求往生,这个信愿功德就唐捐了、落空了。所以大师说“得生与否”,
能不能往生,“全由信愿之有无”,这句话重要;“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不是
说你念多少,是说你功夫的深浅,功夫深浅在于你的心清净、平等、觉。功夫之浅是清净
,清净是什么?心里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执著,真放下了。真正知道这个世间六道
轮回太苦了,知苦。
读到净宗经典,这是世尊以无尽的慈悲,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决定没有谎言,决定
不是欺骗我们的,我们对释迦牟尼佛有信心,他不骗我。像莹珂一样,佛告诉他,你还有
十年阳寿,莹珂跟阿弥陀佛说,我十年阳寿不要了,现在跟你去。佛就答应他了,好!三
天之后来接你。佛留三天让他积功德,他做出这个样子给人看,别人一看相信了。连他念
三天三夜都能往生,何况我们!为什么?莹珂是破戒的法师,造作恶业的法师。他三天三
夜,怎么样把阿弥陀佛念来?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就是
蕅益大师所说的“真信切愿,一心专念”。不是真心恳切的愿望不能感动,真诚心能感动
人,决定不是假的。
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的深浅,这个深就是深心。清净心是最浅的,平等心是高一个层次
,觉心是最高的,觉是什么?觉是觉悟,清净、平等是定。这个问题怎么修法?就是放得
下。最难放下的,亲情、恩情,最难放,名闻利养、七情五欲。所以经典上一再教导我们
诸法实相,这一切法的真相要了解,真相是什么。真相,一切现象全是虚妄相,全是一场
梦,醒了之后痕迹也找不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这一切生灭法全是假的,如梦、如幻、如泡、如影。真正知道了,不能把这一切万法放在
心上,这就对了。那把什么放在心上?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
一切世间法、世俗法并不妨碍修行。我们在前面学过无住生心,生心就是生起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么?大乘教里头常说的,真诚心、深心、大悲心。真诚心是菩提心的本体,
真诚心就是真心,深心跟慈悲心是真心的作用,一个是对自己的,一个是对别人的。对自
己叫深心,对别人的叫慈悲心,用慈悲待人,用深心克己。深心是什么?《无量寿经》的
经题“清净平等觉”,要用这个心对待自己。清净不受染污,平等心不为动摇,别人冤枉
你,别人毁谤你,你听了生不生气?如果一生气,你被他动摇,你就错了。要怎么样?听
了之后笑笑,没事。想一想,他毁谤我,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他误会,笑笑
,绝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被动摇了。能大师说得好,“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菩提
心是不动的,这就深,深度。再深,再深就本心就现前,真心现前了。真心是觉而不迷,
这个多快乐!对待人一片慈悲。
这菩提心大乘经上讲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日常生活当中要用上。不
被外面境界所转,能转外面境界,帮助一切众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所以修
学佛法头一个,就是教你发菩提心。净宗发菩提心格外的严格,为什么?真为生死,不为
别的。人在世间,最大的一桩事就是生死,其他,六道里头其他的五道,了生死出三界都
不容易,唯独人道。为什么?人道苦多乐少,容易觉悟;天人乐多苦少,他没有觉得他苦
,不容易觉悟;恶道苦多乐少,也不容易觉悟。只有人道,苦乐一半一半的,所以菩萨成
佛一定是在人道。天道里面,诸佛菩萨不以佛身去度他们,以菩萨身、用声闻身,就是阿
罗汉、菩萨,唯有人道里头能见到佛。畜生道亦如是,佛菩萨在畜生道里现身现同类身,
所以畜生见不到佛菩萨。
佛菩萨慈悲,永远不离开苦难众生,佛菩萨对众生的恩德超过父母,父母对子女的恩
德是一世,佛菩萨生生世世。我们不觉悟,我们不成佛,他都不舍弃我们,无论在哪一道
,常常追随着。所谓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们要明了,明
了就会生感恩的心,就会勇猛精进,为什么?我不认真学习,我对不起佛菩萨,对不起父
母,对不起老师。我成就了,连列祖列宗都沾光,为什么?你往生到极乐世界,祖宗在哪
里你一眼就看到了,你就会有缘去帮他忙,去引导他念佛求生净土。
三、发菩提心之后要深信因果
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观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
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这三心我们一看就知道
,这三心是菩提心。我们看念老注解。“又《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这是
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为自己;第二条三句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还是为自己;第三条里头,“发菩提心,深信因
果,读诵大乘”,为自己,成就自己;最后“劝进行者”,行者就是修学这个法门的人,
要去帮助他,要劝导他勇猛精进,帮助他提升。所以这头一条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之
后要深信因果。
这三福第一条是人天,第二条是小乘,第三条是大乘菩萨,难道菩萨不相信因果吗?
这个因果不是普通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许许多多菩萨不知道,太多了!如果知道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大家都很容易成佛,很快速的成就了,哪里要三阿僧祇劫?哪里要
无量劫?所以才悟出这个因果专讲念佛,不是一般因果。菩提心发了,三乘菩萨就发了,
但是他不相信这个因果,这是难信之法,不相信净土法门。纵然净土的经典他学过,他也
打了很多问号,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起了个什么观念?错误观念,这是佛对一般根机浅
薄的人安慰的话,不是真的。这就怀疑了,他的机会就错过了。所以要深信因果。
==
净宗发菩提心格外的严格,为什么?真为生死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