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9-04-22 00:35:05▌(四点三十四分坐第八枝香。五点四分下座。)
放下!“狂性自歇,歇即菩提。”《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
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云:“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何谓
众生?社会也。人我众生三相为空间的,寿者相为时间的。《金刚经》主要的是让你空四
相,去三心,如何办到?三际托空,过去等三心不可得,不要收回来,也不要放出去,祖
师云:“五蕴山头一段空,同门出入不相逢。”这一段空要看好。有定力的人永远清明,
不会昏头昏脑(顽空)。前念已过,后念未生时,中间有一段空,要认清这一段空。(老师
敲香板一下曰:)过去心不可得。上座。
(下午五点半坐第九枝香。六点整下座。)
三际托空,当下即是。把持不住,是什么道理?见到这个理,起心动念,保任这三际托空
,心如明镜一样。久而久之,任运自在,活活泼泼。道家叫做“养”,佛家叫做“修”,
见性以后才起修。五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
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心不黏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随时都在定中)。”
孟子尽心章末段就是讲“养气”:“可欲之谓善(以禅定为乐),有诸己之谓信(无中生有
,清明在躬),充实之谓美(气脉精神都很充沛),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宇
宙与我一体,到了化境),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凡夫境界所不能了解,等同佛地)
《楞严经》:“理则顿悟,事非顿除。”慢慢保任,不要慌,不要着急。所以古人悟道以
后,都依止老师十年廿年,然后出山。道济云:“两岸桃花红正英,夹隄杨柳绿绿轻,遥
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五月西湖凉似秋,芰荷初动暗香浮,明年花落人何
在,把酒问花花点头。”不要贪图学问,把这个养好,一切妙境妙文随口而来。
南师怀瑾禅七讲录汇编
时间:中华民国五十一 年(西元1962年)2月6日~2月12日
农历岁次壬寅正月初二至初八
地点:阳明山新北投居士林
恭录自南怀瑾老师《习禅录影》╱ p. 205
珍惜南老师的智慧法语,请至 #南怀瑾老师十方禅林 粉丝专页设定“抢先看”。(点选
“追踪中”方块即可设定)
https://i.imgur.com/AAUsaXX.jpg