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103)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04-24 10:59:51
....接续 #1SkeSRi1 《地道建立》(102)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讲授)
却佩格西 讲授/廖本圣老师 翻译/释见谛法师 编辑
上次已经简单介绍过“9个退还所取分别”、“9个转趣所取分别”,今天要介绍“9
个实质能取分别”及“9个施设能取分别”。
上次提到“实质能取分别”缘的是“实质能取”,“实质能取”缘的是“实质有”。
现在说明“实质有”有哪9个?这9个“实质有”是“实质能取”所要缘的所缘境,这9个
依序为 (1)具有自在之我、(2)具有自在之蕴、(3)具有自在之因、(4)具有自在
之见者(见者成立为我)、(5)具有自在之杂染品(杂染品成立为我)、(6)离下地之
贪欲成立为我(具有自在之离下地贪欲)、(7)见道成立为我、(8)修道成立为我、(
9)无学道成立为我。
这9个就是“实质能取”所缘的“实质有”。“实质能取”缘的是“9个实质有”,“
实质能取分别”缘的是“实质能取”。所以把前述“9个能取”再执为“实有”就是“9个
实质能取分别”。
“9个实质有”是“实质能取”的所缘,“实质能取”又是“实质能取分别”的所缘,
所以刚刚主要是先说明“实质有”是什么?简单再讲一下,第一个实质有是指我具有自在
,第二个是蕴具有自在或蕴成立为我,第三个是因成立为我,第四个是见者成立为我,第
五个是杂染品成立为我,第六个是离下地的贪欲成立为我,第七个是见道成立为我,第八
个是修道成立为我,第九个是无学道成立为我。
以这“9个实质有”当所缘境的“能取”,就是“9个实质能取”,进一步再把这“9
个实质能取”执为实有,就是“9个实质能取分别”。所以先辨明什么是“实质有”,而
执这“9个实质有”为我的心就是“实质能取”,再进一步把“实质能取”执为实有,就
是“实质能取分别”。
所以把“实质能取”当所缘且执为实有的心就是“实质能取分别”,“实质能取”是
属于“能受用者”(一般受用分为能受用及所受用),把“能受用者”执为实有的分别,
就是“实质能取分别”。
以上是“9个实质能取分别”,也就是“实质能取”的所缘是“实质有”,“实质能
取分别”的所缘是“实质能取”。实质能取本身是能受用者,把“能受用者”或“实质能
取”执为实有,这样的心就是“实质能取分别”。
接下来讲“9个施设能取分别”,它的情况跟前面类似。“施设能取”的所缘是“施
设有”,“施设能取分别”的所缘是“施设能取”。所以此中有二层关系。
此处的“施设”就是“施设有”,它是“施设能取”的所缘,“施设能取”本身又是
“施设能取分别”的所缘。
接着说明施设能取的9个所缘即“9个施设有”:(1)把蕴执为施设有、(2)把处(
蕴、界、处的处)执为施设有的能取、(3)把十八界执为施设有的能取(这里顺序跟《
明义释》的讲法有出入,《明义释》先讲界再讲处,其实先讲界或处没有太大差别)、(
4)把十二缘起支执为施设有的能取、(5)把三十七菩提分执为施设有的能取、(6)把
见道执为施设有的能取、(7)把修道执为施设有的能取、(8)把特殊道(或称胜进道)执
为施设有的能取、(9)把无学道执为施设有的能取。
以上是“9个施设能取”,把它们再进一步执为实有的心就是“9个施设能取分别”。
“施设能取”和“实质能取”一样都是能受用者,把施设能取执为实有的分别心,也可称
为把能受用者执为实有的分别心。
我们现在谈的是30页108个见所断所知障,它们是遍计的所知障。这108个分为欲界36
个,色界、无色界各36个,每一界的36个为:9个转趣所取分别,9个退还所取分别,9个
实质能取分别,9个施设能取分别。
这9个和将来讲到大乘修道时的108个修所断所知障的名称都一样。现在是见道的阶段
,所以欲界的36个,都是属于见所断所知障或称遍计所知障。在大乘修道时,那是属于修
所断的所知障或俱生的所知障,但名称和数量都是一样,这在课本32页可以看到。
整个大乘道的修学有它的所证和所断,为了证得所证,必须排除障碍或中断我们证得
所断的所断。所以所断和所证的关系是,所断是阻碍我们证得所证的阻碍者。大乘所断有
遍计和俱生两类,遍计的所断就是见所断,俱生的所断是修所断。
见所断要到大乘见道位才能断,修所断到大乘修道位才能断,大乘的无学道是见所断
和修所断都已经断完的阶段。而之前的大乘资粮道和大乘加行道无论遍计或俱生都还没办
法断,所以大乘资粮道和加行道就像是一个前行或是准备阶段,在此前行或准备阶段是不
能断任何所断,一直到大乘见道才能开始断。
大乘见道要断的是见所断或遍计所断,它较容易断,只要透过一个大乘见道无间道,
就可以扮演八忍的角色对治所有见所断的烦恼或见所断的所知障。到了大乘见道解脱道的
时候,一个大乘见道解脱道也同时扮演了八智的角色,它可以同时断除见所断的烦恼障和
所知障。
以大乘见道的时间来讲,它非常短,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透过大乘见道无间道(
八忍)和大乘见道解脱道(八智),把所有见所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都断除。
但到了俱生的所断(修所断)的时候,就无法透过一个大乘修道无间道,把所有的修
所断烦恼障或修所断所知障全部对治完,或说(无法)光是透过一个大乘修道解脱道,就
可以把所有的修所断烦恼障、所知障全部断除。所以在大乘修道时,要对治和断除这些修
所断(俱生所断),需要的时间非常长,主要因为修所断(俱生所断)非常难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